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實際上很早就確認了和英國、日本在戰略上對抗的關系,一戰后進行的多輪艦隊解難演習就證明了這一點。更不用說1900年代就開始準備的“紅色計劃”與“橙色計劃”,這兩個計劃后來還合并為“紅-橘色計劃”,1924年美國就在搞演習,應對華盛頓會議中簽署的海軍軍備限制條款給日本帶來的好處,這是明面上的,但對付英國美國準備得也很多,一方面是紅色計劃要求從陸上攻占加拿大,另一方面是在解難演習中推演了英國海軍進攻巴拿馬運河,并在太平洋一側得到了日本海軍支援的情景,結果美國設定的黑色艦隊也就是英軍仍然取得了勝利,也就是說演習中的美軍失敗了。而在對日本的假想敵演習中,美軍取得了勝利。盡管演習指揮官麥卡利等人抱怨有太多的虛擬艦隊導致演習效果大打折扣,但是從演習的結果看,美軍敢于承認自己失敗,也反映了一戰后初期,20世紀20年代美英海軍軍力對比的真實狀態,這一點還是值得稱道的。
美國最早的對英作戰構想,實際上僅限于西半球,甚至更小一點,就是中北美洲,在防御英國海軍的登陸企圖的同時,還對加拿大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以防止英軍南下對美國東海岸的核心區造成威脅。當然,這并不是說把美國放在一個如何正面的地位上,因為看看黃色計劃就知道了,他們甚至構想了再度發生庚子事件,使用化學武器來協助他們“平叛”,由此可以看出美國佬的瘋狂與反人性,只不過二戰上陸的是小鬼子而不是美國鬼子罷了。除了演習,美國還持續侵略周邊小國,例如多米尼加、尼加拉瓜、危地馬拉等國,并控制了中美洲南部最重要的戰略樞紐巴拿馬運河。這也為美國在加勒比海進行內湖式的演習提供了幫助。1912-1933年間,美國持續對拉美小國用兵,1917年還入侵了墨西哥,次數之頻繁,在列強中也算得上數一數二了。
之前在深度:西方經濟史500年里面我也寫了,一戰后英國雖然在軍事上仍然具有一定優勢,但是相對于美國,在整個戰略態勢上卻是更加被動了,而這個時候英國確實也有可能對美國動手,畢竟扼殺于健身房雖然不如扼殺于搖籃里更容易,但總比等著打上門來要好太多。所以美國預備這么一手也很正常,當然,威爾遜這種傻瓜加背叛者是不可能明白的,在他任內美聯儲建立,對于金融集權建立與美國財團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英國最終沒有出手,實際上還是忌憚法美聯手對付英國的可能性。這就是金融財團對抗的結果。
#圖文動態同步大賽#現在在海上,sino是很難取得類似當年美國相對于英國的優勢的,原因很簡單,為了防止下一個美國出現,華盛頓已經把該堵上的東西都堵上了,包括艦隊解難演習時美國就設定了英國想盡一切辦法把巴拿馬運河堵上的事情,甚至用上了排出間諜潛入“紐約”號戰列艦在彈藥倉殉爆的戲碼,最后就是為了把運河堵上,然后派陸戰隊上岸,同時用水雷、炸彈等武器炸塌加通湖的堤壩,切斷電話和電報線,雖然遇上了很多麻煩,但他們最后還是取得了對藍方(美軍)的勝利。
今天美國在“巴拿馬運河”的口新加坡那里已經建設了樟宜海軍基地,而且比起當年假想敵進攻巴拿馬一個國家的美軍運河區,馬六甲海峽的情況更加復雜,一東一西分別有三個國際,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三個國家,說不好聽的,到戰時全都會聽美國的安排,而在“運河”的另一側,實際上是完全沒有可以幫得上忙的,巴基斯坦、伊朗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更別說去支援sino海軍了,所以對于sino來說,唯有建立自己的印度洋艦隊,才能對“運河”構成壓懾。而且需要進行有效的洲際海軍演習,否則很難鍛煉出一支優秀的海軍。即便是飽受詬病的解難演習,美軍仍然發現了大量需要解決的盲點、漏洞,對于后續提升戰力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出去演習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容易被人搜集情報,所以一定要多尋求海外基地和靠泊點,否則都伸展不開拳腳,更談不上防備偵察機和情報搜集船的騷擾了。
而且你不出去久了,他們認為你不應該出去,出去乃至于建立基地都應該被譴責,挨罵,這是什么荒唐道理,一定要讓美國人歐洲人日本人他們都開始適應這個過程,而不是一驚一乍的,沒啥好驚訝的,黑豬看不見自己黑,又不是沒干過這些事情,裝什么白蓮花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