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可以有,有些它真沒法有。比如說什么打了一兩場戰役后后面基本上都是“傳檄而定”“開城投降”“望風而逃”,你覺得合理嗎?靠譜嗎?軍隊后勤放在現代都不是一個十分容易的事,更別說古代了。不錯,古代是有那種打得所向披靡的,但是所向披靡也不是所有人一路簞食壺漿北望王師啊,想什么peach呢。大不列顛百科全書里對亞歷山大的介紹是“指揮著大約30,000名步兵和5,000多名騎兵,其中近14,000名馬其頓人和大約7,000名希臘聯盟派來的盟友。”3.5萬人,其中1.4萬是馬其頓人,0.7萬是希臘城邦的仆從軍。這些人是要吃飯的,飯從哪里來呢?“開城投降”。“沒有控制基層”。還有說是“趕在收獲季節之前”到來。我想知道的是,歡迎他們來有什么好處嗎?
有人說可以自立。我想知道既然他們都不支持波斯了,為什么不能自立呢,非要讓希臘人“保護”他們?食不食油餅?而他們征服的對象有多少人呢?根據吉尼斯紀錄官網的說法,“按人口比例計算,最大的帝國是阿契美尼德帝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波斯帝國,公元前 480 年左右,該帝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 1.124 億中的約 4940 萬,比例達到驚人的 44%。這個帝國起源于現代伊朗,最初由居魯士大帝建立,包括中亞、地中海、北非的部分地區,甚至包括古色雷斯和馬其頓等歐洲領土。”我們姑且按照這些都是真的看,也就是說,不到4萬人征服了4940萬人,而且基本上除了波斯老家和粟特,基本上都沒有正式抵抗,都是望風而逃,或者恭送王師,喝多少?頭叫人打昏了嗎?
有人拿清兵入關對比,首先咱先不談這兩者在政 治性質上的問題,清兵入關打了多長時間?二十多年才形式上平靜下來。而且清軍入關后,有多少依附于清兵的漢軍?沒有他們哪來的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
而亞歷山大自己就靠著那么點人就一路東侵?如果他們沒有輔助的波斯帶路黨和走狗仆從軍們支持,他們可以說是寸步難行的,首先沒人給他們帶飯吃,其次是輜重都得自己運輸,而且據《亞歷山大遠征記》等西方“史料”的記載,他們從印度“回來”的時候,還殺了很多戰馬和騾子去充饑。蒙古人,后金的兵,至少都是從漁獵、草原文化里出來的,干糧什么的都有,而且有了仆從軍,仆從軍的那一套糧餉系統直接可以給他們用,沒有仆從軍了,難道讓土豪們自己掏干家底竭澤而漁養著一幫外來戶嗎?
其次,打仗就算沒有戰斗減員,因為疫病、水土不服導致的歿亡也是很常見的,更別說他們在少數地方還是遇到“激烈反抗”了的,那一定是有死了的,受傷的,因為古代軍醫完全沒法和現代比,現代也有很多是治不了的。所以傷員里面也有很多是不治身亡的。如果沒有“波奸”們補充炮灰送人頭,怎么可能支持長期遠征作戰呢?馬其頓就算有所謂的長矛和方陣,那他們也是農耕民族,不可能像蒙古人突厥人那樣騎馬上一日千里,就算是最快的蒙古馬,奔襲狀態下,一天也就走一百二十里,撐死了,古代驛站還有很多驛馬被騎死的,更別說完全沒有平整道路的、從未走過的曠野了。這些還都是很基本的一些問題,此外,除了沒有仆從的波奸軍,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咋保證人家就一直聽你的呢?三萬五千人,咱先不說他們打仗的用兵,加入這三萬五千人都平攤出去做官,或者當督軍,他們夠用嗎?平均一個人管1411.42個人,這些人里面很多根本就是沒讀過書的,在馬其頓都沒人鳥的大頭兵,這些人里面肯定有不服的,狡猾的,心眼多的,他管1411人,他自己管個屁啊,沒兩天就叫人弄死了。
以少數人統御多數人的情況在整個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特別是希臘人這種喜好建立隔都,衷租隔絕,也不甚利用仆從軍和當地奸細的農耕型侵略者。如果是以色列那樣,得到大量和持久支持的戰略孤島,且在武器代差和軍事作戰過程中形成對阿拉伯國家懸殊優勢的還可以,但那種物質條件,對希臘人來說基本上不存在,希臘人對波斯人和波斯的屬民并不存在如此大的降為打擊優勢。根據大多數研究文獻(如余太山,2021)的觀察,所謂的“巴克特里亞王國”經濟的主要依賴是“(與西方的)貿易聯系”。這樣就間接說明,他們對于農村是幾乎沒有多少實控力的,而城市的商業收入才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包括馬其頓人在內的廣義希臘人,他們就算在征服區建立了分封性質的統治,他們的武力怎么維持呢?難道所有人都是武士嗎?一人頂1411人的武士?波斯人、粟特人、吐火羅人全都跟鯊臂一樣去聽他們的?
你以為分封就是守著一個城市?別傻了。你能享受城市生活,你以為豪強不想?就是游擊戰也能把你耗死,而且有豪強參與的游擊戰更嚇人。那就是長期騷擾,你就被隔絕了,而且城市里喘氣的又不都是什么希臘人,里應外合真玩特洛伊木馬,搞也能搞死希臘人了。所以不說別的,就算是為了壟斷商業而控制道路,他們也得去和在地封建主合作,更何況在城市里的很多商人,原本也是弟煮,即德赫干。所以,亞歷山大遠征記是絕對有問題的,所謂三四萬人征服幾千公里的土地還能完好歸來,基本上等于扯淡。
清軍包括曾國藩的弟煮團練被太平軍打的丟盔卸甲,天京事變后負氣出走的石達開,帶走了至少十萬人,還有說法在二十萬人,所以等于是亞歷山大統兵規模的2-4倍以上,最后怎么著了?到打箭爐就快徹底沒了,這個距離不亞于亞歷山大東征的距離,因為他是像黃巢那樣拐著彎亂走的。走的過程中和亞歷山大遠征記的作者以及后世的支持者想的一樣,都是只攻擊城市,黃巢也差不多,最后連長安都攻下了,難道黃巢走過的廣州啊宣州啊跨越大江南北黃河內外的這些地方,都是“黃巢帝國”的了嗎?亞歷山大遠征,要么像黃巢或者洪秀全、石達開這樣,要么就是假的,他們至多只是像色諾芬的長征記里所描述的那樣,希臘人作為雇傭兵參與了波斯帝國的內亂,而其中一部分人打著希臘人的旗號血洗了帝國的東部,至于為什么以希臘人的旗號去搞事情,大概目的和洪秀全的拜上帝教那樣,純粹是為了蠱惑人心,增加更多望風附勢的追隨者。
亞歷山大,要么是小亞細亞地區亞洲希臘人某種宗教運動的,類似于紅頭軍,或者sino的洪秀全之類的人,蠱惑了所有的沿途信眾,而到處攻城拔寨,而且煽動了幾乎所有基層的弟煮、封建主底下被盤剝和壓制的農奴和佃戶們,然后徹底把波斯社會從階級層面掀了個底朝天,要么就只是一個很小的小人物,他就像王仙芝一樣,只不過后來有人頂替了他的名字,利用殺瘋了的二等人希臘 暴/民的旗號到處亂砍亂殺,以至于后來即便他們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也有很多波斯貴族、德赫干打著希臘人的旗號,就像一千年后很多人打著突厥旗號或者猶太旗號搞事情一樣,并不是他們原本的那些人了,除非希臘人和外星人聯盟了,否則希臘人不可能干出這一套來,3.5萬,沒有波奸仆從軍的情況下,大殺四方,然后推進幾乎五千公里的路程,干到印度去,你就算坐飛機坐五千公里,從倫敦到莫斯科,你還得犯困呢,身子乏呢,如果像亞歷山大遠征記里所說的那樣,一群純粹為了掠奪占便宜和貪欲匯聚而成的烏合之眾,那么他們根本不用到波斯波利斯,他們到了伊蘇斯就得完蛋。
大致情況其實應該是:一群和色諾芬一樣的亡命徒,在馬其頓的派遣下進入小亞細亞冒險,冒險的過程中,波斯帝國發生了嚴重的內亂,小亞的希臘人為了某種奇葩的狂熱與反抗壓迫的情感而發動了震撼波斯人的大漆藝,這個過程中,波斯貴族被迫妥協,但是,他們和小亞的希臘人豪強合作,發動了以政變為目的的內戰,內戰將波斯波利斯與巴比倫在內的所有大都市都席卷進來,為了增強叛軍的威懾力,很快就將真希臘人邊緣化的波斯高級貴族,自我污蔑為所謂的希臘人,到處燒殺搶掠,一路向東,反叛了大流士的朝廷,并聯合所到之處的豪強,一起肢解了波斯帝國,而其他地區的軍閥豪強,也模仿起做法,在各地建立了割據政權。只不過,就像突厥語一樣,很多血緣上根本不是突厥人的人,講起了突厥語,用起了突厥文化,哈薩克斯坦人結婚的時候新娘還要跳火盆呢,這個習俗是從瑣羅亞斯德教那里傳來的,他們難道就因此是波斯人嗎?就因此證明波斯人曾經長期在哈薩克斯坦駐留過、統治過哈薩克斯坦人的祖先,例如烏孫人、欽察人嗎?這當然不是了。作為引入意識形態威懾的一部分,他們學習一些希臘人獨有的文化,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所以即便出現了犍陀羅文化,也不能說明希臘人就真的來到了這里,這唯一能說明的,就是希臘文化曾經以某種形式傳入到這里。
不要驚奇于某些人稱呼自己為實際上并不存在的人,或者不屬于自己真正歷史的人,今天的土耳其人稱呼自己是突厥人,而中亞很多部族和政權,在古代的時候,特別是薩曼王朝之后,他們也都稱呼自己為突厥人或突厥王朝,這是很正常的,這和德意志人的祖先稱呼自己羅馬人是不一樣的,“羅馬人”“唐人”是一種文明和強盛崇拜,而稱呼自己是“突厥人”“匈奴人”則是一種野蠻與強盛崇拜,本質上都是強力崇拜,只不過崇拜的維度有所不同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