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大洋彼岸傳來重磅消息——懂王要回歸了。
而對于大洋此岸的中國而言,一切不確定性都成為了確定性。
中美之間,都將因懂王的回歸而遭遇嚴峻挑戰,而美國對華遏制的立場將導致未來四年雙方競爭和對抗加劇。
中國要做的就是抓緊特朗普上臺前的間期,超常規的力度和超常規的速度解決中國內部問題,然后迎接懂王上臺后對中國的全方位沖擊 。
對于當下的中國經濟而言,如何解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和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是最受關注的兩大內部問題。
果不其然!
在美國大選的時候, “恰逢”中國人大常委會召開十四屆第12次會議。會議核心內容其實也是解決這兩大內部問題。
11月8日下午,會議結束后就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介紹,
從2024年開始,我國將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于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
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同時也明確,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
據悉,6萬億元債務限額,將分三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2萬億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換各類隱性債務。
藍佛安表示,政策協同發力后,2028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萬億元大幅下降至2.3萬億元,化債壓力大大減輕。
對于外界而言,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14.3萬億元是首次對外公布,而按照財政部長所言,規模高達12萬億元的史上最大力度的化債方案出臺后,地方政府將輕裝上陣。
的確,12萬億規模的化債力度,相當于我國去年全年GDP的10%,可謂大大超出了此前各種版本“小作文”的預期。
非常時期,用超常規規模,勢大力沉,展現了中央的態度和決心。
債務減輕的是地方政府,受益的卻是整個市場,對于樓市和股市而言,都絕對算得上是重磅利好。
接下來,輕裝上陣的地方政府可以承擔起主體責任去救房地產了。
我們完全可以期待,在年底前,全國各地大概率還會出臺一波救市政策,來個年終大促大禮包。
而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藍佛安也透露目前正在積極謀劃下一步的財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相關稅收政策,已按程序報批,近期即將推出。
同時,專項債券支持回收閑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財政部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政策細則,推動加快落地。
換句話說,關于房地產市場的利好政策正在制定細則或按程序報批,很快就要發布了。
目前涉及到房地產的稅收包括房地產稅、契稅、印花稅、增值稅及附加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
對于個人,印花稅和土地增值稅等目前全國都是暫免征收;增值稅及附加稅是有全額繳納、差額繳納和免稅等;契稅、個人所得稅也是有減免;至于房產稅則僅在上海、重慶進行了試點。
此外,市場最為關注的房地產稅在2021年10月份人大常委會做出試點決定后,如何征收以及何時征收目前尚未可知。
因此,以目前房地產的稅收政策而言,似乎能夠騰挪減免的空間并不大。即便稅收利好政策發布,對于樓市的刺激程度可能也遠遜于直接降息。
事實上,就在昨天,11月7日,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降至4.5%至4.75%之間,這是繼9月美聯儲大降50個基點后的第二次降息。
上次美聯儲降息帶動了中國央行的跟進,1年期和5年期LPR同步降息25個基點。因此,不難預測,此次美聯儲降息后,中國央行的降息空間再次被打開,LPR或將繼續下探。
屆時,10萬億貨幣大放水+史上最低利率,必然會對中國房地產市場帶來巨大的提振作用。
除此以外,藍佛安提到支持房地產的專項債券,以目前中央總是超出市場預期推出增量政策的效率判斷,或許可以期待下。
不妨,讓子彈先飛會兒。
關注 大爆炸 運氣 大爆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