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磁說|TIPS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科王志勇教授團隊在《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雜志發表了題為《Effects of different mylohyoid muscle stimulations on swallowing cortex excitability in healthy subjects》(不同的下頜舌骨肌刺激對健康受試者吞咽皮層興奮性的影響)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以功能性近紅外光譜(fNIRS技術)和下頜舌骨肌的運動誘發電位(MEP)評估經顱磁刺激(TMS)、外周磁刺激(PMS)和電刺激(ES)對健康受試者吞咽皮層興奮性的影響,以改善咽部吞咽困難(dysphagia)。其中fNIRS設備采用的是依瑞德集團旗下資聯虹康公司生產的臺式近紅外腦功能成像設備。
歡迎各位老師在留言區和小磁互動交流~
研究方法
受試者
研究共招募了40名健康受試者,并隨機分為四組:TMS+PMS組、TMS組、PMS組和ES組(表1)。
表1:受試者基線期情況
刺激方案
TMS刺激:使用武漢依瑞德CCY-TMS刺激器,刺激下頜舌骨肌皮質代表區,頻率10Hz,共1800個脈沖。
PMS刺激:直接刺激下頜舌骨肌,頻率10Hz,共1800個脈沖。
ES刺激:基于受試者的耐受水平,通常為2-5 mA,持續20分鐘。
使用武漢資聯虹康BS-3000近紅外腦功能成像設備收集血氧變化數據,該設備共51通道,發射探頭和接收探頭間隔3cm。以下頜舌骨肌的MEP來評估刺激對健康受試者吞咽皮層興奮性的即時影響。
刺激材料
TMS和PMS使用相同的設備,刺激下頜舌骨肌。
ES使用專門的吞咽障礙刺激器,設置特定的頻率、刺激寬度和周期刺激。
結果
MEP結果
TMS+PMS組在干預后顯示出雙側潛伏期減少和雙側振幅增加。
TMS組僅左側振幅增加顯著。PMS和ES組未見顯著變化(圖1)。
圖1:TMS+PMS、TMS、PMS和ES四組在干預前后雙側潛伏期和振幅的統計結果
fNIRS分析結果
所有四組刺激方法均顯著激活了健康受試者的吞咽皮層,其中TMS+PMS組激活最為明顯,其次是TMS、PMS和ES組(圖2&圖3)。
圖2:四組的fNIRS beta值熱力圖,根據四組對干預前和干預后值的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
圖3:fNIRS beta值的3D圖譜,干預后對四組患者的單向方差分析結果
結論
本研究利用fNIRS技術比較四種療法對吞咽障礙的療效,研究表明,TMS+PMS在fNIRS中對健康受試者吞咽皮層的激活最為顯著,其次是TMS、PMS和ES。這表明結合使用TMS和PMS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治療吞咽困難的方法。
以上內容由依瑞德集團醫學中心整理,
有不足之處請指正,轉載請注明出處。
? 參考文獻:
[1].Wang Z, Bai J, Cheng K, Zhang X, Fan Z, Chen Y, Ni J. Effects of different mylohyoid muscle stimulations on swallowing cortex excitability in healthy subjects. Behav Brain Res. 2024 Jul 26;470:115055. doi: 10.1016/j.bbr.2024.115055. Epub 2024 May 23. PMID: 38795846.
? 閱讀推薦: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