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什么都先緊著你,到頭來,你就這么把我送進養老院?”
養老院簡陋的探視室里,余秀金緊緊攥著張燈的手,哭得渾身顫抖,聲音嘶啞。
張燈看著眼前這個蒼老憔悴的女人,心中五味雜陳。
二十年的壓抑和委屈,在這一刻涌上心頭。
她用力抽回自己的手,語氣冰冷:“20年來,不讓我穿內衣,不讓用衛生巾,一直把我當男孩養,這你所謂的‘好’?”
余秀金三個女兒,為何偏要自己的二女兒當男孩養?如今兩人怎么樣了?
張燈的名字,是她奶奶給取的,寓意“添丁”。可能母親余秀金再次懷孕,生下來一看,又是個丫頭片子。余秀金心里那口氣堵得慌,看著襁褓里皺巴巴的嬰兒,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
已經瘋魔的余秀金想到:既然老天不給我兒子,那我就自己造一個!
為了快速實現這個愿望,余秀金直接拉來了自己的二女兒張燈,三四歲,性別觀念也不明晰,索性以后就直接說成是自己的兒子!
幾年后,張燈跟著村里的男孩子們上山下河,爬樹掏鳥窩,下河摸魚,整天瘋跑瘋玩,身上總是沾滿了泥巴。
余秀金也不管,反而覺得“這孩子有出息,將來肯定能頂門立戶”。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燈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別的女孩不一樣。
學校里的女生都開始穿花裙子,扎漂亮的辮子,討論著哪個男孩子更帥氣。而她仍然穿著肥大的舊衣服,頭發短短的,像個假小子,格格不入。
她開始感到羞恥和困惑,躲避著女生的目光,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
青春期來了,身體的變化讓她更加不安。她偷偷地觀察著其他女生的穿著,對她們的內衣充滿了好奇和渴望。
有一天,她鼓起勇氣跟母親說:“媽,我想買件內衣。”
余秀金一聽,立馬變了臉色,大聲呵斥道:“買什么內衣!你是個男孩,要那些東西干什么!別整天想著那些亂七八糟的!”
張燈委屈地哭了,她不明白為什么母親要這樣對待自己。
青春期的張燈,內心充滿了痛苦和掙扎。她渴望被愛,被理解,渴望擁有一個正常的女孩的生活,可是母親的偏見和冷漠,讓她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自我否定。
成年后,張燈離開了家鄉,去了大城市打工。她拼命工作,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證明自己,來獲得父母的認可。
她省吃儉用,把賺來的錢都寄回家里,給父母蓋了新房,買了新電器,還帶他們去旅游。
她以為只要自己足夠努力,足夠孝順,就能彌補母親心中的遺憾,就能得到應有的愛和尊重。
可是,現實卻給了她重重一擊。
回到家,余秀金仍然對她冷言冷語,挑剔她做的飯菜不合口味,抱怨她買的衣服不夠時髦。
甚至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張燈忘記洗碗,或者把衣服洗壞了,余秀金就會破口大罵,甚至動手打了她。
張燈的父親,則像往常一樣,沉默地坐在一旁,抽著他的旱煙,對這一切視而不見。
那一刻,張燈的心徹底涼了,她感到無比的絕望和無助。
這么多年來的付出,換來的卻是無盡的傷害和冷漠。
她開始反思自己這些年的付出到底是為了什么?
她努力工作,孝順父母,可是換來的卻是無盡的傷害和冷漠。她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母親的期望里,活在“男孩”的陰影下,她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
長期的壓抑和痛苦,讓張燈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差。她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她必須做出改變,她要為自己而活。
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張燈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把父母送進養老院。
當張燈把這個決定告訴父母的時候,余秀金頓時崩潰了,她哭著罵張燈不孝,說她忘恩負義,一把年紀了還要被女兒送進養老院。
而張燈的父親,依然沉默不語,只是深深地嘆了口氣。張燈強忍著淚水,幫父母收拾好行李,把他們送進了養老院。
在養老院里,余秀金的生活并不如意。
她習慣了被女兒照顧,現在突然要自己照顧自己,她感到很不適應。吃飯要自己去食堂打,衣服要自己洗,房間也要自己打掃。
而且,養老院里的其他老人也對她很冷漠,沒有人愿意和她說話,她感覺自己像個被遺棄的孩子,孤獨無助。
有一天,余秀金聽到隔壁床的老人在聊天,她們說:“現在的年輕人真不孝順,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就不管了。”
余秀金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她開始反思自己對張燈的教育方式。
她想起張燈小時候渴望穿裙子,渴望得到母親的擁抱和親吻,渴望被愛,而她卻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了她,甚至還打罵她。
她想起張燈成年后,她卻從未給過女兒一句肯定,一句贊揚。
她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都錯了,她用自己的偏見和執念,傷害了女兒,也毀了自己。
有一天,張燈來看她,給她帶了一件新毛衣。余秀金摸了摸毛衣柔軟的質地,眼眶濕潤了。
“媽,你喜歡嗎?”張燈小心翼翼地問。
余秀金點點頭,哽咽著說:“喜歡,燈兒,媽以前對不起你。”
聽到母親的道歉,張燈的眼淚也忍不住流了下來。她知道,母親說這句話需要多大的勇氣。她理解母親的無奈和苦衷,理解她那個年代的女性所承受的壓力和局限。
“媽,我都明白,我原諒你了。”張燈握著母親的手,輕聲說道。
那一刻,母女倆的心緊緊地貼在了一起。
多年的隔閡和怨恨,終于化解。
雖然過去的傷痛無法抹去,但她們都在努力地修復這段破裂的母女關系。張燈意識到,雖然母親的行為造成了傷害,但母親的付出也是值得尊重的。
她給予了她生命,盡其所能地撫養她長大,即使方式不對,但那也是一種愛,一種笨拙的愛。
而余秀金也明白了,女兒不是她的附屬品,不是她實現愿望的工具。
女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她自己的想法和人生。她應該尊重女兒的選擇,支持女兒的夢想,給予她真正的愛和自由。
她們都在學習,學習如何去愛,如何去被愛,學習如何去成為一個更好的母親,一個更好的女兒。
這段經歷,讓她們更加珍惜彼此,也讓她們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