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Osman Bey
編輯丨歷史國編輯部
人們在生活中,求神拜佛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尋求一種精神與心靈上的慰藉,還祈禱個風調雨順,或是升官發財。然而在古代中國,有一位邪神,傳說熱衷于勾引有夫之婦,卻受到民間的敬仰,香火從未斷過。這是為何?我們來一探究竟。
南宋末年,一位叫洪邁的官員,寫了一部《夷堅志》,有很多鬼故事,與后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類似,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位叫劉庠的商販,十分幸運地娶了美貌的鄭氏為妻,本來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奈何,情場得意,商場失意,劉庠生意做得不太好,就長期與一幫狐朋狗友在外借酒消愁與賭博度日,就這樣,觥籌交錯之間,把家中的嬌妻給冷落了。
鄭氏對丈夫逐漸生出了怨懟之情。一日她忽然發燒,雖然幾天后稍有好轉,但她仍然獨自坐在臥房之中,睜著眼卻一句話不說,每當她的丈夫想要靠近時,她就會對其怒目而視、冷嘲熱諷。劉庠變得更加沮喪,徹底離家遠去。鄭氏則將自己關在屋里,不再見客。但是劉家人從屋外常常可以聽到她似乎在和誰竊竊私語。于是在墻上挖了一個孔對她進行窺視,但除了鄭氏之外,未曾發現任何人。
一段時間之后,劉庠回到了家中,他發現家中多了很多綾羅綢緞與金銀財寶。他問妻子從哪里得來了這些財物,妻子如實回答:最近數月,每到更深時分便會有一自稱五郎君的青年前來與她共寢,這些財物是五郎君送給她。所謂春宵一刻值千金,這么聽來,這是一個西門大官人邂逅潘金蓮的故事,鄭氏之所以敢大大方方地給老公戴上綠帽子,只是因為這個五郎君,可不是一般的西門慶,哪怕是武松天傷星歸位,也未必奈何得了五郎君。
這位五郎君,有一個更為顯赫的名字——五通神!這是一位神通廣大,化身多樣,以淫蕩為樂,又深受江南百姓喜愛的邪神。
上面這個故事還沒有講完,劉庠是戴了綠帽子,但是畢竟有一筆飛來橫財呀,也就接受這個現實了,也沒有責備妻子。不久之后,這個五郎君現身了,告訴劉庠,這些金銀財寶,是給他的,以后還可以滿足他的愿望,條件是,必須搬出去,以后不得再與妻子往來。
在利益誘惑之下,劉庠同意了,搬出去另外尋找一個住處。并且給五郎君,蓋了一座廟,每日供奉香火。這五郎君做人也是厚道,不忍心看劉庠光棍一輩子,不久之后,給他另尋了個妻子。
可是不知是劉庠歷經了風波,身心出了問題還是怎么回事,一直沒法讓妻子懷上孩子,于是又來到五郎君的廟里禱告,尋求幫助。五郎君直接去偷了地方官西元帥的第九個兒子,幫助他延續香火。西元帥丟了兒子,只得張貼告示懸賞尋找。
劉庠的一位女鄰居,恰好看到了這個孩子,便去舉報了領賞,劉庠夫婦就此被抓起來,關入大牢,前妻鄭氏也受到了牽連,一同關了進去。五郎君得知,勃然大怒,率領鬼兵,打開了獄門,幾番戰斗之后,還放了鬼火,點燃西元帥的府邸,無人能夠靠近救火。
西元帥最后只得向五郎君服軟,答應放了幾人,并且允許人們繼續在五通廟中祭拜他,五郎君這才作罷。故事的結局是五郎君和鄭氏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故事中,和五通神有交集的人結局算好的,在其他的故事中,經常出現的橋段是五通神霸占了人的妻子,一番云雨過后,留下一大筆財富,隨后揚長而去,不久之后,那戶人家的妻子患病身死,財富也不翼而飛,為了避免五通神再帶來瘟疫疾病,人們不得不繼續祭拜。這些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反映的確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江南地區百姓熱衷于祭拜五通邪神,官員屢禁不止,縱然搗毀神廟,五通香火,也是春風吹又生。
其實啊,五通神身上的邪性,并未讓人反感,反而在祭奠之中,得以留存,這是為何呢?
10世紀以來江南地區出現的五通神崇拜,主要出自三個原因:
第一,北方士人對江南地區的畏懼,這幾個世紀以來,經濟重心難移正在逐漸完成,但山林與瘴氣,還是讓北方來的人,心存畏懼,加上水土不服,疾病纏身,便認為這是邪神作祟,便認為山林之中,存在著五通這樣的神鬼。
第二,眾所周知,宋朝開始,尤其是江南地區,商品經濟越發發達,做生意賺得盆滿缽滿或者一夜之間傾家蕩產,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這對一些世代務農的人來說,財富觀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很容易聯想到某種不可抗力因素或是運數,影響著自己的財富與人生,便聯想到了同邪神做交易,用一些所謂的命運,去換取財富。
第三,宋元之后,理學思想開始深入鄉間,貞潔牌坊之類的東西,也開始拔地而起,在有些地方,甚至成為了官員考核的標準。這種形式之下的包辦婚姻,對人尤其是女性的精神沖擊有多大可想而知。這樣一來,五通神的存在,成了雙方都可以加以利用的借口。女子在夫家遭受不公待遇,郁郁而終,夫家可將其歸咎為五通神索命。是這樣的話,也必須采取一些后續的祭拜措施,祈求五通神給予一些寬恕與恩賜,別再降下更大的災禍。抑或是女子對婚姻不滿,尋求肉體歡愉,也可歸于五通神所為,上面所提的鄭氏,正是如此。這樣既可以避免東窗事發后,事情鬧大,萬一今后家中有什么順遂之事,也可歸于五通神淫人妻子之后,所發慈悲。
我這里一直沒說五通神長啥樣,因為他們本就形態各異,可以是文弱書生形象,也可是血染疆場的武將,抑或是鷹頭馬面,站立手持兵刃的鬼怪形象。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對民間信仰極為苛刻,幾乎摧毀了一切正統宗教之外的民間信仰場所,然而,五通神廟卻又卷土重來。傳說朱元璋一日夢見了陣亡的兄弟們,祈求給他們蓋一座廟超度,不久之后,民間以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的將士為原型,又建起了一座座廟,這些將士們化身的神,同樣具備五通神的屬性。
其實,《神探狄仁杰》第三部里面的黑衣社,民間祭拜黑衣天王,靈感就是來源于對五通神一類的邪神崇拜。官方把這種正統體系之外的民間信仰,統稱為淫祠。狄仁杰主政地方期間,搗毀大量淫祠,黑衣社的故事,就是源于此。
此時仔細看看上述的故事,會發現這些邪神和他們的信仰者所作所為,幾乎是沒有任何道德可言的,如果不加以限制,官府對地方構建的秩序與教化,都會受到極大的損害。
那為什么五通神這樣的邪神,在民間屢禁不止呢?道理也很簡單,不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吧。為生存或是為七情六欲,總得找尋一個合適的寄托或是心理的安慰,同時也是一種敬畏之心,所獲所得,皆有代價,關鍵看自己的取舍了。非王公貴族子弟,管不了那么多仁義禮智信。
可以說,邪神的崇拜,是理解數百年來鄉土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這里多提一嘴,今天我們喜歡拜的財神爺,在幾百年前,就是五通神,帶有著魔鬼一般的邪性,隨著人們總體金錢觀的變化,能夠普遍接受一夜暴富或是大起大落,財神這才有一個合理的敘事,被點化,去除了五通神遺留下來的邪性,成為了正面形象,這也是個有意思的故事,下次寫寫。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