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離2025年秋季高考倒計時還有200余天,10月底,上海高考報名已結束,具體報名人數還有待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2025年上海參加高考的人數將比2024年的5.4萬余人大幅增加,預計參加秋季高考的人數在6.7萬人左右,比上一年增加達1.3萬人,增幅超過25%。
那么,6.7萬余名考生中,又有多少人能夠留在上海本地讀大學呢?數據統計顯示,預計有一半左右考上可留在上海就讀。不過,隨著2025年考生的增加,預計明年這一比例會有所下降,尤其是考上名校的比例。我們來看看2024的實際招生情況。
據統計,2024年上海高校本科本地生源的占比是27.4%,985大學本科生源上海占比15.6%,211大學本科生源占比22.7%。
首先來看4所在滬985大學。復旦大學2024年共招收本科生4337人,上海生源為761人,占比為18%,其中綜評招生600人,普通批次招生122人,強基計劃招生25人,提前批次14人。
上海交通大學2024年共招收本科生4838人,上海生源為981人,占比為20%,其中綜評招生710人,普通批次229人,強基計劃25人,藝術類17人。
同濟大學2024年共招收本科生5017人,上海生源僅510人,占比僅10%,是4所名校中比例最低的,其中綜評招生240人,普通批次215人,強基計劃16人,藝術類33人。
華東師范大學2024年共招收本科生411人,上海生源593人,占比為14%,其中綜評招生141人,普通批次219人,提前批次118人,還有部分為強基計劃、藝術類等招生形式。
上述4所985大學在上海共計招收2845人,每所學校上海生源的比例均不超過20%,平均比例為15.6%,其中同濟大學最低。如果按照5.4萬人的報考人數比例來看,能考進四校的比例為5.27%,這意味著,上海考生要考上本地的985大學并不容易。
再來看看5所211大學。上海大學作為市屬高校,2024年共招收本科生4781人,上海生源為1791人,占比為38%,是所有高校中比例最高的;上海財經大學本科生招收2017人,上海生源397人,占比為20%;華東理工大學招收本科生4262人,上海生源為710人,占比為17%;上海外國語大學招收本科生1396人,上海生源為360人,占比達到26%;東華大學共招收本科生3771人,上海生源521人,占比為14%。上述5所211大學上海生源平均比例為22.7%。
值得一提的是辦學時間僅11年的上海科技大學,作為上海市和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的雙一流大學,雖然本科招生人數僅510人,上海生源達到190人,比例為37%,上海生源比例僅比上海大學略低。此外,海軍軍醫大學作為211大學,在上海僅招收35人。
統計顯示,六所211院校招生共計3814人,占總人數的7.06%;985、211院校合計招生占比12.32%;其他本科高校招生人數共計27066人,占總考生人數的50.12%。不過,2024本本地生源占比在30%-40%區間的高校往往是普通院校,如杉達大學本地生源占比超66%。
也就是說,2024年上海高考生有約一半人能留在上海讀大學。預計2025年這個比例變化不會太大,但總體來看,復旦、交大、同濟、華東師大,以及5所211大學,能擴招的人數并不會太多,這意味著考上這些名校的競爭會更激烈。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