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鳳凰網風財訊fengcaixun
作者 |婷婷王
“4年前我轉到這個店時就想,這兩塊荒地要是能建房子,至少得賣十二三萬一平吧!離黃浦江邊不到300米,地鐵商場就在門口,哪里好找這種起點的新房。”
中介胡滔猜測可能最多一年半載,就能看到北外灘再立起幾棟江景豪宅。他告訴鳳凰網風財訊,店里的消息是,新施工隊已經進場,要先拆除一棟5層老樓再做平整,拆建的腳手架和防護網都已經搭建好了。
(伊泰置業接手恒大北外灘地塊現狀 風財訊/攝)
?胡滔說的“兩塊荒地”,其實是2020年9月恒大集團以總價22.95億元競得的北外灘街道HK286A-03a、HK286A-03c號“歷史風貌保護舊改項目地塊”。2023年光大興隴信托取得該項目的全部權益后,不到15天,就將30%股權轉讓予內蒙古伊泰集團的子公司伊泰置業(上海)有限責任公司。
2024年10月29日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正式披露,上述兩宗地塊項目由伊泰集團和光大興隴信托啟動聯合開發。
鳳凰網風財訊在現場看到,地塊工地大門處的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公示圖是今年10月21日新貼的。公示圖顯示,項目容積率約4.03,低于北外灘核心區其它非別墅的改善住宅。
例如祥生地產暴雷后續建的虹口源·717,以及海泰北外灘的容積率都在4.47以上。由于二者在售均價在13.8萬元/平-14.5萬元/平,伊泰置業項目售價預計至少在該地塊樓板價(約5.1萬元/平)的2.5倍以上。
(地塊工地外張貼最新方案圖 風財訊/攝)
“就算按照當年競地和稅費成本的30%算,伊泰參與項目至少也投入了10億,后續開發經營還得再投十幾個億。只不過這些對他們來說,是小錢。”
一位國際機構的大宗交易負責人告訴鳳凰網風財訊,今年前九個月以能源、工業背景為主的公司在上海買樓買項目就已經投入了近500億元。
“尤其煤企在這一輪周期里賺得多,銀行授信也高,融資規模明顯上升,個個手握巨資。以他們盯投優質資產的陣勢,很難不說一聲豪橫。”該負責人感嘆。
“豪橫伊泰”頻頻數十億出手
伊泰置業另類“捍衛頂豪榮耀”
豪橫的感嘆,并非空穴來風。
以煤炭業務起家的內蒙古伊泰集團,擁有國內最大的民營煤炭企業“伊泰煤炭”,這也是其煤炭主業的B股上市平臺。
鳳凰網風財訊注意到,今年10月10日伊泰煤炭發布公告稱,已完成向股東分紅29.29億元。“超預期分紅”這是小股東們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給出的評價。
就在一年前,煤炭企業因不滿H股平臺融資空間,“反手”就耗資超過50億,溢價50%邀約回購了公司的所有H股。
“土豪劇情”總是那么相似。2021年伊泰煤炭一出手就是26億元自有資金,全部購回公司僅存的三期債券,至此該公司從債券市場暫時離場。
收購公司似乎也不手軟。近期資本市場傳出,伊泰煤炭將收購億利潔能股份并整合其煤電資源(官方未作確認)。2017年伊泰煤炭曾以38.24億元收購了紅慶河煤礦項目的運營商伊泰廣聯。
實際上,在房地產領域伊泰也“豪以貫之”。
伊泰置業是伊泰集團旗下的地產公司,具有房地產開發二級資質,在內蒙古、四川、海南、北京、河北、新疆等省市均有項目布局;持有10家全資子公司、2家控股子公司并參股了“中城聯盟”(1999年成立頗具影響力的房地產行業聯盟)。
鳳凰網風財訊注意到,入股原恒大上海北外灘地塊,并非伊泰置業第一次“接盤恒大”。2022年伊泰置業曾豪擲11億拿下呼和浩特主城區189畝土地,該地綁定“恒大悅府一期及三期”的復工和保交樓任務目標。
新房之外,伊泰置業早期在成都開發的伊泰天驕項目至今在二手房市場也依然“豪橫”,除了此前盛傳蕭敬騰買了一套房子;今年10月該盤一套500㎡頂躍成交單價高達9.3萬/平,也引起熱議。
而關于伊泰天驕,成都地產圈時常還會聊起其舉辦的“捍衛成都頂豪榮耀——2022中秋核酸檢查盛典”,彼時一群業主身穿各異禮服等檢測核酸的照片傳遍網絡。
創始人父子“突發辭職”
張雙旺的傳奇與疑云
“黑金”歸來,煤炭行業經過2008年以來近十年的洗禮后,2019年前后回到上升周期,乘上了全球能源價格暴漲的東風。
這一過程中,伊泰集團一直較穩,營收規模持續在內蒙古居于前列。不過,這家“東風”里的大型民營企業,創始人父子卻退出突然。
(伊泰集團創始人張雙旺<右>與兒子張東海<左>)
鳳凰網風財訊注意到,天眼查顯示,伊泰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已在8月變更為劉春林,該重要職位原為伊泰集團創始人張雙旺之子張東海。
資料顯示,張東海1992年畢業于北京農墾管理干部學院,不過其1990年就開始進入伊泰集團,先后經歷多個崗位,2006年兼任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2016年,接任父親張雙旺的伊泰集團董事長職位。
彼時張雙旺的辭任,因重大且意料之外,一度引發市場熱議。甚至資本圈一度傳言,張雙旺要去美國。不過對此伊泰方面未給予任何表態和回應。
回溯張雙旺創立伊泰的歷程,據鄂爾多斯發布報道,1988年春天張雙旺辭去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鄉鎮企業處副處長的職務,帶著21名行政超編人員走出政府機關,創辦了伊盟鄉鎮企業公司主營煤炭,1989年更名為伊克昭盟煤炭公司,即伊泰集團的前身。
1989年,一位不同尋常的政客調任到了伊克昭盟擔任副盟長,他便是后世稱為“內蒙古第一貪”的云公民。據新京報政事兒報道,云公民自伊克昭盟副盟長之位一路升遷至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期間伊克昭盟各項經濟指標連續4年增速超過20%,同期內蒙的平均增速為7%左右,學術界驚呼為“鄂爾多斯經濟跨越現象”。
這背后伴隨伊克昭盟的大規模國企重組,所有國有中小企業除部分重組為伊克昭盟煤炭公司(伊泰集團)、伊克昭盟化學工業集團(伊化集團)、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外,其余全部轉為民營企業。
(張雙旺組建鄉鎮企業時期合同影像,圖源水印)
雖然身為民營企業,但受到的支持絲毫不遜國企。經過數十年經營,伊泰集團已經成為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骨干企業之一,并布局鐵路、煤化工、房地產開發、現代農牧業等產業。
張雙旺也曾登頂“內蒙古首富”,2024年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張雙旺與兒子張東海再度一起上榜,財富達170億元。
如今,雖然父子二人均退出了伊泰集團的“一把交椅位”,但伊泰集團股權結構并未發生變化。天眼查顯示,張雙旺依然為實際控制人,其持有伊泰集團控股股東“內蒙古伊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伊泰投資)37.54%股份,張東海持股3.78%,分別為第一和第二大股東。
不過對于伊泰集團法人的悄然變更、張東海退出管理層、伊泰置業的投資和開發計劃等問題,風財訊致電伊泰尋求解答,截至發稿該方面未有回復。
延伸閱讀:《“總價十位數”難擋土豪涌入 這類物業賣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