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講個常識,港幣的本質=美元,因為是固定的聯系匯率7.8。所以如果想對比美元和人民幣的購買力不用去美國,看看香港就行了。
現在香港普通人的收入是2萬多港幣,折合美元3000左右。那請問,如果想在北京實現和香港差不多的生活水平(房子除外),需要多少人民幣?
我認為是1萬左右差不多了,甚至可能更低點兒。在北京只要是沒有房租或房貸,那人均7/8000的中位數收入就能生活的很不錯了。
所以在我看來,美元的真實購買力不超過人民幣的3倍,最低甚至能到2.5倍左右。也就是說,如果在美國紐約掙稅后3000美元,基本等同于在北京掙稅后8000的(房子除外)。
肯定很多人說不服,因為人家一個月收入能買3/4部Iphone,而北京也就買一個多點兒,怎么解釋?
好解釋啊,國內買一個手機殼20塊錢算貴的了,美國則動輒20多美金,怎么解釋?或者我替你說吧,人家美國寶馬X7才6/7萬美元,兩年收入就買一輛。而中國的4S店則動輒百萬,北京普通人收入得十年才買一輛,怎么解釋?
也好解釋啊,北京收入7/8000的普通人,每個月能買兩輛三蹦子,兩年收入我能組個車隊。而這玩意兒在美國動輒幾千美元,他們幾年能組個車隊?
所以扯這些國家保護的工業品沒什么意義,要知道中國是工業品制造第一大國,大多數商品運到國外都比國內貴的,就因為他們開始保護民族工業了。而咱們也一樣,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純粹自由的市場,或者說是“達則自由貿易,貧則區域保護”,人性和經濟規律都是萬古不變的。
總之吧,在我看來,在北京7/8000人民幣的到手收入,就是能對標美國到手3000的美元,不服氣的話就自己去美國看看,或者先順路去香港走走就知道了……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共號,有房產相關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