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永林
70年代,人民銀行修理記賬機的學員在認真聽講
追溯上海近代銀行的機械器具,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當時,不少實力較強的銀行,如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為求辦事上敏捷計,設置各種機器,如儲蓄存款部之記賬機,會計室之輸關傳票機等,皆為增進辦事效能而求處理之迅捷者。凡此皆為本行服務社會而設備者出?!苯y行機具基本上分為兩大類:一類為計算功能的,一類為清點功能的。計算功能的主要有:記賬機、儲蓄計算器、出納計數器等。清點功能的主要有:點鈔機、扎鈔機、硬幣清點器等。其它還有一些有關辦公事務類的,如裝訂傳票打洞機等。
計算功能方面,記賬機最早使用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當時上海的一些大銀行從美國引進,據說每臺三千美金。其中有代表性的為國民牌和裴羅氏牌,均為美國生產。這類記賬機屬機械性的,制造相當精密,有的還附英文打字機。它有記賬、計算(只有加減沒有乘除)功能。整體有鐵制支架,高約90厘米,四腳有輪子,便于移動。記賬時先插進統一規格的賬頁,根據收付方數目按鍵盤數字,操作如打字。數十筆上百筆收付,余額可以馬上結出,從而大大提高了記賬效率。這種記賬機從老銀行沿用到人民銀行,當時每個區辦事處下屬分理處只有二、三臺,數量已很少,一直沿用到八十年代初。七十年代后期我國從東德意大利引進了一批電子記賬機,其體積更輕巧,使用更靈活方便。以上這些記賬機都是銀行結算企業來往賬目用。翻打大量傳票金額還是靠人工算盤操作。
計息器誕生前,銀行都是通過打算盤來計數
在儲蓄業務上,計算利息較為復雜。以前都是靠人工打算盤硬算,不僅慢,而且容易出錯。七十年代后期,銀行工具廠制造了一種儲蓄計息器,只要輸入金額、日期、利率,馬上就可得出利息數,提高了計息效率。
商店、企業到銀行解款,銀行出納人員除了要清點大量現金,還要結算現金收款數,七八十年代又出現了一種出納計數器,省卻了出納人員記賬及打算盤計數。
清點功能方面,點鈔機是銀行最為普遍使用的機具。銀行每天進出大量現金,清點和整理鈔票是一項較為費時費力的勞動。數十年來,大量點鈔都是手工操作。這也是銀行職員最基本的“基本功”。進銀行的員工首先都要練點鈔票,由此點鈔的指法也有了發展,有手翻式、手壓式、手持式、扇面式等等。但手工點鈔畢竟效率不高。1959年,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工具廠試制了我國第一臺點鈔機。這臺點鈔機可不象現在那樣小巧玲瓏,它基本上用木料制成,體身近一米長,像部搖面機。這當然是試制品。正式使用的點鈔機就縮小了體積,金屬外殼。點票利用感光原理,計數顯示起初是時鐘式的,一圈共一百格,每過一張,指針走一格。后來改為液晶顯示。
銀行工作人員在使用電動扎鈔機
扎捆鈔票也一直用手工的。1959年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工具廠生產了一種杠桿式扎鈔機,鐵制支架高約110厘米。銀行整理鈔票一般是每百張為一把,用紙條扎緊,十把一捆放在扎鈔機上,利用杠桿原理將鈔票壓緊,用繩子扎牢,松開機器抓子,然后貼上標簽。這種扎鈔機要靠人力來壓,也較費力,后來改用齒輪式,體積縮小,可放在臺上。這種利用“省力不省距離”的原理,也有缺陷,后又改用液式、電動式。而現在的扎鈔機已不是名符其實的“扎”鈔了,而是真空塑封了。
硬幣清點器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工具。一般大小在15x10厘米,大多方盤式樣。將硬幣放入,一推移,即根據硬幣的厚度分成10格,每格放滿就是一個“5”的整數。還有的是長條形式樣,將硬幣放入條內,用手柄一轉,硬幣即分成10格。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多銀行機械機具都已淘汰?,F在銀行都已電腦聯網,記賬、計算實現自動化。點鈔、扎鈔機具也變得更為輕巧、方便了。要了解過去的銀行機具,就只能到銀行博物館去領略它們當年的風采了。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官方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