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胖六
圖:網絡,侵刪
就像是內心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是被外界虛榮所誘惑的小人,一個是努力維持自我認知的小人。
01
麥琳被全網討厭是有道理的,張泉靈的一個小測試就揭露了她又當又立的人設。
張泉靈讓麥琳將自己當成李行亮,詢問送什么禮物會讓她高興?因為李行亮的禮物總是送不到麥琳的心坎上。
麥琳先是說希望送個包包,而且強調這個能讓自己在圈子里有面子。
而能讓她在李行亮圈子里有面子的包包,至少60萬打底。
可話鋒一轉,她又表示自己其實不是很想要包,緊接著開始強調自己平日里是多么節省,并不是個看重物質的人。
在觀察的papi醬沒忍住直接來了句“挺別扭的”。
“別扭”這個詞從頭到尾貫穿麥琳整個節目,明明打造的人設是勤儉節約的全職家庭主婦,是一個連垃圾桶都舍不得買用油漆桶代替的居家“好女人。”
可是她自己頭戴的一頂普通太陽帽,就超過1000塊。
李行亮在節目中坦言,他給女兒買了不過百的漢服,麥琳都給退了。兒子所穿的衣服大都是別人送的或者是姐姐留下來的。
可是到了麥琳的身上,哪一件衣服配飾都不便宜。
難道這就是苦了老公孩子也不能苦了自己的現實生活寫照嗎?
家里又不是沒錢,為什么要沒苦硬吃呢?
02
一個真正不物質的人,不會在“想要昂貴包包”和“我不看重物質”這兩種態度之間搖擺不定。
幾年前曾經看到這么一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在腦海中印象很深。
說的是一個女生在某社交平臺上提問:“半只烤鴨,男朋友把唯一的鴨腿自然而然的吃了,完全不問我,好失落,不是在意鴨腿,而是覺得他很自私怎么辦?”
我記得有個高贊回答大概是這么個意思:“如果你不在乎鴨腿,根本就不會注意是誰吃了。就像我問你,鴨子的肋骨,各吃了幾塊,你肯定不記得。因為你真的不在乎肋骨,更不會在乎他吃肋骨的時候有沒有問你。”
“所以,真實的你,不僅想要鴨腿,還不想自己主動拿,因為這樣會顯得你自私,你希望男朋友主動問自己吃不吃。再三謙讓后,還是給你。”
“這樣你就既有鴨腿吃,還不用自私了。”
真的是又虛偽,又自私。
麥琳之所以會說出這種前言不搭后語、自相矛盾的話,跟提問中的女生何嘗不是一種心態呢?
03
在麥琳所處的圈子里,包包似乎成了一種身份和面子的象征。
她受到這種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潛意識里認為有一個昂貴的包包是一種榮耀。
所以當被問到禮物時,那個被壓抑的“物質欲望”的自己冒了出來,脫口而出想要一個高價包包。
但另一方面,她又深知自己一直塑造的節省、不物質的形象,并且這種形象在她的婚姻和社交關系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她馬上又開始強調自己并不物質,試圖挽回自己的人設。
這就像是內心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是被外界虛榮所誘惑的小人,一個是努力維持自我認知的小人。
在和李行亮這段婚姻里,麥琳沒有找到一個真正讓自己安心的定位。
她既想做一個賢妻良母式的節省伴侶,又難以抵抗外界對于物質的追捧。結果就是,哪頭都顧不過來,所以她給觀眾的感覺就是“這個人太假”。
她想要奢侈的生活,但家里的錢她管。她覺得這些錢都是她自己的,她舍不得花,但還想要。所以,她是想讓李行亮給她偷個包嗎?
04
在麥琳的身上,其實也找得到我們普通人在生活中的影子。
這個社會物欲橫流,我們常常會在物質和精神之間迷失。
很多時候,我們會像麥琳一樣,被外界的標準所左右,認為擁有某些昂貴的物品就是成功和有面子。
這種掙扎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只是在麥琳身上被放大了。
《再見愛人4》不僅僅是一檔娛樂性的綜藝,更是向觀眾傳遞出一種對人性,對婚姻的探討。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作為旁觀者,可以從這些故事中吸取經驗教訓,更好地經營自己的感情生活。
可是說一句題外話,我從來沒有這么討厭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麥琳的種種表現,真的是讓觀眾氣到心梗的程度啊!
不知道后面的節目中,還有什么“驚喜”在等著觀眾呢?
感謝您看到最后
原創不易
您的每一次點贊關注
都是對我的喜歡和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