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侵略者全面侵華的開始。而接下來的八年抗戰對于我們中國的軍民來說,都算得上是一場災難。在中華大地上,日本侵略者奸淫燒殺,無惡不作。而我們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共同抗戰,無數革命先烈不惜付出自己年輕的生命,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由于我們跟日本的武器裝備差距很大,所以我們只能采取特殊的、符合我們的戰法來迎戰日軍。而在現在的抗日電視劇中,我們也經常看到,我們的先輩在戰場上是怎么樣與日軍作戰的,在有些時候,為了掩護老百姓跟主力部隊的撤退,我們的戰士用生命拖住日軍的進攻。而在戰爭結束后,我們的戰士會進行打掃戰場。但是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01
我們都知道,張作霖之所以領導的東北軍能夠有強勁的作戰能力,就是因為他們的武器彈藥比較豐富。這種情況的出現多虧了他們有自己的軍工廠,當時日本人想要從東北作為突破口,但是東北軍的軍事力量還是比較強大,這也是當時日本人比較頭疼的一點,所以張作霖被日本人暗殺,這也為日軍入侵埋下了伏筆。而當時國內的軍工廠并不多。所以我們幾乎不能完成自給自足。而東北的軍工廠在張作霖死后,隨著日軍的入侵,已經被霸占了。
02
而在我們與日軍對抗時,我們只能節省彈藥。也就是為什么我們的武器裝備落后,一是因為那時的我們還是很貧窮的,買不起外國的武器裝備,所以我們經常看到的場景就是,等到敵人靠上來離得近的時候再打。而每次看到對方用的武器裝備后,我們在打贏這場戰役后,都想要繳獲過來。但是歷史上的打掃戰場不像我們電視上看到的那樣,可以肆無忌憚的去打掃,去繳獲對方的先進武器。
03
在戰勝對方后,我們的士兵是要通過判斷來進行下一步的行動的,首先如果是日軍是倉皇而逃,而且帶著自己的槍逃跑的,我軍士兵會小心翼翼的打掃戰場。如果敵軍是撤退時比較緩慢,而且一直在觀察四周情況時,我軍的士兵就不會下去打掃戰場。因為日軍知道我們的軍隊是缺少彈藥的,他們就是利用這一點,多次使用故意逃跑,在彈藥旁邊留下隱藏好的炸彈,來傷害我軍士兵的。所以我們的戰士也在傷亡中摸索出了經驗。
所以說,雙方交戰時,都是用盡心思,想著打擊對方。我們之所以會在這方面有傷亡,都是因為彈藥不足導致的。因為在戰士們的心中,彈藥要比金錢貴重,有了彈藥就有跟敵方決一死戰的機會,所以有時候,他們也會冒著生命危險去打掃戰場。歡迎在下方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