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水滸傳》的故事,那“快意恩仇”四字再合適不過,這部名著的核心看點,就是看那些綠林好漢是如何懲奸除惡,擺平那些不公之事。
不過此時那句“少不讀水滸”的含金量就體現(xiàn)出來了,因為兒時的我們很容易認(rèn)定了某些角色是“主角”,就覺得他們做的一切都是正義的,其實長大后再看,有些橋段就難免給人一種似是而非之感了。
(武松、潘金蓮劇照)
比如書中最經(jīng)典的“武十回”中的“武松殺嫂”這個橋段,原本看來武松為兄長報仇,殺了那謀害了他親哥的西門慶和潘金蓮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但如今再看,卻變了味,因為整個事件中,唯一可憐的就是武松,其他角色,幾乎個個都有可恨之處,尤其是武大郎,他當(dāng)真是死有余辜。
一、武松殺嫂
武松是這段劇情中的主角,所以多數(shù)人都是以他的視角來感受這段劇情,因此他為了兄長報仇,殺死潘金蓮,那是理所當(dāng)然的。
武松解決潘金蓮的橋段也確實是大快人心,書中只道:“那婦人見頭勢不好,卻待要叫,被武松腦揪倒來,兩只腳踏住他兩只胳膊,扯開胸脯衣裳。說時遲,那時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銜著刀,雙手斡開胸脯,取出心肝五臟,供養(yǎng)在靈前。肐查一刀,便割下那婦人頭來,血流滿地。”
當(dāng)真是干凈利落,沒有片刻猶豫,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武松便痛下殺手了,事后他也沒想逃,只是等著官府發(fā)落,該咋辦就咋辦。
(潘金蓮、武大郎劇照)
你不得不服,武松這人是忠肝義膽,還有擔(dān)當(dāng),不枉讀者格外崇拜他。
但你若是再看得細(xì)一點,或是從武大郎的視角來看這個故事,或許就會得出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潘金蓮固然該死,但罪魁禍?zhǔn)祝鋵嵾€要數(shù)武大郎。
可以說武大郎是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二、武大郎捉奸
潘金蓮用曬衣桿意外擊中西門慶之后,他們二人是瞬間看對眼,在王婆的唆使下,成了情人,每當(dāng)武大郎外出賣餅,他們就勾搭在一起。
不過紙包不住火,這事兒總會敗露的,那鄆哥因為自己賣梨的生意受到的影響,于是便跑去將此事告訴了武大郎。
接著二人之間便有這么一番對話:“鄆哥道:‘我對你說。我今日將這一籃雪梨,去尋西門大郎掛一小勾子,一地里沒尋處。街上有人說道:‘他在王婆茶房里,和武大娘子勾搭上了,每日只在那里行走。’我指望去賺三五十錢使,叵耐那王婆老豬狗,不放我去房里尋他,大栗暴打我出來。我特地來尋你。我方才把兩句話來激你,我不激你時,你須不來問我。’”
(武大郎、鄆哥劇照)
你別說鄆哥的動機(jī)不純粹,至少他也為武大郎出謀劃策了,他這計劃也沒毛病。
可武大郎是怎么做的?
他聽到自己的娘子與他人有染,甚至還在他家里胡來時,憤怒歸憤怒,但除了憤怒之外,他卻好似還有別的什么情緒。
因為他想到的,不是第一時間去捉奸,而是賣餅。
你且看原著描述:“鄆哥道:‘我吃那老豬狗打了,也沒出氣處。我教你一著,你今日晚些歸去,都不要發(fā)作,也不可說,自只做每日一般。明朝便少做些炊餅出來賣,我自在巷口等你。若是見西門慶入?yún)s時,我便來叫你。你便挑著擔(dān)兒,只在左近等我。我便先去惹那老狗,必然打我時,我先將籃兒丟出街來。你卻搶來,我便一頭頂住那婆子,你便只顧奔入房里去,叫起屈來。此計如何?’……鄆哥得了數(shù)貫錢、幾個炊餅,自去了。武大還了酒錢挑了擔(dān)兒,自去賣了一遭歸去。”
鄆哥都給他指明該怎么做了,但他卻沒當(dāng)回事,只自顧自的把手頭的餅賣完了再回去。
(西門慶、潘金蓮劇照)
所以武大郎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很簡單,讓潘金蓮覺得愧疚,繼而離不開他。
三、武大郎的決定
武大郎捉奸的過程就不用多說了,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他將那二人捉奸在床,奈何實力不如對方,反而被西門慶暴打了一頓,很是沒面子。
但對于武大郎而言,這也是他計劃的一部分,因為當(dāng)初鄆哥就說了,武大郎壓根不是西門慶的對手,他卻非要在人家正起勁的時候去捉奸,不給雙方一個臺階下,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要目睹這一切,甚至挨打都是計劃的一部分。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事后躺在病床上的武大郎對潘金蓮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只道是:“武大叫老婆來分付道:‘你做的勾當(dāng),我親手來捉……你倒挑撥奸夫踢了我心!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們卻自去快活。我死自不妨,和你們爭不得了。我的兄弟武二,你須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歸來,他肯干休!你若肯可憐我,早早扶侍我好了,他歸來時,我都不提。你若不肯覷我時,待他歸來,卻和你們說話。’”
正常人目睹了自己的妻子與他人有染,已是人贓并獲的情況,甚至自己還挨了打,這段婚姻還能繼續(xù)下去嗎?
自然是不可能。
(大郎、潘金蓮劇照)
但武大郎卻覺得可以,他反倒是因此而抓住了潘金蓮的把柄一般,要借此機(jī)會威脅潘金蓮收心。
簡言之,從頭到尾,武大郎要的不是懲罰這女子,而是考慮如何能鎖住潘金蓮。
是的,其實早在潘金蓮勾引武松,被武松訓(xùn)斥了一番之后,潘金蓮就求武大郎休了她,武大郎卻不愿放手。
為何?就因為以他這條件,若不是當(dāng)初那大戶不要錢,將潘金蓮送給他,他如何討得到媳婦?
顯然,他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哪怕鬧到這一步,都沒想過放過潘金蓮,你說潘金蓮除了將他殺了,還有什么別的選擇?
潘金蓮固然可惡,但把潘金蓮逼上絕路的武大郎又何嘗不可惡?老祖宗的經(jīng)驗早就告訴過我們,男婚女嫁還是得門當(dāng)戶對,這話確實有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