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瓣上有一部口碑極佳的劇集,評分高達9.2,許多觀眾將其視為“商業(yè)寶典”。
劇中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堅定的思維模式,啟迪了無數(shù)觀眾的思維。這部備受推崇的電視劇名為《天道》,是根據(jù)作家豆豆的著名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
第一次觀看《天道》,可能會誤以為“救世主”就是丁元英。他在王廟村扶貧濟困,助力村民脫貧;在商戰(zhàn)中推廣格律詩,啟發(fā)歐陽雪等人……
但多讀幾遍就會發(fā)現(xiàn),即便是智慧如丁元英,也存在著他無法拯救、喚醒或說服的人,唯有其中的智慧值得我們深思:
一、“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經(jīng)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大志戲功名,海斗量福禍。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沒見過世面、沒有學識的人,偶然有機會登上大雅之堂。自我陶醉地賣弄藏經(jīng)閣萬卷之一的皮毛學問,坐在咫尺深井指天畫地。志向遠大到戲弄功名,表現(xiàn)出徹底超脫的至高境界。以海為斗量度人生福禍,這是何等的胸襟!忽然一摸口袋自己的錢比別人少,開始破口罵娘了,都是這世道的不對。
這是丁元英所吟詠的“自嘲”詩篇,這首僅含44字的短詩,卻道盡了人生的苦澀。
在你二十多歲的年紀,是否也和眾多同齡人一樣,渴望在異鄉(xiāng)闖出一片天地。心中滿懷希望,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向往。你秉持著“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信念,面對前路的困難和阻礙,依然勇往直前。
那時的你,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伴隨著堅韌不拔的精神。那份自信,正是青春獨有的印記。盡管努力不懈,但各種因素使你屢遭挫折。每次跌倒,你都咬牙站起來,隱藏脆弱,強裝堅強,繼續(xù)奮斗,生怕被人小覷。盡管年輕時不斷遭遇挑戰(zhàn)、困難和失敗,但你仍懷著“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心態(tài),自我安慰:“沒關系,我還年輕,機會多的是。”
相比二十歲時,現(xiàn)在的你對生活更加從容不迫。對于那些紛紛擾擾,你已不再斤斤計較,即使遭受非議,也懶得與人爭辯,因為明白那并無意義。許多事情,你開始看淡,不再固執(zhí)己見,給自己增添煩惱。你不再追逐繁華,而是享受孤獨,因為它讓你心靈得到平靜。
偉大的哲學家總是孤獨的,非因他喜好孤獨,而是他周圍找不到共鳴。這句話形容丁元英再合適不過。雖然大多數(shù)人無法成為丁元英,但他讓我們感受到獨處,是個人修養(yǎng)的最佳途徑。
二、“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jīng)夠了。其中還有很多,比如機會、幫助,我不確定。這個在一般人看來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這個人很重要?!毕蛏仙缃徊皇怯懞妙I導,諂媚他人,而是敢于向優(yōu)秀的人靠近,有效地積累自己的人脈資源。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這并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音響展覽會上,丁元英建議葉曉明下調自家產(chǎn)品的售價。葉曉明堅決反對,他認為降價等同于收入大減,對公司而言是自取滅亡。丁元英從經(jīng)濟和人性多角度進行剖析,并向葉曉明解釋,降價最終是為了從樂圣手中奪得市場份額。葉曉明依然不同意,他私下對股東們說,“錢是古城的,丁哥沒投入一分,若按他的建議行事,萬一失敗誰來負責?”
有句話說得好,當你的認知超越對方,對方會本能地防御和抗拒。因為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保護自己的尊嚴不受侵犯。認知水平較低的人,思維更為封閉,不易被說服。他們堅信自己心中的“事實”,對他人觀點持排斥態(tài)度。
因此,當格律詩收到樂圣的訴訟通知書時,他也是第一個提出撤股的人。從他的認知角度看,蚍蜉如何能與樹爭高,這場官司無疑是以卵擊石。最終,格律詩逆轉勝訴,而葉曉明則錯失了一次飛躍的機會。
反觀歐陽雪早年因家境所迫輟學,她從擺攤賣餛飩、經(jīng)營小吃店起步,一步一個腳印,最終與芮小丹聯(lián)手,開設了一家大型飯店。她從社會底層奮斗上來,憑借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未來,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處世哲學。
當丁元英請求她名義上的幫助,參與王廟村的扶貧項目時,她不僅答應了,還主動投入100萬,表示這是丁元英給她的機會,即使虧損,她也毫無怨言。她介入股市,短短十個月便獲得了170%的回報。然而,她沒有沾沾自喜,反而同情那些在股市中損失的小散戶,并決定從此遠離股市。
當格律詩公司面臨法律訴訟,幾近崩潰,眾人紛紛要求退股時,歐陽雪默默承擔了所有債務風險。她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使回到擺攤的日子也無怨無悔。最終,公司勝訴,作為董事長的她本應是最大贏家,但她卻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位置,將公司交給了肖亞文,選擇回到自己熟悉的飯店領域。
歐陽雪的認知層次讓她無論做什么都能游刃有余。她代表了無數(shù)善良而普通的我們,展示了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人生高度。
三、“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皇恩浩蕩的文化,它的實用是以皇天在上為先決條件,中國為什么窮窮就窮在幼稚的思維,窮在期望救主。希望救恩的文化上,這是一個滲透到民族骨子里的價值判斷體系,太可怕了?!蔽迥昵暗奈幕枪廨x、是燦爛,這個沒有問題。但是,傳統(tǒng)和習俗得過過客觀規(guī)律的篩子。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祈求救世主的拯救,女性希望有霸道總裁愛上我,男性希望能夠遇到高人一夜暴富。
百年來,灰姑娘的故事激發(fā)了無數(shù)少女的幻想,然而在當今社會,它也越來越多地遭受批判和懷疑……有多少“灰姑娘”能夠真正穿上那雙水晶鞋呢?
這部劇中,最為遺憾的莫過于芮小丹與丁元英天國之戀的情感故事。兩個心靈相通、情深意切的人,最終卻未能得到美滿的結局。
在這段關系中,是芮小丹主動向丁元英表達了愛意。實際上,丁元英對芮小丹的愛意,遠在他赴芮小丹精心安排的“鴻門宴”之前就已萌生。丁元英本質上是不愿傷害女性,也不愿被女性傷害的人。所以,即便他對芮小丹心存愛慕,他也未曾表露,直到芮小丹的熱情徹底點燃了他的心。
丁元英對芮小丹的情感有多深?他有多么重視芮小丹的感受?或許連芮小丹自己都不甚明了,但肖亞文卻一語中的,揭示了真相。
在“鴻門宴”上,當丁元英因無法支付飯費而受到歐陽雪的刁難時,他向歐陽雪提出了一個能讓她賺錢的建議。芮小丹在北京尋找韓楚峰時,與肖亞文談及此事,肖亞文感到很震驚,她說丁元英為歐陽雪推薦股票并提供擔保,并非出于面子問題,而是出于對芮小丹感受的考慮。
芮小丹則認為是出于對女性的呵護,給對方一點面子。丁元英是個言出必行的人,他在柏林簽字承諾不再涉足股市。50萬的股票對他來說數(shù)量或許不算什么,但性質上并無區(qū)別。這代表了什么?什么樣的人值得他違背自己的承諾?”
芮小丹或許不了解這其中的深意,但肖亞文明白,丁元英為了芮小丹竟然愿意違背自己的承諾,這足以證明芮小丹在他心中的重要性。普通人可能永遠無法理解為何芮小丹對丁元英能如此無私地給予和付出,也可能永遠無法理解為何丁元英面對芮小丹的離世能保持沉默,甚至連一句告別的話都沒有。
他對芮小丹的情感,無需他人的理解,尋求理解本身就是對這份情感的不敬。
四、“人要學會藏兩樣東西,一是心事,二是本事,心事要藏在自己心里,一旦說出來,就成了別人嘴里的故事,如果心不設防,受傷是早晚的事。本事也要藏三分,本事如鋒芒,是一種刺,很容易扎傷別人,人都有嫉妒心理,寧可接受陌生人成功,卻很難容忍身邊人拔尖,如果你不懂斂藏,肯定會招來數(shù)不盡的明槍暗箭?!迸滦值芸啵峙滦值荛_路虎,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同富貴。嫉妒是一種恨,此種恨使人對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對他人的災殃感到快樂。在日常生活中,不如學會藏拙,收斂鋒芒,避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肖亞文從一名普通白領躍升為格律詩音響公司的掌舵者,這一切得益于她對人性深刻的洞察和深謀遠慮的策略。在擔任丁元英一年助理后,她深知丁元英非比尋常,即使公司解散,她也意圖保持與這位高人的聯(lián)系。
因此,她不惜自掏腰包,跨越萬里,前往法蘭克福尋找老友芮小丹,請求她幫忙在古城安排住宿,并“關照”丁元英。芮小丹作為刑警,自然明白自己被肖亞文“利用”,但她同樣充滿好奇和自信,期待著這位高人的出現(xiàn)。一年后,當芮小丹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被丁元英吸引,并萌生愛意時,她想起了肖亞文。
自由自在、不畏因果的芮小丹,不會輕易放過讓自己心動的男人,經(jīng)過一系列波折,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三年后,面對格律詩的訴訟危機,古城三兄弟選擇退股逃離,丁元英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讓肖亞文出面應訴。精明能干的肖亞文,終于等到了加入戰(zhàn)局的機會,她提出在訴訟結果未明之前入股格律詩。
她推斷這場訴訟是丁元英布局的關鍵一環(huán),且勝算在握,因此她果斷抓住機會,成為了格律詩的新任領導者。
一個懂得做人、做事可靠,又能善于利用資源和時機的人,她的成功似乎是必然的。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就是利益交換。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里,保持警惕和謙遜,同時不斷努力提升自己,才是立足之道。
五、“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越是頭腦簡單的人越需要點綴和填充,而頭腦復雜的人則對簡潔有著特殊的心理需求?!比说男氖绿?,腦子會很復雜。但精神世界豐富人,可以專注做投資,專心欣賞音樂,不受外界影響,不被外物所裹挾,像是隱居的世外高人一樣,悠然自得,這份心境并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人性在利益面前顯得仁慈,在無利可圖時顯得自私,在利益沖突時則顯得刻薄。
芮小丹第一次去丁元英家里,看到極簡的布置就覺得這個人內心承載了太多,思維復雜。確實是這樣。劇情開始的時候,丁元英身處資本市場,每日與繁雜的計算為伴,難得片刻寧靜。面對巨額的利益,絲毫不能有所懈怠??梢韵胂螅恢边@么持續(xù)下去,丁元英承受的精神壓力將日益沉重。為了自我救贖,尋求精神的解脫,丁元英選擇了“斷舍離”。
所有影響情緒的干擾,都必須被割舍。丁元英放棄了最大的壓力源——“私募基金”,舍棄了被利益驅使的欲望,離開了熟悉的高壓環(huán)境。遷至古城,丁元英放下了最大的執(zhí)著,尋回了心靈的寧靜。
一張床、一張沙發(fā)、一個茶幾、一套茶具,房間內的物品少之又少。而房間內的一套音響設備卻又顯得“豐富”,配備了13臺機器。對丁元英而言,除了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的物品,音響是不可或缺的。
我們可知,當人生陷入低谷,生活混亂時,“最愛”的事物,定能回饋我們最真摯的幸福。整理物品,即是整理內心的混沌,如同剝洋蔥般,一層層揭示我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拋棄雜物,即是清除心靈的垃圾,從而獲得真正的快樂。
丁元英的“斷舍離”,使他獲得了心靈的平和,也讓他愿意重新敞開心扉,去發(fā)現(xiàn)芮小丹的美好。顯而易見,一年后,與詹妮和韓楚風最初所見相比,丁元英的精神狀態(tài)已大為改觀。
當我們的內心充斥著太多繁雜,便難以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因此,清理心境,勢在必行。丁元英選擇古城作為放空自己的地方,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效果顯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