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2月28日,鄂西遠安縣城內和往常一樣寧靜祥和。突然從遠處走來幾個扛槍的大兵,晃晃悠悠地走向車水馬龍的西城門,路上的行人和小販惶恐地躲避,只見幾人拿出告示,貼到了最顯眼的地方,撂下幾句狠話就離開了。
等保安團走遠后,人群才向布告的方向移動。布告上清楚地寫著經遠安縣保安團團長親自審問后,要監斬一個20歲的共產黨成員——吳永德。
從1927年10月開始,這樣的布告經常出現,當時的鏟共義勇隊和清鄉委員會肆無忌憚地通緝捉拿共產黨人和革命骨干。
民眾早已習以為常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從遠處看到扛槍的人就急匆匆地通風報信一下。這個20歲的吳永德是誰呢?大家一臉疑惑。
到了行刑當天,群眾遠遠地看見保安團竟然在縣城和刑場周圍布置了兩個中隊,動用了200多支步槍和十余挺機槍,這如臨大敵的架勢讓群眾更加困惑了,向刑場中心望去,只見一個12、3歲的孩子被捆綁的結結實實,哪有20歲的青年?
“是吳永德,他只是一個孩子呢?”旁邊知情的人悲憤地說著。
不明狀況的人問道:“這個小孩是共產黨嗎?怎么讓保安團如此興師動眾?”
“他是個小英雄,是和共產黨大官毛澤東說過話的。”
那這個小孩子究竟做了些什么事,讓保安團如此對待呢?
天資聰慧,嶄露頭角
1916年,吳永德出生在遠安縣西湖村。父親吳傳璞,以幫人殺豬宰羊為生。母親在家務農,做家務。
吳永德出生后,歡喜過后的父母不得不面臨貧困的現狀。在吳永德6歲時,就得和鄰居的小伙伴們一起上山放牛,以補貼家用。
7歲時,吳永德在遠安縣立高等小學堂上學,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遠安縣志》記載:永德自幼懂禮貌,明是非,機靈過人,是街坊鄰里孩子們的好伙伴。”
聰明的人懂是非,明事理,敢為天下先。1926年春天,吳永德和同學們排隊正準備放學回家。可是,張漢千老師和許多老師們都抱著一捆捆紙做的小紅旗,分發給同學們。看著一臉迷茫的小孩子們,陳海濤老師走向講臺,大聲說:“同學們,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請大家跟我走,一同加入革命的洪流之中!”
在陳老師的帶領下,好奇興奮的同學們走上了街頭。他們剛走到最繁華的沿河路,就看到成千上萬的農民隊伍朝縣政府走去。那隊伍真壯觀,真像洪流一樣,浩浩蕩蕩,把所有的小孩都驚呆了。
他們跟在大隊伍屁股后面喊著:“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一切權利歸農會!”的口號,雖然此時的吳永德懵懵懂懂,但他的血液已經變得發燙了。
漫畫吳永德街頭演講
隨著游行隊伍的頻繁活動,越來越多的貧苦大眾了解共產主義的優越感后,大家自告奮勇加入其中。
期間吳永德的父親也參加了革命,陳海濤和張漢千老師都光榮地入黨了,這些都讓吳永德感到自豪,在他幼小的心靈埋下了一顆堅韌的種子。
1926年年底,陳海濤老師讓吳永德參加了宣傳隊,目的是向廣大民眾宣傳革命的道理,壯大革命的力量。吳永德和宣傳隊的同學一起,手拿小紅旗,上街貼標語。以熱鬧的街頭為講臺,揭露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種種罪行。由于吳永德口齒伶俐,他的每次演講都能吸引很多聽眾,比一些成年人講得更讓人熱血沸騰。他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孤膽英雄,入共青團
就在革命活動蒸蒸日上,烏云即將被揭開,光明照亮大地之時。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隨后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相繼以“清黨”為名大規模搜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
上海反革命政變
4月底,吳永德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了湖北省學聯第三次代表大會。他聆聽了毛主席和董必武等人的報告。會后,他破格留在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
作為講習所年紀最小的學員,吳永德自然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就連毛主席都忍不住好奇心,專門找吳永德談了話。
毛主席撫摸著小永德的頭問:“小鬼,你為什么要來我們的農民運動講習所?”
吳永德閃著機靈的大眼睛,想都沒想,脫口道:“不為別的,就為了斗爭!”
“好!”毛主席大加贊揚。毛主席作為一個苦研馬克思斗爭哲學的偉人,沒想到一個小孩子能一語中的,道出農民運動的真諦。他接著問:“如果國民黨反動派鎮壓農民運動,槍殺共產黨人,你又該怎么辦呢?”
吳永德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愣住了。
小鬼,我們共產黨人是殺不完的!哪里有貧苦大眾,哪里就有共產黨!大眾是土地,共產黨是種子,只要土地在,種子就會生長。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這個意思。”
“對了,這么一講我就什么也不怕了!我就要做一枚種子一直和反動派斗爭下去!”
“小鬼,你真是個孤膽英雄啊!”
吳永德想起了陳老師和張老師講過的道理,便說:“一根筷子容易斷,十根筷子捆在一起不容易斷;老虎吃山羊,山羊吃白菜,要運過河去就得用智慧……只要我們結成一團,用智慧和反動派作斗爭,我們的斗爭就一定會勝利!”
毛主席聽了,哈哈大笑:“好啊小鬼!你不用當學員了,你倒成了我的小先生羅!”
經過數月學習,在毛主席的關心下,吳永德破格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共青團。
投身革命,慘遭殺害
1926年8月,吳永德回到遠安,擔任縣學聯主席兼兒童團長,挑起了更重的革命擔子。不久他就領導了遠安縣學聯暑假旅行宣傳隊和減租減息農民代表參觀團,奔走于全縣各地,張貼標語,散發傳單,聚眾演講。
小小年紀的吳永德,由于頻繁的革命活動,早已登上反動分子的黑名單,土豪劣紳更是恨得咬牙切齒。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蠢蠢欲動的反革命分子,迫不及待地把魔爪伸向了這個只有12歲的少年。
漫畫抓捕吳永德
被捕后,保安團長陳璧生對其軟硬兼施,或用金錢婚配引誘,或用種種酷刑拷打,都沒有使吳永德屈服。
幾次審訊后,吳永德遍體鱗傷。
“你們不要再打我了,我說實話。”
他神神秘秘地對陳璧生說:“我只給你一個人講,我給你講的都是機密,不能讓被人曉得。”
陳璧生走到吳永德面前,剛伏下頭,猛然覺得一陣劇痛——吳永德死死咬住了他的耳朵……
氣急敗壞的陳璧生知道從這個小孩子身上問不出什么有用的情報,決定殺了他來威懾革命黨。
去刑場的路上,吳永德亮開嗓子叫喊:“鄉親們,我叫吳永德,今年12歲,可是他們為了殺我,他們就說我20歲!(20歲可以作為政治犯處決)可是,為了殺我,他們就說我有20歲!父老鄉親們,你們認真看看,我有20歲嗎?”
吳永德被押到西門外的刑場,這里槍殺過許許多多共產黨員。吳永德說:“鄉親們,永別了!你們要記住,他們殺的是個只有12歲的孩子!我死了,你們要和他們斗爭!千萬不能忘了啊……
槍聲響了,民眾哭了。哭聲好像撼動了天地,寒風蕭瑟,烏云密布,一片慘淡。
建國后,遠安縣人民政府將小英雄吳永德的尸骨遷葬于城郊花果山,建起了高大雄偉的紀念碑。
吳永德烈士紀念碑
古代12歲被稱為總角之年,現代意味著從童年走進了少年時期,都預示著新的起點。吳永德的12歲雖然是生命的終點,但他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會一直延伸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