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齊國,上學時學過點歷史的都聽說過,但你要問齊國在哪里?恐怕也沒多少人能說得出來,不過齊魯大地總是知道的,所以在山東是沒錯的,齊國國都絕大多數時間都在今天的山東臨淄,而疆域包括今天的山東省大部和河北省南部。所以你想要去找齊國的歷史遺存,去山東臨淄就沒錯了。
齊國故城在臨淄,可以想象一下,這片田野,就是2000多年前齊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城市。
說起齊國,首先想到齊桓公,其實齊國作為一個諸侯國存在了800多年,齊桓公只是齊國的第十六位國君。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后,被封國建邦,成為第一任齊國國君,一直到公元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齊國才覆滅。
歷史上的齊國臨淄故城,大城套小城,大城周長14158米,小城周長7275米,小城位于大城西南角,是先秦時期歷史長久、規模宏大、人口最多,工商業繁榮的大城市。
臨淄城貢獻了好多成語典故,最著名的當屬揮汗成雨和比肩繼踵,晏子對曰:“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說的就是齊都臨淄商業繁華,人口眾多。而這段城墻就是2000多年的前的齊國大城城墻,也就是以上兩個成語的發生地。
除了2000多年前的城墻,還有2000多年前的排水道,大城西墻的排水道口,可能是目前發現最完整的齊國建筑遺存了。
臨淄有好幾處和齊國有關聯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為重要的是第一批國?!?strong>臨淄齊國故城”和第七批國?!?strong>臨淄墓群”。
“臨淄墓群”是指在齊都臨淄周圍幾十里的地面上的150多座古墓,年代上起春秋中后期,下迄秦漢。墓主有國君、王侯、貴族、大夫、將軍、名士等。
這些墓大多只有一塊國保碑和若隱若現的土堆,但也有一些是值得尋訪的,訪墓的過程,也是重溫成語典故的旅程。比如上面的孔融墓,雖然只有街邊的一塊國保碑和一座街心公園,但你馬上會想到“孔融讓梨”,原來那個讓梨的孔融埋在這里。
太公衣冠冢,沒錯,這就是《封神榜》里的姜太公,“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主人公,衣冠冢就在這里。
除了姜太公墓,這里還有姜太公祠,這里也是臨淄墓群里最值得到訪的地方之一。
姜太公可不僅僅是中國人知道,整個東亞文化圈,姜太公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韓國姜氏也要過來追宗認祖。
管仲墓,就是那位輔助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管夷吾,這位春秋名相貢獻的成語典故可就多了。
老馬識途、見異思遷、管鮑之交、任人唯賢、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尊王攘夷、九合一匡……這一大堆成語典故都和管仲有關系。
管仲墓前也建有紀念館,規模還比較宏大,畢竟管仲也是齊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二桃殺三士”里的三士塚居然也存在,一直感覺他們只是存在歷史典故里的人物,沒想到有一天我還能來到他們的墓前。
說起“二桃殺三士”,似乎都認為三位武將空有匹夫之勇,恃才傲物,狂妄自大。其實我更認為三士才代表著先秦的士族精神,公孫接、田開疆因為沒有謙讓拿了桃子而愧疚自殺,古冶子因為感覺不仁而自殺。先秦的士大夫耿直而率真,重義且守信,那是早期中華文明的高光時刻,我想三士塚2000多年之后還能保存,其實也是人們對三士的肯定。
齊國故都基本上都是平原,這處不起眼的小山包,是當時整個齊國故城的制高點,也是臨淄墓群的國保點之一,叫做桓公臺,和春秋五霸之首聯系在了一起,?和齊桓公有關的成語可就太多了:尊王攘夷、??老馬識途、??風馬牛不相及、??勿忘在莒、??天威咫尺、??卜晝卜夜……
臨淄這個地方,歷史文化實在太厚重,特別是關于齊國,你在歷史書上學過的人物和故事,很多都發生在這片土地上,如果你想對齊國歷史有個系統的了解,那么位于臨淄的齊文化博物館非去不可。
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齊文化博物館是了解齊國歷史文化最好的地方,不僅有關于齊國的詳細介紹,更有很多精美絕倫的國寶級文物,這個以后再詳細介紹。
臨淄有好幾座很棒的博物館,還有這座中國足球博物館,你猜猜為什么會在臨淄,《戰國策·齊策》中記載齊國首都臨淄人的生活時說:“臨淄之中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蹴鞠者?!敝袊R淄是古代足球起源地,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先生還曾為臨淄頒發過“足球起源地”證書。
上面兩座都是免費的博物館,這座門票40元的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也是齊國的歷史文化遺存,博物館本身沒太大看頭,可以直奔地下的“后李春秋殉車馬”遺址,規模之大、配套之齊全、馬飾之精美、保存之完好,令人震撼。
泱泱齊風、浩浩淄水,自姜子牙封國安邦以來,齊國國都臨淄經歷了長達800年的歷史,這片土地上,誕生了姜太公、齊桓公、管仲、高傒、晏嬰、司馬穰苴、齊威王、孫武、孫臏、鄒忌、田單等眾多影響歷史發展的人物,春秋爭霸、挾天子以令諸侯、管鮑之交、晏子使楚、二桃殺三士、南橘北枳、掛羊頭賣狗肉、田忌賽馬……
太多太多的歷史故事發生在這里,只是2000多年的時光早已將遺跡抹平,不過當你踏上臨淄這片土地,依然能夠感受到“三千年泱泱齊風,八百載海內名都”的強大氣場,原來,那些我們曾經熟知的那些成語典故,都發生在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