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財政部公布了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
在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有一種稅收意外大漲?!
契稅3951億元,同比下降12%;
房產稅3118億元,同比增長19.9%;
城鎮土地使用稅1710億元,同比增長10.5%;
土地增值稅4000億元,同比下降7.8%……
沒錯,房產稅正在離奇增長。
01
樓市越差房產稅收入越高
說房產稅增長很奇怪,是因為跟契稅背道而馳。
契稅是房產交易時產生的一個稅費,同比下降說明今年房產交易數量或者金額,與去年比有所下滑。
這跟我們實際所感受到的情況,是一致的,也與近年的房地產市場呈現正相關的關系。
房產稅呢,卻是恰好相反。
而且不是從最近才開始上漲,早在三年前開始,每年都在同比增長——
2024年上半年,房產稅2086億元,同比增長20.1%;
2023年,房產稅3994億元,同比增長11.2%;
2022年,房產稅3590億元,同比增長9.5%;
2021年,房產稅3278億元,同比增長15.3%;
樓市越差,房產稅收入越多?還是連續4年高增長,年均增速 10%以上!
劇情到這里,已經有點匪夷所思了。
細看數據,你會發現去年已經比2021年多出700億,今年很有可能沖擊4000億關卡!
與此同時,2023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僅11.6億元,同比下降6.5%,比2021年18.1億元少了6億元!
這數據,是不是越看越詭異了呢。
02
房產稅 收了哪些人的錢
在進入正題前,要先跟大家科普一個概念。
財政部口中的“房產稅”,與大家所理解的“房地產稅”其實是不一樣的。
房地產稅,立法還在進行中。
而房產稅暫行條例已于2011年出臺,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賃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
簡單概括,就是三類:
1?? 重慶上海個人住房的房產稅
2?? 全國出租住房的房產稅
3?? 全國出租非住房(譬如商鋪寫字樓廠區)的房產稅
那先看第一類,試點城市的房產稅。
數據顯示,2023年上海房產稅執行數是333.1億,重慶為104.5億。而兩地合并總收入,占比全國房產稅總額只有約1/10。
這么小的比例,對于全國總房產稅收的影響是極其有限的。倒推來說,另外那九成房產稅才是大頭,才是增長的主要來源。
再看出租住房的稅收,也就是所謂的“房東稅”。
根據規定,如果個人出租房屋,以居住為目的,其實是要按照4%的稅率征收房產稅的。但在過去很長時間里,絕大部分房東都是沒有繳納的。
一方面,租房不需要網簽,房東拿到租金后更不會主動進行納稅申報,稅務機關也很難掌握這部分的收入情況。
要相關部門逐一排查呢,就更不現實了。
另一方面,也是沒人舉報。
你想嘛,如果租金收入還要交稅,那還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租客的租房成本很可能會變相增加。對房東房客來說,不用交稅,你好我好大家好。
所以,出租住房所產生的稅收,對房產稅總收入的貢獻也不多。
唯一一種例外情況——
如果租客需要占用房子學位,那就必須辦理房屋租賃備案,會涉及出示合同和發票等等流程。一旦走到這步,這稅收大概率是躲不掉了。
不過疫情期間,很多城市都對房土兩稅進行了下調和減免,直到2023年才陸續恢復原有征稅政策。
第三類,商鋪和寫字樓租金的稅收。
與前面出租給個人的情況不同,租客無論是要辦理營業執照,還是注冊公司,都是需要出示租賃合同或者辦理租賃備案的。
稅率也高多了,一般為年租金收入的12%。
可想而知,這部分占比一定是全國房產稅的大頭。
看到這里,或許有人要反駁我:
這幾年的經濟環境不好,寫字樓、商鋪空置率都偏高,這部分的總收入不應該降低嗎?
這里又有一個信息差出現了——空置率,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其中涉及供需兩個數據。
空置率低≠出租量低,而只能說明庫存太多,供應增量高于需求增量。
因為通過翻查數據,我發現這幾年中國經營主體數量,一直都在增加:
2020年,全國登記在冊經營主體為1.3億戶;
2021年,全國登記在冊經營主體為1.54億戶;
2022年,全國登記在冊經營主體為1.69億戶;
2023年,全國登記在冊經營主體為1.84億戶;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全國登記在冊經營主體為1.88億戶,較去年同期增長3.9%。
每年增幅,基本都在10%以上。
還記得前面說過的,全國房產稅總收入的增速嗎,也是10%左右。
由此推斷,雖然三類稅收都有一定增長,但從占比和需求來看,主要還是出租非住房的稅收來拉動。
還有一些大家沒注意到的變化,這幾年,很多地方政府因為財政吃緊,開始對這些稅費查漏補缺了。
以前口袋有錢,碎銀幾兩,下面不交也不查了。現在錢包空空,賣地收入急降,才需要房產稅補位。
居民端的房地產稅,現在肯定不適合出臺。嚴格稽查已經在執行的房產稅,這沒毛病。
通過以上分析,大家也要明白兩件事:
一是以前僥幸逃過、不交稅的房東和企業,接下來要注意了。
在責令限期內逾期未繳稅的,不僅有滯納金,還要負法律責任的。
稅務機關不追你們交錢,不代表你們就可以不交、應該不交。像是廣州市和各區稅務局,其實一直有在盯緊大家的房產稅。
二從長遠來看,房產稅很可能是后地產時代最重要的創收工具,用于代替譬如土地出讓收入、契稅收入等等稅種。
還是那句話,不是不來,只是時候未到。
注:1*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2*本文只供參照,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