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愛人4》以“婚姻自畫像”為主題的第四期里,麥琳因容貌焦慮再次“發(fā)瘋”,李行亮叫苦不迭;
都來自單親家庭的劉爽和葛夕在一起偏偏不能同病相憐、抱團取暖,而只會互相拖累。
事實證明,內(nèi)核虛弱的老男人只會選擇年輕無害的小女孩,每一個瘋女人的背后都有一個支棱不起來的男人。
葛夕&劉爽
談戀愛,喜歡比合適重要,結(jié)婚,合適比喜歡重要,談戀愛看上限,結(jié)婚看下限,葛夕搞反了。
只考慮喜歡,不考慮現(xiàn)實,所以吃盡了婚姻的苦頭。
在了解和看清伴侶后,知道他無論如何不會改變,失望透頂?shù)母鹣x擇了分開。
現(xiàn)在還有一絲眷戀,完全是沉沒成本使然,畢竟人的感情是有慣性的。
葛夕和劉爽完全是“錯配”了。
兩個人都來自單親家庭,父親在他們的原生家庭里都是缺席的,但這對兩個人的影響卻是截然不同的。
葛夕從母親那里得到的愛是無條件的、無私奉獻(xiàn)的、全身心付出、包容健康的,所以她能給劉爽同樣的愛。
葛夕在婚姻里成了她媽媽對葛夕的樣子,于是葛夕成了劉爽的“媽”。
劉爽是需要一個“媽”的,從需求層面來說,需要也算是愛吧。
在原生家庭里,劉爽跟母親相依為命,強勢又溺愛的媽養(yǎng)出了虛弱的巨嬰媽寶男,為了沿襲某種安全感,為了永遠(yuǎn)待在舒適區(qū)里,所以他結(jié)婚了也要找一個“媽”來繼續(xù)“養(yǎng)”著他。
葛夕在劉爽心里是“良配”。
但劉爽不是葛夕的“良配”。
劉爽想要“母親”這個替代品,但葛夕想要的是“父親”這一替代品。
可悲劇的是,劉爽是大爹的外殼,巨嬰的內(nèi)核,葛夕本想找個爹的,沒想到找了個兒子,這如何叫她不破滅。
劉爽跟李行亮、楊子還不一樣,李行亮要個“媽”,楊子要個“女兒”,劉爽則是想要“媽”,又想要“女兒”。
自己的事業(yè)支棱不起來,妻子的發(fā)展蒸蒸日上,他的內(nèi)在極度虛弱,被男人可憐的自尊心所捆綁,劉爽既貪戀當(dāng)兒子的舒適,又想要當(dāng)?shù)恼瓶馗校纫忠涳堄渤裕镒舆€要面子,這就是葛夕一針見血指出的問題所在。
楊子&黃圣依
一個人如果不尊重伴侶就是不尊重自己,楊子的世界里完全沒有尊重可言,更沒有平等可言,他是欺軟怕硬、趨炎附勢的。
通過打壓、取樂黃圣依在外人面前顯示自己的權(quán)威性,獲取存在感和價值感,楊子是“賣妻求榮”,是游戲人間的惡童,更是軟飯硬吃的高手。
他不想改造、不想養(yǎng)成,就想要女人身上“好看、聽話、賢妻良母”的三個屬性,需要的是工具人。
虛弱的老男人才會選擇年輕無知的小女孩。
楊子是被失敗的家庭教育所打造出來的,所以是不能指望他有所改變的。
現(xiàn)在還沒有迷途知返,證明了黃圣依是腦子不怎么清醒的“花瓶”。
她尤其擅長自我PUA,被人賣了還要替別人數(shù)錢,像是那種給自己催眠“盡管他一分錢不給,但老板壓榨我就是看得起我”的員工。
黃圣依被精神控制得如此徹底是不可思議的。
其原生家庭大概率也不能給她底氣,予其庇佑,盡管她有一對所謂的高級知識分子父母。
小時候,父母專注工作沒有給黃圣依任何陪伴與關(guān)心,讓她一個人生活,長大后,也任由其年紀(jì)輕輕就被老男人PUA,為人父母,他們可以說是有嚴(yán)重的失職。
黃圣依不僅在原生家庭里被父母給犧牲掉了,在婚姻里也被楊子給犧牲掉了。
被欺騙,也自我欺騙,她的覺醒時刻遙遙無期。
麥琳&李行亮
麥琳:
完全被父權(quán)社會給馴化卻又無法達(dá)到父權(quán)社會對一個女性的奴化標(biāo)準(zhǔn),是麥琳的可悲之處。
不再年輕貌美,所以容貌焦慮,對當(dāng)賢妻良母有執(zhí)念,所以常常無能狂怒,習(xí)慣性甩鍋。
沒有內(nèi)核,她是一個空心人,她的欲壑難填起源于內(nèi)在的缺失。
麥琳自卑又自戀,甚至其自戀大于自卑,自戀之人的自我全部仰仗于外界的反饋和評價。
所以每次當(dāng)自己的自戀心理得不到滿足的時候,麥琳總會作妖或者發(fā)瘋。
因為自卑,所以缺失了自我肯定,致命的是,她還不被社會肯定,不被家庭肯定,以至于無法滿足自戀心理。
如此的全面失權(quán),她無形之中夯實了自己“毫無價值”的既有評價,所以麥琳在看到“丑陋自畫像”的時候“破防”了。
因為內(nèi)在虛弱所以愛面子,她用大笑來掩飾尷尬、悲傷和憤怒,讓人看得毛骨悚然的同時也不勝唏噓。
麥琳表面上營造了自己圍著李行亮轉(zhuǎn)的人設(shè),實質(zhì)上她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自己才是這個世界的主宰”的模樣,她要的是所有的人都圍著她轉(zhuǎn)。
麥琳跟楊子一樣,只在乎自己,眼里只看得到自己,李行亮只是用來滿足其全能自戀的工具。
她的共情反思和自我調(diào)整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因為麥琳常常認(rèn)為“錯的不是我,錯的是整個世界”,她有著很重的受害者思維,也會借此去合理化自己許多幼稚且有害的行為。
麥琳以為的愛是強迫、是侵蝕、是完全支配,這是錯誤理解。
她壓根就不去真正去“看見”李行亮,也不理會他靈魂的出口。
不去了解,一方面也許是因為麥琳自卑心作祟,她害怕打開自己,害怕對方的優(yōu)秀會映射出自己內(nèi)在的空洞和淺薄,另一方面也許是麥琳只看重李行亮的工具價值,只把他當(dāng)奴才,一旦自詡為上位者就自然不屑于去了解下位者。
麥琳是“才不配位”的,不通曉人情世故,到職場混分分鐘會被“優(yōu)化”,她當(dāng)家庭主婦也漏洞百出,跟“賢妻良母”四個字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李行亮娶錯妻子會毀三代。
麥琳唯一擅長的“賣慘訴苦裝柔弱”然后占據(jù)道德制高點,把所有功勞攬在自己身上。
她的男性思維其實很重,所以慕強心理也很重,她想要得到強者的認(rèn)可。
麥琳想要的愛是被支配,想要一個“大爹”來支配自己,渴望當(dāng)個小女人,渴望強制愛,渴望被征服,她需要的是偶像劇里的霸總。
麥琳只能被管理,被規(guī)訓(xùn),不能被感動,被感化。
但她找不到這樣的男人,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了李行亮這個“大血包”——她找不了爹,就自己當(dāng)媽。
麥琳在內(nèi)心深處是瞧不上支棱不起來的直男李行亮的,因為她覺得他“爛泥扶不上墻”,她覺得他配不上自己,不能把他當(dāng)男人,就只能把他當(dāng)兒子,當(dāng)投資品,當(dāng)工具人了。
李行亮:
被全面掠奪和侵占,李行亮自己也難辭其咎,只能說一個被窩里睡不出兩個人,這兩人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他就想要個“媽”,他享受麥琳的犧牲感和付出感,那是他感覺到被愛的方式。
李行亮沒什么朋友,自己的世界很小,他渴望家庭生活,需要婚姻給予他能量,麥琳是他的情感寄托,也是他的人生寄托。
麥琳希望自己在李行亮心里的占比是百分之百,李行亮做不到,他的音樂、他的事業(yè)是他的天,但同時他又希望麥琳以他為天。
只能說李行亮是自作自受。
這個家四舍五入是他一個人扛起來的,錢要他賺,事兒要他干,情緒價值要他提供,李行亮成了全方面服務(wù)并討好麥琳的“舔狗”。
他哪兒哪兒都做得無可指責(zé),唯獨有一點他做不到——他無法滿足麥琳對男人的想象,這也是他最致命的一點。
麥琳內(nèi)心深處需要的不是李行亮一味的處處妥協(xié),處處隱忍,而需要的是李行亮像個真男人一樣,支棱起來,硬氣起來。
但他不行,在外面被人欺負(fù),在家被老婆欺負(fù),李行亮有著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大血包”氣質(zhì)。
霸凌者總能在人群里識別出能霸凌的人。
某種程度上,李行亮算不得無辜,他是自討苦吃。
妻子不是用來討好的,遇到麥琳這樣沒有覺知力還全能自戀的,不斷討好只會讓其不斷上綱上線、得寸進尺,實力夠就不需要討好,一旦討好了反而就顯得實力不夠了。
李行亮用“軟弱”一點點喂養(yǎng)了麥琳心中不斷滋長且膨脹的“惡”。
他不分青紅皂白地不爭、不搶、不辯、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真的好嗎?
縱容他人作惡本身就是一種惡,是對自己對他人嚴(yán)重的失職實權(quán)。
李行亮再不反抗,就要被吃干抹凈了,按他的個性,被逼入絕境,輕則會自殘,重則會自毀。
《再見愛人4》第四期從頭到尾看完,在其中,真正的愛的含量少得可憐,好像大家都不是在談情說愛,而是在玩奴隸主游戲。
愛是被尊重,被支持,被欣賞,被寵愛,有了愛,婚姻會在兩個人心里開出一朵花,沒有愛,婚姻會干涸枯竭。
——原創(chuàng)不易,敬請點贊關(guān)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