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上海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軍事沖突。最著名的是由“八一三事變”引發的“淞滬戰役”。
但是,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在“淞滬會戰”之前,日本侵略者對上海曾爆發過軍事侵略,即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讓我們聊聊這場事變是如何爆發的。
日本侵略中國有一個非常精密的計劃。“九一八事變”發生的五個月后“一二八事變”就爆發了。
間隔時間短但絕非偶然,因為日本發動“一二八事變”的最大目的是為了策應“九一八事變”。
通過“九一八事變”,日本占領了中國東北,支持偽滿洲政權,國際社會對日本的狼子野心和囂張采取了行動。
有一段時間,所有國際各方都將輿論指向日本。日本迫切需要一場假戰爭作為掩護,以轉移國際社會對東北地區的注意力。
從而加快對東北地區的鎮壓與合并,為下一個計劃做好準備,日本侵略者就是如此險惡。
為了使局勢達到預期效果,1月13日下午,川島芳子煽動日蓮宗的兩名和尚和三名信徒在上海公共租界東區的一家工廠鬧事。
當時,一些工人正在工廠里操練,被煽動的五名日本志愿者站在工廠外嘲笑并投擲石塊來激怒訓練的工人。
被侮辱的工人沖出工廠與五名日本人激烈爭吵,但志愿者們從未想到,陰險狡詐的川島芳子已經安排了幾個暴徒混入工廠。
在與日本的沖突中,幾名暴徒突然襲擊日本人,結果造成五名日本人,一人重傷,一人死亡。
事后,日本立即指責中國工人蓄意殺害日本僧侶。1月20日凌晨2點左右,數十名日本僑民趁夜色來到事發地三友實業工廠放火焚燒。
上海公局派出滅火的幾名工作人員遭到日本人襲擊,一人當場被砍死,另外兩人受重傷。
縱火事件發生當天下午,日軍煽動1000多名日本國民上街游行,并前往日本海陸戰司令部要求日軍進行干預。
一路上游行隊伍不時襲擊和搶劫路邊的華人商店。隨后,日本國防部提出了四點不合理的要求:
一是上海市長對日本僧侶事件公開道歉;二是抓捕并懲處肇事者;三是為受害者提供經濟補償;四是取締和解散上海的一切抗日組織和團體。
應日僑的要求,日軍打著保護日本國民的旗號,在上海集結了24艘軍艦、40多架飛機、1830多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和4000名左右的武裝日僑。
至此日本已經完成了發動“一二八事變”的準備工作,那么國民黨政府在日本積極準備“一二八事變”的過程中做了什么呢?
事實上,當日本開始在上海搗亂時,國民黨決策層已經在研究日本的戰略意圖。
經過幾位國民黨官員的仔細分析和討論,他們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日本將要占領上海和南京,并入侵全國”。
消息傳開后震驚了整個國民黨政府。戰爭臨近,蔣介石等人認為國家內部不穩定,無力抗衡日寇,所以盡量避免沖突。
于是他命令駐扎在上海的第十九路軍撤退,并命令憲兵第六團駐守上海。當時蔡廷楷上將任第十九路軍軍長,蔣光鼐上將擔任總指揮。
當“九一八事變”的消息傳來時,他們兩人都對東北駐軍一槍不開主動放棄沈陽城感到非常憤怒,立即率領三萬名第十九路軍士兵宣誓抗日。
一九四二年二月呂義強干部密謀集體辭職,以國民身份組織義勇軍奔赴東北。沒想到約定的日期還沒有到,日軍已經對上海步步緊逼了。
正當蔡蔣兩人準備要大干一場時,國民黨政府發來的消息是:“領軍撤退,能不打就不打”。兩人倍感失望,但又不得不這么做。
1月28日下午3時,上海市長吳鐵成同意日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這次輪到日方傻了,因為國民黨政府的妥協速度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他們不得不對上海的妥協表示滿意,并以保護華僑為由要求第十九路軍立即撤出上海閘北地區。
此時日軍已經摸不清國民黨政府的底線,擔心再次同意日軍的要求會失去發動戰爭的借口。
便沒有等上海方面的回復,就向閘北地區發起進攻,“一二八事變”正式爆發。
事實上,當日本軍隊發動進攻時,第十九路軍正在撤軍,不是因為日方的最后通牒,而是因為蔣介石政府已經安排了撤軍。
第十九路軍見日軍行兇,立即停止撤退,與前來調防的憲兵第六團一道英勇地對抗日軍。
蔣介石于1月29日正式命令第十九路軍守衛上海。這時,第十九路軍的士兵已經和日軍血拼多時了。
戰后,蔣介石對第十九路軍在自己命令之前的抗日行為表示不滿。蔣介石聽說日軍開始進攻上海時嚇得大驚失色。
他認為,一旦上海淪陷,南京將會是下一個,便命令遷都洛陽。此前,國民黨軍隊不開一槍丟了整個東北。
如果現在仍不做出抵抗便會失去南方,那可就把老臉都丟盡了。種種形勢所逼,國民黨政府不得不支援前線部隊,這才名正言順地對抗日寇。
以上便是“一二八事變”爆發的全過程。這一行動對日本來說輸贏根本無關緊要。只要達到了吸引國際關注的目的就算成功了。
對于國民黨政府“能不打就不打的態度”您想說什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期待您的關注,下期更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