主持人說:
《去老萬玉家》是一部極具作家個人風格、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我們既能從中看到張煒過去作品的影子:光怪陸離的海濱風物,厚重又恣肆的齊文化風貌,像美少年這樣的人物形象……與此同時,它又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新命題,比如說這本書號稱是“給新一代青年的答案之書”,有人說它內蘊著“少年中國”的時代寓言。我們可以看到這本書中可供開掘、討論的地方是非常豐富的。
——高永淳
01
孫然:歷史求索與關系隱喻
去老萬玉家是一場冒險,在這個過程中主角焦急、不安乃至倉惶,其躍馬揚鞭的姿態指向追趕和挽救,隱喻著歷史劇變下人們的求索,以及對現代民族和國家的烏托邦想象。但小說的目的不是建構,而是袪魅。舒莞屏由扎辮子改為束發,既表現了他的政治態度的變化,同時在人物互動情節中折射出癡迷和占有的情色意味,展現出微妙的權力關系和中西關系。而舒莞屏在逃離時感到“風仍舊來自渤海”,則體現了作者對歷史的耐心。
02
曹鑫源:文體形式與期待讀者的轉變
在宮達與張煒的訪談中得知,二十多年前張煒便有此構思,2013年寫就兩首長詩《去老萬玉家》和《老萬玉說》。兩首長詩中張煒以活潑靈動、簡潔明了的語言塑造了叢林深處能夠撒豆成兵、與動物共嬉戲的老萬玉形象,頗具童話色彩。長詩《去老萬玉家》與《老萬玉說》中的老萬玉形象并非今日長篇小說《去老萬玉家》中容顏貌美、凝聚著魅力與想象的老萬玉,而成為了一個叢林深處的黑臉女人。“小的們”“孩兒們”等詞語的運用也天然地剝離了老萬玉與男女情愛相聯系的可能性,塑造出的僅僅是停留在民間傳說中亦或者說是民間童謠中的首領形象。而由長詩到長篇小說的文體變換中,不僅老萬玉的形象發生著變化,或許張煒寫作的期待讀者也隨之轉變。作品的目標讀者是當下青年。以少年只身赴膠東的成長歷險為線索,徐徐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03
任延紅:一曲愛的頌歌
“美少年歷險是早晚的事……”這是張煒新書《去老萬玉家》的開篇第一句話,我由此想起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開篇:“多年以后……”《百年孤獨》以其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家族七代人的恩恩怨怨,對愛與孤獨進行了深刻思考。《去老萬玉家》則是一部講述愛與孤獨、追尋與守候的小說。無論是萬玉對老院公的依戀,冷霖渡對萬玉的執著追尋,還是小棉玉對舒莞屏的默默奉獻,都在告訴我們,愛是生命中最強大的力量,它可以穿越時空,跨越山海,成為我們內心深處最溫暖的記憶。張煒的《去老萬玉家》與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雖遠隔千山萬水,歷經滄海桑田,但卻在愛的美妙旋律中同頻共振,宛如夜空中遙遙相望卻交相輝映的繁星。
04
徐可順(泉城可順):
因“情”而進,由“義”而出
小說多側面多角度展現人性、人物性格。比如,寫冷霖渡,他的忠誠,勤勉,多藝,就是通過故事情節的推進,一步一步多方位展現出來。大公家世譜系、干支紀年對照、姜姓脈流考等“萬玉學”初創,特別是他在畫室的作為,讓我讀出了他對大公長期隱忍的愛,對大公的持久暗戀和忠心耿耿。但是,他的另一面呢?作者并沒有直接去寫,而是通過小棉玉和舒莞屏百日“洞房告白”來闡述,揭示了小棉玉悲苦身世和她受到養父冷霖渡的摧殘蹂躪,抖出了冷霖渡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是讀懂冷霖渡、讀懂整部小說的“金鑰匙”。當冷霖渡看到舒莞屏無意留下“說謊、搶劫、殺戮、交配”四個詞、八個字的時候,就下令捕殺,足見冷大人的老謀深算式的陰狠,這又是他的另一面。作者這樣寫,既節省了篇幅和筆墨,還增強了文章可讀性,張力大顯。
05
路悅巍:當稚嫩少年步入宏闊歷史
聽了大家的發言很受啟發,仔細想來這確實是一個介于兒童文學和純文學之間的文本,作家有意避開以往小說中對血雨腥風的戰爭、艱難崎嶇的革命、百轉千回的家族冤屈的反思和追問,只將其作為舒莞屏歷險的背景,著重呈現稚嫩少年的成長。但其駁雜的元素、紛繁的線索又不同于兒童文學作品。其中,小說呈現了多段異于常人甚至略帶畸形的情愛,與作家之前小說中異乎尋常的情感模式一脈相承,體現其對愛情奇絕獨特的想象和理想,據此或許可以理解部分章節讀來難有感同身受之惑。不同于張煒以往小說的是,書中主人公的主觀聲音由強轉弱,作家試圖客觀呈現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年人迎接外界風雨時的表現,并巧妙地以舒莞屏成功出逃為結尾,為讀者留下無限遐想空間。
06
高永淳:天地無私玉萬家
舒莞屏對“萬玉家”的認識總是通過揣測吳院公的遺愿來完成的,當他認為吳院公是想要輔佐大公,就選擇繼承吳院公的遺志成為大公的信徒;當他發現吳院公交還畫像是一種謝絕,便下定了逃離的決心。在舒莞屏的人生中,吳院公擔起的是父親的角色,而舒莞屏則一直在揣測“父親”對他的期許,這也構成了他外出冒險的原初動力——接替“父親”,尋找“母親”,尋找那個在父輩的暗示下虛構的世界。在這個世界分崩離析后,他仍然是個少年,小說的末尾并不是意味著他成長的完成,而恰恰是他成長的開始。
文字來源 | 新世紀文學悅讀會
張煒《去老萬玉家》
此書寫了大變局將臨的19世紀末:從廣州同文館回半島探親的青年舒莞屏,回程突遇風暴,借輪船延誤之期完成恩師重托,前往聲名遠揚的萬玉大營,由此開啟步步驚心之旅。從熱血沸騰的崇拜到摧肝裂膽的悲絕,從無法抗拒的誘惑到深冤凝結的仇讎,九死一生,舒莞屏最終沖出魔窟羅網。
這是一個韌忍和藐視、周旋和看破、決絕和撞碎的青春故事,一部艱難完成的世紀驕子傳奇,一場遲遲到來的男子成人禮。此旅之后,未來將不存任何奢望和僥幸,更不再膽怯和畏懼。
初審:黃嶺貝
復審:薛子俊
終審:趙 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