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
——腫瘤治療的利器(十二)
上一期我們聊到了圖像引導下的體部伽瑪刀怎樣固定患者,使患者活動度更小、更精準的問題,今天我們就繼續來聊聊它的治療流程是怎樣的。
圖1 治療流程圖
第一步:制作固定患者用的體模(身體模型),一般用真空負壓袋和面模(上期已經講過,這里不贅述了)。
圖2
第二步:用重復定位尺在靠近腫瘤所在部位較固定的病人皮膚表面用特殊的筆留幾個標記點,并記錄重復定位尺相應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數值(圖3)。
圖3
第三步:把內面有“Z”型金屬條的Z值框放在腫瘤所在部位的身體表面(圖4),記錄下Z值框在定位床邊對應的數值。
圖4
第四步:放置好Z值框后叮囑患者放松,平靜呼吸,開始CT掃描,獲取用來做治療計劃的CT影像(圖5)。
圖5
第五步:醫生在安裝有治療計劃系統(簡稱“TPS”)軟件的專用電腦上制定治療計劃。這步又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畫所要照射的腫瘤和腫瘤周圍的正常器官;2.布靶點;3.評估治療計劃。(圖6)
圖6
第六步:治療計劃做好后,傳輸到控制臺,讀取數據,確認數據準確無誤。
第七步:治療擺位(圖7)。
圖7
第八步:治療床上升到位后,做圖像引導(圖8)。
圖8 拍片比對定位CT重建出來的二維的圖像,可以精準到0.01毫米
第九步:圖像引導確認可以后就開始治療。在治療的時候患者保持不動(圖9)。
圖9:患者治療。在治療時,患者保持不動,每次治療就像做平掃CT一樣
第十步:治療結束,醫務人員把患者扶起 ,并離開放射室。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里,期待下次再見。
撰稿:李崇國
單位:西南醫科大學附屬成都三六三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