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本應該是一件小小的青春故事,沒想到最后成了30萬年輕人跟風的“潮流”。
以至于官方從鼓勵,到歡迎,再到突然叫停。
最開始,據說是幾個鄭州的大學生想吃一口正宗的灌湯包,但高鐵到開封“有點奢侈”,說著說著就豪邁了起來:
“青春就這么一次,肯定要和自己的大學好朋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行動?!?/p>
直接來了場說走就走的騎行(共享單車),然后也是發了社交媒體。
隨著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的加持,短短幾周,整個鄭州的大學生的都被鼓動了。
每個周末開始夜騎共享單車去開封,喝胡辣湯、吃灌湯包,然后坐公交或高鐵返回鄭州。
而這個特定區域內的小潮流,還被當一些主流媒體觀察到,當成青春的正能量大書特書。
好了,有主流媒體的背書,有社交媒體的推流。
開封一下子就成了新晉網紅城市。
值得稱贊的是,開封這波也和前年的淄博,去年的哈爾濱一樣,抓住了機遇,抓住了流量。
開封的一把手親自到鄭開大道去接,效淄博、哈爾濱之故事(“故事”是文言文“故事”的意思)。
然后呢,清明上河園、大宋武俠城等原本要收門票的地方,統統對大學生免費了。
甚至還加了一條:如果是夜騎過來的,享受全年免費……
這種大氣的作風,進一步感染到了更多的人。(從法治上說,行政部門說免票就免票且短時間就能通過的程序,我認為有待商榷)
于是本來幾百,幾千人的騎行,一下子就變了20、30萬……
這下子問題就來了:交通怎么辦?
從網上流傳圖片看,自行車大軍直接占領了城市機動車行道,造成了綿延數十公里的嚴重的擁堵。(不了解當地情況,這難道不是集體違反交通規則嗎)。
其次,這些大學生騎到開封后,就把共享單車留在開封了,導致開封四處被共享單車塞滿,很多路段無法通行。
這里要友情提醒下:青春很重要,但道德法規、商業合同也很重要,把車騎出運營范圍之外的地方就丟下,不太好。
再次,有教育部門提醒,有不少社會人員甚至境外勢力開始參與、鼓動、異化這次騎行活動,影響不好了。
最后,在多部門的聯合執法下,轟轟烈烈的“夜騎開封”活動,就被叫停了。
而哈啰、青桔和美團三大單車平臺也聯合發布公告,要求遵守用車規則,“不得超區騎行”,提醒3分鐘后將“強制鎖車”,并依規收取調度費。
之后,“夜騎開封被按下暫停鍵”等相關話題,又一次登上熱搜……
02
在這場“夜騎開封”的熱搜中我看到了什么呢?
平臺流量的能量,已經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
騎行這項運動,很多城市都很流行,我本人曾經也是深度長途騎行愛好者(麗江——拉薩,南京——西安,南京—黃山—上海)
但問題是這種小圈子的運動突然變成一眾幾十萬規模的“打卡熱”,是很不可思議的。
而在其中最重要的推手,就是抖音和小紅書、微博等平臺流量的加持。
試想,如果不是這些平臺推流起勢,怎么可能掀起那么大的一波熱潮?
實際上,平臺流量的能量已經在本次美國大選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民主黨的哈哈姐,花了超過共和黨川普一倍多的競選資金,都沒能玩過川普。
里面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川普抓住了社交媒體平臺,通過馬斯克這樣的網絡大v,獲取了很大的免費流量。
川普在勝選的時候就嘲諷哈哈姐:
“我們還有很多剩余資金,因為我們在競選中最大的資產是賺取的媒體曝光,而這不需要多少費用,讓美國再次偉大!”
今天,我們的生活也在無形之間被這些平臺所捆綁。
看到抖音上一個熱門產品,也不管實際體驗如何,小孩/小青年吵著鬧著也要買。
看到小紅書上一個熱門打卡點,就特別想去拍照發圈,以至于一些很不“不著調”的地方都人滿為患。
甚至,開封的有關部門,主政者也在被流量捆綁——為了自己的城市能火,也在迎合平臺流量去做工作。
03
在“接住這波流量”的過程中,基層不少工作人員是既興奮,又頭疼的。
火了,搞不好就是政績,就能升。但是很疲勞,壓力很大啊。
成果可能也就是在網上賣個響,對于實際GDP的拉動是很微弱的(淄博就是前車之鑒。)
所以我現在就覺得,有些平臺已經有些異化了。
異化之一是:平臺多數是一些劣質內容在泛濫,真正有深度的好內容很難出彩。
但為了獲取流量,個人、乃至主流媒體都在迎合平臺的玩法,搞標題黨,搞震驚體,竭盡能力挖掘獵奇內容。
你比方說前段時間的“瑞士卷”,本是一個常見的家庭瑣事,但瑞士卷女主的偏偏頭上長了個攝像頭,搞了精心設計的小劇情傳播了出去。
結果人民網、光明網、觀察者網、紅星新聞等主流媒體還紛紛幫她報道。
我的天,一下子就火了。
最后呢?發現又是一地雞毛。
2023 年 12 月,整個瑞士卷女主就拍了個視頻,叫《女子抑郁回家奶奶安慰》,當時已經上了熱搜。
現在引發家庭男女對立“瑞士卷”又上了熱搜, 說明什么呢?
說明只要不停搞這些平臺容易推流的東西,就有機會吃到一波大流量,搞不好就能因此財富自由。
翻車呢?也沒事,不過是一刪了之,重新開號罷了。
而平臺是只賺不虧,紅黑都是流量,都能吸粉,都能引導用戶加入參與,從而轉化為商業變現能力、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多好。
第二個異化,是平臺的能力,已經可以左右大的經濟活動了。
比如“愛在深秋”大爺等不少所謂的投資顧問,可以帶領大量網民參與炒股活動,甚至能在短時間內決定一個股漲跌停。
一個大v就能如此,平臺呢?
所謂大v,也是給平臺打工的,平臺想引導什么內容,可以通過推流讓特定大v火。
又或者讓特定大v的賬號消失。
一個消息是,這個周末,司 “愛在深秋”大爺的社交賬號就沒了。
所以我現在就覺得,今天的平臺能量,已經大到了想讓誰起飛就讓誰起飛,想讓誰滅就讓誰滅的程度。
而且這個能力正在失控,并在潛移默化中,異化了我們的生活。
這不好。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