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紀念王玉璞先生誕辰100周年京劇音樂會”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溫馨上演。昨晚的天蟾逸夫舞臺群賢畢至、少長咸集,這不僅僅是一場京劇人的聚會,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是對一位京劇人的深情致敬。
王玉璞先生是京劇界公認的“鼓王”,他7歲學習武生,11歲改學打鼓,與板鼓相伴了八十多個春秋。他先后與周信芳、蓋叫天、趙如泉、王桂卿、郭玉昆、梅葆玖等名家合作,并歷任新華京劇團、上海青年京昆劇團、上海京劇院鼓師,參與了大量傳統戲和新編劇目的創排工作。當今正活躍在戲曲舞臺上的優秀演奏家們——如江關遠、楊維俊、楊軍、崔洪、申大為、趙琪、王建華都曾拜他為師。
音樂會在一曲氣勢磅礴的傳統京劇曲牌“將軍令”中拉開序幕。不僅聚集了煉雯晴、陳圣杰、高明博、田慧、胡璇、奇彤(特邀)、李國靜、王珮瑜、趙秀君(特邀)、張克(特邀)、安平、李軍、史依弘等唱將傾心獻唱,更匯集了趙琪(特邀)、孫永(特邀)、何群(特邀)、劉晟、趙俊偉、侯家良、耿連軍(特邀)、焦寶宏、王建華(特邀)、崔洪(特邀)、童圣欽、劉磊等京劇鼓師的“老中青”三代同臺。在這鑼鼓點的聲音中,我們切實地體會到藝術精粹的薪火相傳。當晚合作的琴師有:王丹、周曉銘、王昊、舒健(特邀)、王福隆(特邀)、朱柯蒙(特邀)、陳平一(特邀)、劉俊強、朱建中(特邀)、趙建華(特邀)、張紀華、陳磊。
板鼓演奏家,同時還是王玉璞先生的女婿——焦寶宏也參加了當晚的演出,他借此機會上臺和大家分享了幾句心里話:“ 今天的演出令我非常感動 。 王老先生的一生都 在 為京劇事業做貢獻,他的藝術鼓勵、滋養 著后輩 ,培養了 一代又一代新人 。我有 幸 得到了老先生 的 關心和鼓勵, 受益匪淺, 我 深切 地感謝和懷念他。我感謝上海京劇院 , 更 要感謝國家 的發展 使我們傳統藝術根生葉茂 、 煥發新生,同時我要學習前輩的精神, 盡我所能把 鼓板藝術傳承下去。”
王玉璞先生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曾“破圈”跨界,參與了國產動畫片《大鬧天宮》的配樂,其中不少打擊樂的配音都出自先生之手。他靈活地將鏗鏘有力的鑼鼓點與角色動作、畫面轉換銜接得天衣無縫,用京劇鑼鼓為我們的童年編織了一段閃耀而珍貴的記憶。其實,對于樂師來說,樂器如同他們心靈的延伸,是他們表達情感、與觀眾交流的橋梁,板鼓和鼓架陪伴著先生,奏響了一段段傳奇的樂章。當晚的音樂會在激情澎湃的演奏中進入尾聲,最后一曲是根據動畫電影《大鬧天宮》主題曲新創作的音樂選段,特邀天津京劇院著名演奏家、指揮家李鳳閣老師指揮,只見臺上三位鼓師領銜,坐在中間的是著名演奏家、王玉璞老師的弟子崔洪,左右兩邊是上京青年一代的兩位優秀鼓師童圣欽和劉磊,他們和樂隊共同奏響動感的樂章, 音符在空氣中舞動,如狂風驟雨般席卷著整個天蟾逸夫舞臺的穹頂。
用這個特別的夜晚,讓我們共同銘記,王玉璞先生,您的音樂,您的故事,將永遠鐫刻在歷史的長卷中,激勵著后來者不斷前行,追尋那片屬于自己的音樂星空。
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1198號
+86-021-54619880
+86-021-63225294(票務)
上海京劇院新媒體矩陣
官方網站:www.pekingopera.sh.cn
官方微博:@上海京劇院SPT
訂閱號:SHANGHAIJINGJUYUAN
抖音號:SHJJY
上海天蟾逸夫舞臺訂閱號:TCYIFU
上海京劇傳習館訂閱號:SHJCC1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