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
關注讀書狗子
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這是后人對一代詞帝、南唐后主、亡國之君李煜的評價,作為君王昏聵無能,亡國被俘,幽禁三年,終被賜死;作為詞人,李煜確實是個名傳千古的才子,單單填詞方面的成就就足以千古稱“帝”。
其實歷史上有不少亡國之君與李煜相似,比如南陳后主陳叔寶、隋煬帝楊廣、唐昭宗李曄、后蜀末帝孟昶等等,都是才華橫溢的才子,卻因治國無能終致亡國。而最像李煜的莫過于北宋的亡國之君宋徽宗趙佶。
據傳,宋徽宗的父親神宗曾在宮中觀賞南唐后主李煜的畫像,隨后就有了麟兒。宋徽宗出生時,神宗夢見后主來謁。徽宗出生后,文采風流,勝過李煜百倍,坊間都傳言他是李煜轉世投胎。
宋徽宗最杰出的才能就是筆墨丹青,堪稱書畫雙絕,書法自創瘦金體,繪畫則是工筆畫的創始人,其書畫都達到極高的境界,成就足以名垂千古。除此之外,他還精通音律,作詩填詞都不在話下,且詩詞俱佳,在文學史上也是一流。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便是宋徽宗趙佶的一首亡國詞——《宴山亭》:
宴山亭
北宋·趙佶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閑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宋徽宗雖然才華絕世,但卻耽于享樂,治國無能,最終導致靖康之難,北宋亡國,徽宗與其子欽宗都被金人所俘。這首詞就是徽宗被俘北上途中所作,是一首亡國哀詞,同時此詞也是宋徽宗唯一入選《宋詞三百首》的詞作,是《宋詞三百首》的開篇詞。
宋徽宗精通工筆繪畫,而其作詞也仿佛有繪畫的筆觸,描摹景物細膩傳神。此詞上闋描寫北行途中所見的杏花,描繪起形態如裁剪的冰衣、色澤如胭脂暈染,精美絕倫。以擬人的手法表現杏花之美“羞殺蕊珠宮女”。緊接著筆鋒突轉,描寫杏花被風雨摧殘后的景象,嘆春暮風雨無情,引發自身遭遇的感慨和聯想。杏花凋零,如同自己被俘淪落,空有“愁苦”“凄涼”和“故國不堪回首”的慨嘆。
下闋從杏花的遭遇暗示詞人的境遇,由燕子雙飛從南方歸來,觸發詞人離恨。詞人希望托付燕兒寄去重重離恨,然而燕子怎么能夠領會和傳達自己的千言萬語?真個傾訴無人!緊接著嘆息自己亡國被俘后北上,路途遙遠,艱難跋涉,再也見不到昔日故宮了。一句“除夢里、有時曾去”只能從夢中回到故國故宮慰藉稍許,然而絕望的是“和夢也新來不做”,連夢都做不成,可謂哀痛至極,肝腸斷絕了。
從杏花寫起,以雙燕觸離恨,層層遞進,上闋花易凋零一層、風雨摧殘一層、院落無人一層,愈轉愈深,愈深愈痛;下闋燕子不會人言語一層、望不見故宮一層、夢里思量一層、和夢不做又一層,且問且嘆,如泣如訴。亡國之音哀以思,此詞真有后主遺風。
只不過詞人宋徽宗趙佶的結局可比南唐后主李煜,同樣是被俘北上,李煜被囚禁兩年就被賜毒酒鴆死。而宋徽宗趙佶不僅自己被俘,皇室后宮的妃嬪公主盡皆被俘成為金人的玩物。而宋徽宗被俘后也受盡凌辱,最后備受折磨而死,死后還遭后世唾罵,比南唐后主李煜凄慘太多。
↓↓↓更多唐風宋韻,關注讀書狗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