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國(909年-945年)
是五代十國之一,由河南人王審知在909年建立,他在唐末和兩位兄長加入軍閥轉戰福建。
926年,王延翰(王審知長子)稱大閩國王,927年,王延鈞殺兄奪位,933年稱帝,兩年后被兒子王繼鵬弒殺,可以說這期間閩地亂成一鍋粥了。
此后閩國是內亂不斷,立國雖然也短暫,但在歷史上具有獨特意義,加速了福建地區的開發。
唐朝末年,劉謙在嶺南的封州(廣東肇慶)任刺史,擁兵過萬。
劉謙死后,其長子劉隱繼承父職,任清海軍節度使(差不多管廣東、廣西和海南地區)。
907年,劉隱被后梁封為彭郡王,后改封為南平王和南海王。劉隱死后,其弟劉?{yǎn}繼位,917年劉?在番禺(廣州)稱帝。
原文賞析:
閩,
史略:王潮初為羣盜。光啟初轉掠入閩,尋陷泉州,詔授泉州刺史。景福二年入福州,取汀、建二州,詔授福建觀察使。潮遂據有全閩地。乾寧三年,又以福建為威武軍,授潮節度使。明年卒,弟審知嗣。
【譯文】唐末各地擅自割據的政權中,福建有閩國。
《史略》記載:王潮最初是群盜,光啟初年(885年)轉戰劫掠進入了福建,不久攻陷泉州,唐僖宗下詔任命他為泉州刺史。
景福二年(893年)王潮攻入福州,再奪汀、建二州,唐昭宗下詔任命他為福建觀察使。王潮就此占據整個福建地區。
乾寧三年(896年),唐朝又升福建為威武軍,任命王潮為節度使。第二年王潮去世,他的弟弟王審知繼位。
后唐同光三年子延翰嗣,天成初稱閩國王。未幾為其下所殺。弟延鈞代立,長興四年稱帝,國號閩。清泰二年,其下殺之,而立其子繼鵬。石晉天福三年,又為其下所殺,而立延鈞之兄延羲。明年,與建州刺史王延政相攻,八年延政亦僭稱帝,國號殷。
【譯文】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的兒子王延翰繼位,天成初年(926年)自稱閩國王。
王延翰看不起自己的兄弟,繼位才一個月,便將弟弟王延鈞貶為泉州刺史。后來王延鈞和王延稟聯手兵變干掉了王延翰。
王延鈞繼位后,在長興四年(933年)自稱為帝,國號閩。清泰二年(935年)王延鈞被兒子王繼鵬兵變重傷,宮女不忍見其受苦,遂殺死王延鈞。
后晉天福三年(938年)部下又殺死王繼鵬,擁立王延鈞的哥哥王延羲。第二年,王延羲與建州刺史王延政相互攻打,天福八年(943年)王延政也自稱為帝,國號殷。
九年,羲為其臣朱文進所殺,國亂,延政因舉兵攻文進,泉、漳、汀諸州皆降。開運二年下福州,盡有閩地。未幾,李仁達復叛,據福州,附于南唐,亦通于吳越。既而南唐攻建州,延政降,汀、泉、漳皆歸唐,福州為吳越所取。自潮至延政,傳六世,國亡。
【譯文】天福九年(944年),王羲(王延羲繼位后改名)被他的臣子朱文進所殺,王延政趁機發兵攻打朱文進,泉、漳、汀各州都歸降。
開運二年(945年)王延政攻下福州,全部占有福建地區。不久,李仁達又反叛,占據福州,依附于南唐,也與吳越通好。
后來南唐進攻建州,王延政投降,汀、泉、漳都歸南唐所有,福州被吳越奪取。從王潮到王延政,共傳六世亡國。
廣,
史略:乾寧初劉隱為封州刺史,三年以功為清海行軍司馬。天復初節度使徐彥若表隱代鎮軍府,天佑初朱全忠奏以隱為清海節度使。四年全忠篡位。朱梁開平二年,命隱兼領靜海節度使。三年,封南平王。乾化初卒,弟?嗣,尋取韶州,又取容管及高州,復并邕管諸州。
【譯文】唐末各地擅自割據的政權中,兩廣地區有南漢國。
乾寧初年(894年)劉隱擔任封州刺史,乾寧三年(896年)因功被封為清海行軍司馬。
天復初年(901年)節度使徐彥若上表奏請讓劉隱代替自己鎮守軍府,天佑初年(904年)朱溫上奏請求任命劉隱為清海節度使。
開平二年(908年),劉隱又兼任靜海節度使。開平三年(909年),被封為南平王。
乾化初年(911年)劉隱去世,他的弟弟劉?繼位,不久攻取韶州,再攻取容管和高州,合并邕管各州。
貞明二年稱帝,國號越,明年改稱漢。后唐長興初取交州。石晉天福七年子玢嗣,八年其弟洪熙殺而代之。漢干佑初攻楚,取賀、昭諸州。周廣順初馬氏為南唐所并,因乘間入桂州,尋盡取嶺南地。又北取郴州及連州。顯德五年,子嗣。
【譯文】貞明二年(916年)劉?自稱為帝,國號越,第二年改稱漢。后唐長興初年(930年)劉?攻取交州。
后晉天福七年(942年)劉?的兒子劉玢繼位,天福八年(943年)他的弟弟劉洪熙殺死劉玢繼位。
后漢乾佑初年(948年)南漢攻打楚國,攻取賀、昭諸州。后周廣順初年(951年)馬楚被南唐吞并,南漢趁機進入桂州,不久完全奪取嶺南地區。
南漢又向北攻取郴州及連州。顯德五年(958年)劉繼位。劉就是南漢的末代君主。
端倪解析:
閩國雖然存在時間不長,只有大約38年,如果從893年王潮攻占福州,任福建觀察使開始算起,王閩皇族統治福建共52年。
閩國在中國南方的歷史和文化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閩國的文化成就在五代十國中也算獨樹一幟了。
其散文、詩歌、書法等藝術形式都有獨特的風格和特點。閩南茶文化和陶瓷文化也是這個時候得到了持續的發展和傳承的。
閩國的經濟以種植業為主,其中水稻種植最為突出。同時閩國手工業在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給當地人民帶來了繁榮和財富。
閩國統治者喜愛度民為僧,導致“閩中多僧”的局面。949年,南唐李璟任命割據泉州的留從效為清源軍節度使,為閩南真正統治者。
南唐歸降北宋后,留從效亦請求歸屬,宋朝同意,但清源軍后經過留紹镃、張漢思與陳洪進等節度使或留后統治,持續割據閩南直到978年納土歸降,前后歷經29年。
南漢的商業氣息很濃郁,“嶺北行商至國都,必召示之夸其富”,“每見北人,盛夸嶺海之強”。“宋興,而吳蜀、江南、荊湖、南粵,皆號富強”。
這得益于南漢的高祖劉?在位期間,鼓勵商業和貿易,尤其是對外貿易得到一定的發展,廣州在南漢統治下,對外貿易規模雖不及盛唐,卻也持續不衰,外貿的結果,使南漢獲得豐厚的利益。
但是南漢政權在劉氏家族的統治下,經歷了長期的內部爭斗和外部侵略。南漢的國力,從高祖晚年至殤帝時代,一直保持著下滑趨勢。
南漢后主劉曾提出只要有人想當官,先得閹了做宦官,就是說不管你是不是宦官,要當官就要先閹。
在劉看來,百官們有家有室,有妻兒老小,肯定不能對皇上盡忠。這邏輯能力也是很“感人”。
這就導致劉時期南漢閹人最高達到二萬之多,朝政為宦官把持,甚至還出現宮女把持朝政的情況。
971年宋軍來攻,劉焚毀宮殿,用十幾艘船滿載金銀財寶和嬪妃,準備逃亡海外;
還沒來得及出發,船就被宦官與衛兵開走了,劉一臉懵圈,只好投降,南漢就此滅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