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陜西。
陜西有很多古塔,根據《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一書記載,全省現存各種類型的塔300多座,按古建筑收錄的有185座,其分布以關中居多,達到了96座。
關中地區(qū)基本每個縣都有自己的標志性塔,我也有了一個習慣,每次去哪個縣城旅行,都會先查一查它有沒有古塔。因為有古塔的地方,大概率會是這個縣城的中心。
前段時間去了趟岐山縣,位于縣城中心的太平寺塔便這樣被列入了我們的一日游行程。
太平寺塔修建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是一座形制標準的宋塔。在我國古塔建筑中,隋唐和宋代磚塔,構成了中國磚塔技術和藝術的高峰。宋塔因襲唐塔的形制,但造型更趨于典雅秀美。
第一眼見到岐山的太平寺塔,我就被它驚艷了。
塔高逾28米,是一座八角九層的仿木結構樓閣式密檐磚塔。首層南北兩側的塔壁上,設有直通塔心的小巧門洞;自第二層起,每層均設有裝飾性的假窗和欄桿,且檐下裝飾著精美的斗拱。整座塔身斗拱層疊,造型獨特,顯得格外優(yōu)雅。
來的這天天氣極佳,晴空萬里,白云飄飄。在這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古塔與自然景色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面。白云悠悠,歷經千年,古塔亦屹立不倒,見證了歷史的變遷。
歷史中,太平寺塔歷經歷代的修葺,但塔身依然保持原貌,沒有發(fā)生太大的改變。在塔基西側,有《重修太平寺碑記》石刻一通,為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所立,保存至今。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寺塔自古便是岐山的地標建筑,一度被稱為“岐山塔”。如今它妥妥位于岐山縣城中心,圍繞這座古塔,岐山縣還打造了一個太平塔文化旅游街區(qū)。
古塔周圍是一個廣場,現在成了岐山人休閑游玩的活動中心。廣場周邊有一座岐伯紀念館,刷身份證免費參觀。這個岐伯是中華醫(yī)祖,中醫(yī)學奠基之作《黃帝內經》的主要內容就是黃帝、岐伯問答的形式寫成,因而后世以“岐黃”代稱中醫(yī)、藥學。
周邊建有仿古街區(qū),小小地溜達了一圈,大部分是小吃、飲品小店。據說旁邊還有一條“咥街”,集中了岐山各種特色美食,臊子面、搟面皮等等,因為我們時間緊張,直接就趕往下一站了。
來岐山玩的話,除了周公廟、諸葛亮廟,也推薦大家到太平寺塔周邊逛逛。這里基本就是縣城中心了,除了欣賞古塔本身,四周可逛、可吃的地方還是蠻多的。
上次我坐火車來岐山,給大家推薦一下我們的一日游路線,供參考:
西安—火車19.5元—蔡家坡站—打車50元—周原景區(qū)(周公廟、鳳凰山)—公交車2元—太平寺塔、岐伯紀念館—鳳鳴湖—蔡家坡站—返程。
自由行時間比較緊張,如果自駕游可以把諸葛亮廟也逛了。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fā)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