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一戰,中國人民志愿軍名震天下,沒有人敢相信這支裝備簡陋的部隊居然把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打到懷疑,銘刻在世界戰爭歷史上。
在這場慘烈而輝煌的戰斗中,美軍最害怕志愿軍的夜戰和近戰,尤其是近身肉搏,猙獰的面孔、凄厲的叫聲以及刺刀入肉的聲音都讓美軍不寒而栗。往往戰爭一進入到肉搏,美軍的士氣就會迅速崩潰,這不禁讓許多人產生誤解,難道美軍真的不會拼刺刀嗎?人高馬大、身高接近一米八的美國大兵為何在白刃戰中不敵一米六的志愿軍呢?
在華盛頓的朝鮮戰爭紀念碑
首先,美國軍隊對于白刃戰是十分重視的,在軍隊平時訓練中就有專門針對拼刺刀的訓練。其次,刀戰術采用的是國內著名的比德爾刺殺系。安東尼比德爾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格斗教官,他本人也是擊劍和拳擊高手,據說他徒手格斗時能以一當百,是當時最著名的格斗大師之一,他所創立的比德爾刺刀拼殺技是美軍中影響最廣刺刀拼殺技。比德爾刺殺記動作簡單。首先迅速撥開敵人武器,然后直接持槍突進,將敵人刺殺。雖然刺殺動作簡單,但是完美地契合了美國大兵力量強悍卻靈活不足的特點。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人高馬大的美國大兵按理說在白刃戰中應該可以占盡優勢,但結果卻恰恰相反,他們最害怕的就是近身肉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首先,志愿軍的刺刀技術遠超美軍。美軍雖然在平常訓練中也有刺刀拼殺訓練,但由于美軍作戰依靠火力制勝,在二戰后期,美軍一個師就有15000人,裝備四個營的榴彈炮、數以百計的坦克和裝甲車,這種火力遠超日軍甲種師團,再加上美軍隨時可以獲得空中支援和源源不斷的后勤保障,以至于美軍在二戰乃至朝鮮戰場打起了火力萬能戰。美軍的刺殺術只有在迫不得已時才會使用,所以在二戰中,美軍和對手拼刺刀的戰力并不多,因為他們火力兇猛,即便是進站,他們也有柯爾特手槍,幾乎沒有機會用上刺刀,這也導致美軍極度缺少白刃戰實戰經驗。
志愿軍老兵晚年的幸福生活
而志愿軍的很多老兵和軍官都是在抗日戰爭中幸存的勇士,他們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單兵作戰能力異常強悍。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的火力遠遠不如日軍。那這仗該怎么打呢?除了依靠戰場繳獲日軍的槍炮提升火力外,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戰士就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白刃戰、肉搏戰。日軍拼刺刀戰術非常嫻熟,往往在肉搏戰中直接用刺刀捅傷我軍官兵的腹部或喉嚨等要害部位,一旦我軍官兵被刺殺倒地,第二個日軍士兵會沖上來對倒下去的我軍官兵進行五次。這樣一來,我軍官兵在白刃戰中生存的概率就微乎其微。在平型關大捷中,每三個八路軍戰士才能在白刃戰中拼過一個日軍。在火力不足日軍的前提下,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刺殺水準快速提升,到了抗戰后期,一個八路軍新兵就能在白刃戰中連續刺死好幾個日軍,而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骨干和精銳就是這些。在抗戰中幸存、擁有豐富白刃肉搏戰經驗的軍官和老兵狹路相逢勇者勝。美國王牌部隊一名老兵曾經這樣回憶:在二戰中,即使面對日軍的自殺沖鋒,都毫不畏懼。可是在朝鮮戰場上碰到中國人民志愿軍沖鋒時,卻陷入了深深的恐懼。志愿軍戰士在沖鋒時不僅是眼神充滿殺意,而且在戰斗中經常采用三人制的戰法配合攻擊,再加上長期國內戰爭積累的經驗,人高馬大的美國大兵根本應付不暇。那為什么美軍不利用在二戰時對抗日軍沖鋒的戰法,利用火力優勢來壓制志愿軍呢?就要說一下志愿軍戰法的靈活性。二戰時日軍的沖鋒一般都是距離美軍很遠時就展開沖鋒,這給予美軍一定的反應時間,從而第一時間遠距離射殺沖鋒的日軍。可志愿軍往往利用夜間作戰,趁著夜色掩護悄悄接近美軍,讓防守的美軍被迫開展白刃戰。而在防守陣地的戰斗中,志愿軍彈盡糧絕時,會在美軍快要接近陣地時突然展開肉搏戰,這樣與美軍混戰在一起,使得美軍引以為傲的火力優勢無法發揮出來,而肉搏戰也成為了志愿軍彌補自身火力不足時常用的戰略。而志愿軍的夜戰和近戰也成為了美軍的噩夢。
遼寧丹東的抗美援朝紀念館
志愿軍特等功臣崔建國曾這樣回憶,在1951年的春季反擊戰有一次,他帶領一個排堅守752高地,美軍連續攻了一天,彈藥都打光了。危急關頭,他拿起一支上了刺刀的蘭尼卡賓槍,躍出工事,朝敵人沖去。他一連刺死了四名美軍,刺刀都鈍了。他又撿起一把鐵鍬朝敵人劈去,兩名敵人被劈死。站在附近的六名美軍士兵嚇得腿都軟了,竟然直接跪在地上投降了。沒有敢戰的勇氣,再高的記憶也白搭。這也充分展現了我志愿軍的英勇神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