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4年11月10日
預計閱讀
5分鐘
晚安栗子
11月上旬,中國當代藝術圈齊聚上海,除了西岸和021藝博會參展的共200余家機構,同時有200余個展覽/項目在上海開幕。上海藝博會生態發展十余年,已經成為下半年一級市場的重要風向標。10月31日,香港巴塞爾宣布將于2025年3月26日至30日舉辦,242間藝廊參展;上海藝博會尾聲之時,位于廣州的魔燈當代和藝術深圳,也快速切換到12月初的藝博會進程中。
在人聲鼎沸的藝術現場,作品的熱度似乎沒有人氣的熱度高。寒暄與人影擋住觀看作品的視線,此時才感到前期瀏覽PDF,以及專業導覽的重要性。2024年中國藏家頻繁出入國際市場,對于藝術判斷、收藏規劃都產生影響。縱然西岸有海外畫廊帶來非常精彩的作品,但依然無法影響整體上的熟悉感。在這種情況下,同期美術館的展覽則顯得尤為出挑。今日篇幅有限,下期《晚安栗子》再聊。
當然,藝術界也并非只有上海在工作,很多城市在有條不紊地按照規劃前進。海外引起波瀾的事件,一個是31歲的新星莎拉·坎寧安確認死亡,一個是佩斯高級總監回到老東家擔任合伙人。
·楊燁炘羅馬個展啟幕
·“攻玉山房”珍品邦瀚斯上拍
·¥888打開1克拉盲盒?
·麥卡倫200年的“時間鋒芒”
·藝術家康靖的“家庭神話”
·2024“燃冉”藝術季啟幕
·山洋平個展在寶龍開展
·“秩序的解碼”重構公共空間
·滕小葒記憶中的哈爾濱
·藝術家坎寧安確認死亡
·佩斯高級總監回老東家
·藝術家為創作改名卡普爾
·11月13日為亨利·摩爾日
楊燁炘羅馬個展啟幕
左起:中國藝術家楊燁炘、意大利策展人Alessandro Masi、尤利西斯畫廊創始人Carlo Ciccarelli、意大利建筑師Gabriele Fezia
10月21日至11月17日,楊燁炘羅馬個展“TRACES OR TRACK”在尤利西斯畫廊舉辦,Alessandro Masi擔任策展人。這是尤利西斯畫廊為中國藝術家舉辦的首個個展。“你問我為什么買大米和花?我買大米是為了生活,買花是為了有活著的理由。”策展人引用這段話,展開一場關于中意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楊燁炘1973年出生于中國東海浙江臺州,現居上海,連續五年獲得戛納“獅子獎”,斬獲超過250個國內外獎項。作為多個行為藝術的作者,他在當代環境、人工智能、營養不良、和平與對話等話題上具有極高的敏感性和表達力。此次展出的20多件經典作品,除了“痕跡”系列、“不說話”系列、“糧食”系列,還帶來4件新作,延續其經典的藝術符號“鞋底”,深入探討“鞋底”世界觀。
裝置藝術新作《人類的文明能走多遠?》由兩個巨大時鐘組成,一個時鐘的刻度是由普通意大利人的鞋底構成的“羅馬時間”,另一個時鐘的刻度是由普通中國人的鞋底組成的“北京時間”。通過這些普通人的鞋底,折射出兩國從古至今文明發展的艱辛歷程,同時思考人類文明在當前動蕩的世界中是否能夠持續。
“攻玉山房”珍品邦瀚斯上拍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 黃花梨大畫案
估價:6,000,000 – 8,000,000 港元
11月,香港邦瀚斯全新亞洲總部盛大開幕。新總部位于香港太古廣場六座,橫跨三層,總面積達1.9萬平方尺,將全年為藏家提供拍賣、展覽及藝術活動。首場拍賣將由全球著名明式家具藏家葉承耀醫生的“燕幾衎榻:攻玉山房藏中國古典家具”專場領銜,該系列被譽為全球最頂尖的私人明代家具收藏之一。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 黃花梨與大理石五足高束腰圓幾
估價待詢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 黃花梨浮雕雙鳳朝陽紋半桌
估價:4,500,000 – 6,000,000 港元
11月27日,來自“攻玉山房”的15件珍品將上拍,總估價逾5000萬港元。葉承耀醫生表示:“此次拍賣會的命名,讓我回想起十六年前我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展覽,而早在1991年,我就曾在那里首次公開我的收藏。這次拍賣的家具,品類豐富,宛如當年展覽的縮影。至此人生階段,我很高興能與全球明式家具藏家分享這些珍貴的藏品。”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 黃花梨圓角柜一對
估價:3,000,000 – 5,000,000 港元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 黃花梨靠背圈椅成對
估價:1,800,000 – 3,000,000 港元
邦瀚斯亞洲區董事總經理胡偉爔(Julia Hu)表示:“我們很榮幸呈獻葉承耀醫生的頂級收藏,作為新總部首場拍賣的焦點。‘攻玉山房’所藏,堪稱博物館級瑰寶,品質卓絕,珍稀無比,每件皆為市場罕見的精品,盡顯匠藝之登峰造極。我們誠邀各位藏家朋友親臨全新總部預展,共賞明式家具的極簡魅力。”
¥888打開1克拉盲盒?
近日,HOW藝術游樂園發售全新鉆石盲盒。HOW昊美術館于2022年正式創立全新藝術品牌HOW+,HOW+代表與任何領域、人群發生連接的可能性。通過持續舉辦展覽與跨界聯合項目,打造全新復合型藝術空間與藝術品牌。此次攜手J&J推出“鉆石夢幻盲盒”雙系列“愛的初鉆”&“表里如一”,開鉆石盲盒有獲得1克拉的機會。
愛的初鉆
每一個鉆石盲盒,都好似一座隱匿著寶藏的神秘寶盒,其中深藏著一顆天然無瑕、閃耀著醉人光芒的鉆石。每一顆鉆石皆歷經嚴苛的甄別篩選,只為確保其品質卓越、天然純凈。無論您是無比幸運地抽中璀璨奪目的1克拉鉆石,還是邂逅那精致迷人的小顆粒美鉆,它們皆承載著至真至純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
表里如一
J&J所精選的鉆石,均源自國際知名的鉆石珠寶巨頭,每一顆璀璨之石都承載著從南非礦山直采的榮耀。每顆鉆石均經過上海鉆石交易所的正規海關進口流程,并附有國家珠寶檢測權威機構的鑒定證書。“愛的初鉆”鉆石盲盒售價888元,“表里如一”鉆石盲盒售價999元。
麥卡倫200年的“時間鋒芒”
蘇格蘭傳奇單一麥芽威士忌品牌麥卡倫在創立200周年之際,再度亮相西岸藝博會,續寫品牌文化與藝術的共振。麥卡倫攜手策展人及藝術評論家鮑棟,以此款臻品及麥卡倫的傳奇故事為靈感,于B館以“時間的鋒芒”為主題,通過裝置藝術、影像等形式,將時間、歷史、自然等賦予麥卡倫無限魅力的宏大敘事,與匠心技藝和守護珍稀事物的心意結合呈現。
歷久彌新的麥卡倫為慶祝品牌創立200周年,啟用了由著名視覺藝術家亞歷克斯·特羅切特親自操刀設計的全新標識“歷久彌新200年”,致意品牌悠久的歷史和美好的未來。藝術裝置麥卡倫《時:空》200周年紀念款的靈感來源于復古未來主義的藝術裝置《時空之創》,兩款不同年份的威士忌,在雙腔式設計中和諧地形成一個整體,猶如時間機器散發出的光芒。
通過藝術裝置線下首發、“時間的鋒芒”策展空間與藝術論壇、主展場“自然階梯”的開放品鑒與休憩空間,以及特別定制的時空酒單和主題雞尾酒等多重路徑,麥卡倫將藝術與威士忌共融,書寫下跨越時空的匠心理念和無限靈感。
· 5 ·
藝術家康靖的“家庭神話”
11月5日至11月30日,藝術家康靖在北京798藝術區實施個人項目“家庭神話”。與常規的藝術項目不同,此次采用電影的分工方式,康靖為導演,崔雁新擔任制作人,康靖和年糕是演員。兩位“演員”現實中是父子關系。項目期間,康靖會把年糕從幼兒園接到蔡錦空間,從15點30分開始“表演”,直至18點結束。
在崔雁新看來,“家庭神話”這一術語由杰西·伯納德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并被費雷拉進行了擴展,指的是一種歪曲事實的,而又為人們共同同意的觀念,這種觀念為家庭所利用,作為逃避焦慮的一種自衛防御。觀眾只會帶著期許關注“臺前”所看到的,一旦表面形象破滅,人設也會隨之崩塌。而大多數時候人們的日常表演行為,都是一種對社會角色和期望的迎合。
盡管這是一個看似稀松平常的帶娃狀態,但故事發生的場景從年糕熟悉的幼兒園和家換到了開放的藝術空間(也是在他看來父親工作的地方),他將會是這場“表演”項目中的變量之一。這一過程中康靖作為藝術家的職業角色與父親的角色會互相剝奪,有時候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棄原本的自我。如何平衡社會角色與家庭角色?這將是一幕面向公眾的實踐型情景劇。
· 6 ·
2024“燃冉”藝術季啟幕
11月6日至12月8日,瑞安新天地旗下品牌XINTIANDI新天地攜手UCCA,于上海新天地全域呈現2024年“燃冉”藝術季。作為“燃冉”青年藝術家孵化計劃第三年全年成果的集中展現,本屆以“響亮的吻”為主題,通過“燃冉”青年藝術家獎項、藝術家駐留項目、跨領域合作,以及一系列凸顯社群創意的共創內容及活動,展現該計劃推動可持續藝術生態與文化場域的積極力量。
如何洞察藝術與生活、城市與人文、文化與消費之間碰撞?如何在街道場所、城市社會中響亮發聲?16位(組)來自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年藝術家,用創造性的表達豐富我們對于城市的感官認知。三大板塊串聯起整個上海新天地區域的內部與外部空間,連同藝術家們構建起一片在地人文與藝術表達交織的能量場,邀請人們在都市漫步中感受藝術與城市的奇妙共振。
作為“燃冉”青年藝術家孵化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青年藝術家群展單元由3位獲獎藝術家——“銳意探索獎”劉帥、“融合創新獎”黃冰、“好奇無限獎”劉瀾瑄,6位(組)“燃冉”駐留藝術家——曹澍、程新皓、胡芮、金佐寧、夏誠安+維楽、肖澤鑭組成,在即將步入百年歷史的“新天地壹號”建筑空間內展示他們的創作成果。
· 7 ·
山洋平個展在寶龍開展
11月9日至12月8日,“歌于途——山洋平個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舉辦,展出涵蓋藝術家17年創作歷程的69件(組)繪畫和裝置作品。山洋平1977年出生于日本埼玉縣,現工作和生活在越南胡志明市。他的創作過程不僅是與自然的共鳴,更是與時間、與世界進行深刻對話的結果。
山洋平不斷從自然的觀照中汲取靈感,從生命的涌動中尋找表達方式,創作出的作品如同一段段未完待續的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個符號,都構成了他與自然世界之間無言的對話。展覽中的作品如同他藝術旅途的足跡,不僅展示了自然界的動態生成,也隱喻了時間的軌跡與生命的變遷。每一條線仿佛都在記錄時間的流逝與生命的痕跡,而觀者的視線也在這無盡的線條中隨時間流動。
山洋平邀請觀眾重新思考生命的動態本質——時間并非線性推進,而是一個多維度的生成過程。藝術作品的意義在每一瞬間都在重構,每一次觀看都是生成中的一個環節。觀者在這里不僅僅是欣賞這些作品的形式美感,更是走入了一段與自然、宇宙共鳴的旅程。在這個旅程中,生命與自然不再是靜止的,它們處于無盡的變化和生成中,而每一位觀者的參與也是這一生成過程的一部分。
· 8 ·
“秩序的解碼”重構公共空間
10月25日至12月25日,北京三里屯一號場T+MALL攜手策展人苗欣榮,在戶外大屏上呈現一場虛實結合的公共數字藝術群展“秩序的解碼”。展覽邀請觀眾走進數字藝術的幕后,通過三個戶外大屏幕上的動態影像,感受秩序之美。每件藝術作品都呈現了秩序的多重維度,從自然、城市到數字的交織與共鳴。
朱力行的《無情物》用3D掃描展現花朵的凋零與重生,表現生命的輪回秩序;劉昕的《Lycorises Reverie》利用生成算法展現虛擬環境中花朵的進化與適應;范懿文的作品《公式植物》以分形算法模擬植物生長,將自然規律轉化為數字表達;宋婷的《算力珠寶》通過生成AI設計并進行材質制作與物理模擬,體現技術秩序與創作規律的融合。
展覽邀請觀眾透過展覽重新審視日常中習以為常的秩序,了解藝術創作如何反映并表達不同秩序的規律與特點,以及數字藝術如何成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科技與藝術的交匯處,探討將更多互動場景和不同維度的思辨作為畫布和內容,為未來藝術展覽在城市與生態中找到和諧秩序,追尋平衡與創新。
· 9 ·
滕小葒記憶中的哈爾濱
11月9日至12月4日,“風景街二十一號——滕小葒攝影展”在北京朝陽大悅城微斯藝術中心舉辦,史詩擔任策展人。本次展覽展出的膠片、數碼、手機成像的91幅作品,來自藝術家2013年至今十余年的創作。
風景街二十一號,這是滕小葒在哈爾濱太陽島上的家的地址,她18歲之前一直生活在那里。“光陰的故事”系列是近十年滕小葒每次回到故鄉的拍攝。人只有離開故鄉,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經歷更豐富的人生,才能喚醒內心對故鄉的深情,那些被歲月塵封的點點滴滴才能被擊中、被回望。
這是滕小葒的首次個展,她從上萬張照片中挑選出171張,布展時斟酌精簡到現在的91張。在她看來:“攝影于我是日記。我喜歡安靜,拙于表達。我不想有那么多表達,攝影代替我表達,代替我說話。生活不該只是柴米油鹽,藝術應有一席之地。藝術品會給你力量,會給你極大的撫慰。”
· 10 ·
藝術家坎寧安確認死亡
近年來在藝術界頗受關注的31歲藝術家莎拉·坎寧安(Sarah Cunningham),在倫敦與朋友外出后失蹤。11月4日,她的遺體在卡姆登區地鐵站的鐵軌上被發現。目前正在對她的死因展開調查,但警方認為沒有可疑之處。坎寧安生于1993年,因巨幅大筆觸抽象畫而形成辨識度,2022年在阿爾敏·萊希舉辦首次個展后,2023年與里森畫廊簽約。
· 11 ·
佩斯高級總監回老東家
克里斯蒂安娜·伊妮-金巴·博伊爾已經辭去佩斯畫廊高級總監的職位,回到老東家Canada畫廊。此次回歸,博伊爾從之前的高級總監職位變為聯合合伙人。很少有大型畫廊高層跳槽到小型畫廊,這一變動頗為引人矚目。在過去的一年里,佩斯高層變動頻繁,此前三名高級員工離職,包括全球銷售和運營執行副總裁。
· 12 ·
藝術家為創作改名卡普爾
為使用藝術家安尼施·卡普爾獨有的“超黑顏料”,藝術家斯圖爾特·塞姆普爾(Stuart Semple)宣布更名為“安尼施·卡普爾”。該顏料能吸收99.96%的光線,使3D物體展現出2D形態,被稱為人類史上最黑的顏料,顏料的無限使用權被交給了參與研發的卡普爾。塞姆普爾表示,此舉旨在探討名字的歸屬與所有權,同時也是他與卡普爾之間“顏料戰爭”的最新一步。
· 13 ·
11月13日為亨利·摩爾日
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將迎來一個里程碑式的周年紀念日。藝術家亨利·摩爾的作品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愛好者,為紀念他的精神遺產,多倫多市宣布2024年11月13日為亨利·摩爾日。美術館的亨利·摩爾雕塑中心于1974年底建成,藝術家向博物館捐贈了101件雕塑、57幅素描和150幅版畫,這些作品曾引起國際轟動。
文字|藝術栗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