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學習園地 |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行政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

0
分享至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

行政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

——2024年11月5日

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應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根據本次會議安排,我代表最高人民檢察院報告人民檢察院行政檢察工作情況,請審議。

行政檢察是人民檢察院法定職責之一,依照憲法法律規定,主要承擔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對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發現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的依照法律規定制發檢察建議等督促其糾正,對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后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案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意見等職責。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門強調“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全面深化行政檢察監督”,為加強行政檢察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各級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持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檢察實踐,依法履行行政檢察職責,促進公正司法、推進依法行政,自覺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貢獻行政檢察力量。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伴隨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適應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更高需求,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議,確立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基本格局,全面履行各項法律監督職責。2018年1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設立行政檢察廳專司行政檢察職責,31個省區市檢察院和有條件的地市級檢察院逐步單設行政檢察機構,行政檢察工作進入發展快車道。2019年至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行政檢察監督案件47.9萬件,是前五年的2.6倍。今年1月至9月共辦理行政檢察監督案件15.9萬件,其中行政訴訟監督案件5萬件、行政違法行為監督案件1.4萬件、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反向銜接案件9.5萬件。





(一)強化訴訟監督,促進公正司法。 行政訴訟監督是行政檢察工作的重心。檢察機關全面貫徹行政訴訟法,依法對行政訴訟和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維護司法公正。強化行政生效裁判監督。近年來,當事人不服法院行政生效裁判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案件明顯增加。2019年至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件8.7萬件,是前五年的2.9倍,年均上升22%;今年前九個月受理1.8萬件,同比基本持平。2023年以來,一半以上省級檢察院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件數量超過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檢察機關依法全面審查、加強調查核實,對認為確有錯誤的行政生效裁判,以抗訴、再審檢察建議監督法院啟動再審;對認為裁判正確的,依法作出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維護裁判公信力,同步做好釋法說理工作。2019年1月至今年9月,依法提出抗訴、再審檢察建議2781件,法院已審結1393件,其中改判、發回重審、調解及和解撤訴1041件,改變率74.7%。最高人民檢察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訴59件,法院已審結28件,改變率89.3%。某公司員工下班后被指派送貨,發生單方交通事故致殘,未被認定工傷,訴訟、申訴8年,湖北省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接續抗訴終獲改判。強化行政審判活動監督。堅持生效裁判監督與審判活動監督并重,既維護實體公正又維護程序公正。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對法院立案不當、適用審判程序錯誤、超期審理、違法采取保全措施或強制措施、違法送達等問題,提出檢察建議5.4萬件,采納率99%。對審判活動中的共性問題開展類案監督5814件。某法院違反立案和審理分立原則,由行政審判庭法官直接裁定不予立案,湖南檢察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監督糾正“以審定立、不審不立”問題,保障公民有效行使訴權。強化行政執行活動監督。依法執行是公正司法的“最后一公里”。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對法院消極執行、違法執行等問題,提出檢察建議10.1萬件,采納率97.7%;對行政機關怠于履行、拒絕履行法院裁判等問題,提出檢察建議5.1萬件,采納率98.9%。某鎮政府與當事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未能按期履行,當事人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判決繼續履行協議并支付安置費。當事人領取安置費后,鎮政府仍未按要求交付房屋并產生新的安置費,當事人申請恢復執行,法院不予受理。山東檢察機關受理監督申請后,認為執行內容尚未履行完畢,應予恢復執行,同時查明另有53戶同類情況,遂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全部執行到位。加強行政非訴執行監督,對行政相對人拒不履行義務,行政機關怠于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以及法院未及時受理、不規范執行等問題,提出檢察建議15萬件,采納率98.8%。


(二)立足檢察職能,促進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嚴格執法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內容。檢察機關堅持寓監督于支持,積極履職促進嚴格執法、依法行政。依法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規定:“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的行為,應該督促其糾正。”2021年,《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強調,檢察機關“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發現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制發檢察建議等督促其糾正”。今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關于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行政訴訟監督職責中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工作的意見》,進一步規范行政違法行為監督的范圍、方式和程序,嚴格依照法定職責履職,重點加大對亂作為、不作為這一類“事”和“行為”的監督,對發現的公職人員違紀違法線索移送紀檢監察機關處理。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對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發現的行政行為在事實認定、證據收集、適用法律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依法提出檢察建議7.4萬件。某農場工人發現養老金較本單位同齡退休人員每月少上千元,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重新核算未獲支持,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因超過起訴期限被駁回。遼寧檢察機關受理監督申請后,審查認為法院駁回起訴并無不當,但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國家、省級層面先后明確補繳參保之前的養老保險即可連續計算工齡的情況下,仍自行設定補繳期限,要求超期未繳的承諾放棄工齡,與國家規定不一致,損害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據此作出的行政行為違法。遂提出檢察建議,督促重新核算、補發相關人員養老金。深入開展強制隔離戒毒檢察監督試點。貫徹黨中央關于完善行政強制措施司法監督的要求,2022年3月與司法部聯合部署開展強制隔離戒毒檢察監督試點,各省級檢察院與司法行政機關共建監督協作機制,促進戒毒工作依法開展。聚焦戒毒人員所外就醫、戒毒解除等重點環節,提出檢察建議3562件。推動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雙向銜接。2023年制定構建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制度11條意見,加強與其他執法司法機關協作配合,推動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雙向閉環、無縫銜接。2023年以來,依法督促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8272件,起訴行政執法人員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犯罪1473人,防止以罰代刑;對被不起訴人應受行政處罰的提出檢察意見22.7萬人,防止當罰不罰。



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2017年,行政訴訟法修改,正式賦予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職責。這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標識性概念、原創性成果,是強化檢察機關法律監督、促進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的重要制度設計。2017年7月至今年9月,檢察機關對相關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77.8萬件,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回復整改率98.8%;行政機關仍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向法院提起訴訟5931件,99.5%得到裁判支持。某古城墻遺址大部分城墻坍塌損毀,保護區域被違法占用。河北檢察機關向負有文物保護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采取有效保護措施。行政機關制定的整改方案未實際執行到位,檢察機關依法提起訴訟,訴請確認怠于履職行為違法、責令繼續履行保護職責,獲法院判決支持。檢察機關跟進監督,推動行政機關及時清理整治違法建筑及設施,申請專項資金用于遺址修繕,進一步完善長效監管保護機制。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呈現出鮮明的監督性質和治理特點,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益司法保護制度。

(三)主動融入大局,服務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的中心工作推動到哪里,檢察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切實找準行政檢察履職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以法治力量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2023年以來,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開展“檢察護企”、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等專項行動,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聚焦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監管執法等重點領域,辦理涉企行政檢察監督案件4.3萬件,實質性化解涉企行政爭議5889件。某法院經行政機關申請,查封某公司名下估值60億余元的25宗土地使用權,明顯超過應繳納款項數額。海南檢察機關受理監督申請后,依法督促解除超額查封的估值約33億元的17宗土地使用權。實踐中,“過罰不當”時有出現,影響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感受。內蒙古、江蘇、福建等地檢察機關結合辦理行政訴訟監督案件,推動相關部門統一規范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等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處罰標準。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出臺檢察機關辦理知識產權案件45條舉措,依法辦理知識產權行政檢察監督案件。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對“蒙娜麗莎”商標爭議等案件提出抗訴,法院再審予以改判,促進統一商標授權確權領域行政標準和司法標準。加強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加強涉環境污染處罰、占地規劃許可、土地征收等領域行政檢察監督。某公司違法排放大氣污染物且拒不執行行政處罰決定,生態環境部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以該公司否認收到行政處罰決定為由,裁定不予強制執行。山東檢察機關開展調查核實,查明該公司確已收到相關行政處罰決定,遂監督法院依法強制執行到位,同時還發現其他企業存在類似環境違法情形未被處罰,以檢察建議督促生態環境部門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與自然資源部共建行政檢察和行政執法銜接機制,推動31個省區市同步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等機制。依法守護耕地紅線,2021年起常態化開展土地執法查處領域行政非訴執行監督,辦理相關案件4.1萬件,涉及土地面積40.1萬畝。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結合辦案發布行政檢察白皮書,向相關部門提出檢察建議,促進改進工作、完善制度,從源頭上減少同類案件發生。一當事人因購買的房屋未完成竣工驗收備案,向當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提出備案申請未獲支持,先后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民事訴訟均被駁回。廣東檢察機關受理監督申請后,查明建設單位應在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及時報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備案,該部門對建設單位未及時報請備案負有監管責任。同時發現,當地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落實不到位問題具有普遍性,遂向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提出檢察建議,并專題通報相關執法司法機關,督促全面規范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工作。

(四)踐行人民至上,做實檢察為民。 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做實人民群眾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暢通群眾申訴救濟渠道。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檢察信訪工作法治化,深化落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完善“一站式”12309檢察服務中心建設,暢通網絡、來信、來電、來訪等申訴渠道。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共接收行政申訴類信訪39萬件,在七日內告知“收到了、誰在辦”,三個月內答復案件辦理進展或結果。制定行政檢察監督案件聽證工作指引,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開展聽證,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等參與評議,努力做到“事心雙解”。依法規范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樹牢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理念,協同法院、行政機關等依法化解進入檢察環節的行政申訴。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及相關部委協同構建行政爭議預防與實質化解“3+N”工作機制,推動統一執法司法標準,凝聚工作合力。2019年1月至今年9月,綜合運用監督糾正、促成和解、公開聽證、司法救助、釋法說理等方式,在辦理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件中推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1.9萬件,其中爭議十年以上的3259件。某未成年人出生醫學證明被他人冒領,直到12周歲仍然無法落戶。其父多次到醫院、衛生健康等部門申請換發未獲支持;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因超過五年起訴期限裁定不予立案。云南檢察機關依職權監督,確認案涉出生醫學證明登記錯誤,依法提出檢察建議,督促醫院予以換發,推動解決兩個孩子的落戶、上學等問題。姚某與“莫某”登記結婚,次日“莫某”攜彩禮失蹤。姚某以被騙婚向公安機關報案,因證據不足未予立案;向民政局申請撤銷婚姻登記,因無脅迫情形不予受理;以莫某為被告先后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申請宣告婚姻無效,因莫某系被他人冒名、與姚某并無婚姻登記,均未獲支持;以民政局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申請撤銷婚姻登記,因超過起訴期限不予立案,后上訴、申訴均被駁回。其間與另一女子“成家”,領不了結婚證,生育兩子上不了戶口、無法正常就學。福建檢察機關受理監督申請后,確認姚某遭遇騙婚,建議民政部門依法撤銷婚姻登記,并督促公安機關立案,“莫某”終落法網獲刑。最高人民檢察院將此案作為指導性案例發布,并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民政部出臺意見,指導各地妥善處理冒名頂替或者弄虛作假婚姻登記問題,推動處理類案2068件,移送犯罪線索118條。依法維護特定群體合法權益。部署開展“檢護民生”、護航民生民利等專項行動。單獨或會同民政部、全國婦聯、中國殘聯等發布典型案例,推動依法落實養老服務政策,切實維護農村婦女涉土地合法權益,引導依法解決殘疾當事人合法合理訴求。加大對涉未成年人行政訴訟案件監督力度,促進加強校園環境綜合整治、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等工作,依法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強化退役軍人和烈士親屬權益保護,促進全面落實撫恤優待相關政策制度。某烈士之子依政策申請定期生活補助,主管部門從審核批準次月開始發放,對政策實施之后到審核批準當月的未予補發。當事人提起行政訴訟,法院認為當事人無法證明此前有過申報以及行政機關存在不作為,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內蒙古檢察機關受理監督申請后,查明行政機關應當按照政策規定的起始時間發放補助,不能因行政相對人提出申請的時間不同而有所區別,遂向法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獲改判,同時還發現23名烈士子女存在相同情況,以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補發。加強勞動者權益保護,辦理欠薪相關案件1.7萬件,幫助農民工討薪2.8億元。

(五)注重強基導向,夯實行政檢察工作根基。 加強政治和業務建設。 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持之以恒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擦亮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鮮明政治底色。發布行政檢察指導性案例5批21件,評選百件優秀法律文書、百件優秀監督類案,開展首屆全國行政檢察業務競賽,引導行政檢察人員善于從紛繁復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系,善于從具體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機統一中實現公平正義,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深入實施數字檢察戰略,指導地方檢察機關研發、應用行政檢察監督模型,批量發現案件線索,促進系統治理。完善行政檢察制度規范。修訂行政訴訟監督規則,制定行政爭議化解、類案監督、執行監督等工作指引,印發跨區域集中管轄行政案件銜接工作意見,完善繁簡分流、案例檢索等配套機制,構建行政檢察監督規則體系。加強行政檢察理論研究,會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舉辦年度十大典型案例評選,與相關高校共建行政檢察研究基地。加強與有關執法司法機關協作配合。與最高人民法院出臺規范辦理行政再審檢察建議案件的意見,建立調閱行政訴訟和執行案件卷宗副卷制度。與司法部就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依法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等加強協作配合。6個省份建立省級層面府檢聯動機制,共護營商環境、共解行政爭議、共促社會治理。建立民事行政檢察專家咨詢網,聘請5700余名行政機關專業人員擔任特邀檢察官助理,為疑難復雜案件提供專家意見和技術支持。

新時代新征程,行政檢察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高度重視行政檢察工作,切實加強對行政檢察履職的監督,授權開展檢察公益訴訟改革試點,與時俱進修改行政訴訟法,將檢察公益訴訟法列入立法規劃,把“強化行政檢察監督,助力法治政府建設”列為重點督辦建議等,為做好行政檢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行政檢察工作得到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得到各級人大代表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得到各級審判機關和行政機關大力支持,凝聚起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的整體合力。在此,我代表最高人民檢察院表示衷心感謝!

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近年來,行政檢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同黨中央和人民群眾更高要求相比,還存在不少問題,面臨一些挑戰。

(一)行政檢察監督職能作用發揮不充分。 行政檢察工作總體上力度不夠,存在不敢監督、不善監督、監督不力等問題。2019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審結的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件中,年均提出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僅500件左右,占比不足3%。有些省級、市級檢察院長期未提出1件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行政檢察工作成效與一些地方大量存在的行政爭議、行政申訴得不到有效解決形成很大反差。一些檢察機關提出監督意見的案件中,有的審查不精、調查不細,停留在一般程序性問題上,回應當事人實體訴求不夠。在行政審判活動監督中,發現和糾正深層次違法問題不夠。對執行活動尤其對訴訟執行活動的全程監督力度不夠。在行政違法行為監督中,有的檢察建議針對性不強、質量不高,沒有引起有關部門足夠重視;有的檢察人員對現行法律依據理解認識不充分,未能很好把握“在履行職責中發現”,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的邊界模糊,介入時機把握不準,需要進一步研究探索、依法推進。

(二)行政檢察工作發展不協調。 行政檢察案件在不同層級、不同地區之間分布嚴重失衡,特別是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件數量呈“倒三角”特點,省級以上檢察院受理數量明顯多于市級、縣級檢察院,每個基層檢察院年均受理不到1件,省級檢察院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基層行政檢察職能作用未充分發揮。不同省份檢察機關之間行政案件受理數量差異很大,河南、山東、北京、江蘇、廣東5個省份受理數占全國檢察機關受理總數的四成左右。一些地方實行行政案件跨行政區域集中管轄后,案件審理地與矛盾發生地不一致,異地履職、化解矛盾、推動治理的工作難度增大,相關檢察機關溝通協調、聯動履職不夠。“四大檢察”一體履職不夠,法律監督線索內部移送機制落實不夠到位,影響了行政檢察監督職能有效發揮。

(三)行政檢察協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 行政檢察涉及眾多行政領域,離不開審判機關和行政機關的理解支持,但實踐中部分檢察機關與有關方面協調銜接不夠。檢察監督與執行信息共享平臺不完善,檢察機關難以及時掌握行政案件執行情況。與行政機關之間案件移送、證據移交、案件處理信息通報機制不夠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度不夠完善,行政爭議協同化解等工作機制有待健全。執法司法數據信息尚未實現互聯互通,數字賦能效應還未有效發揮。

(四)行政檢察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在“四大檢察”中,行政檢察工作仍是突出的短板和弱項。行政檢察工作政治性、法律性、專業性強,對檢察人員能力素質要求較高。基層檢察院行政檢察人員配備嚴重不足,專職行政檢察人員僅2334人,平均每個基層檢察院不足1人,綜合履行行政、民事、公益訴訟檢察職責的也僅有10320人。有些行政檢察人員調查核實、出庭支持抗訴、釋法說理等能力不強,不適應新時代行政檢察工作需要。

三、下步工作打算和建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專章部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明確要求“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健全公正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全國檢察機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從政治上著眼、從法治上著力,嚴格依法履行行政檢察職責,更好維護司法公正、服務法治政府建設,推動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一)強化政治建設,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 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確保行政檢察工作正確發展方向。主動向黨委、人大常委會報告行政檢察工作情況。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加強對行政檢察工作的制約監督,以自身凈確保自身硬。

(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深入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以行政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為實行同責同罪同罰。深化環境資源領域行政執法與行政檢察銜接機制,更好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知識產權行政檢察工作,服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聚焦就業、教育、社保、醫療等民生熱點以及特定群體權益保障,加大監督辦案力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檢察信訪工作法治化,主動融入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持續加強信訪矛盾源頭治理,促進社會治理。

(三)強化行政檢察履職,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堅持以行政訴訟監督為重心,依法加強對行政案件受理、審理、裁判、執行等法律監督,實現有力監督、有效監督。加大提出抗訴力度,依法該抗則抗;規范適用再審檢察建議,對應改不改的依法跟進監督。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協同有關部門規范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回應當事人實體訴求。對行政審判活動、行政執行活動強化類案監督和深層次監督,加強對執行活動的全程監督。在履行行政訴訟監督職責中依法規范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找準監督邊界和介入時機,確保不缺位、不越位。深入開展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協同、促進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共同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進一步促進完善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雙向銜接制度。深化強制隔離戒毒檢察監督試點工作。

(四)深化行政檢察改革,持續提升履職質效。 適應深化行政案件級別管轄、集中管轄、異地管轄改革,優化上下統一、橫向協作、總體統籌的一體履職機制,切實提升行政檢察履職效能。省級以上檢察院帶頭辦理有影響的行政檢察案件。規范落實上級檢察院統一調用轄區檢察人員辦案制度。健全內部法律監督線索移送機制,將涉及行政處罰、行政審判等問題線索向負責行政檢察的部門歸集。完善行政檢察與行政執法、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協調聯動機制,推動執法司法數據信息互聯互通,深化行政爭議協同化解。對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的公職人員涉嫌違紀、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線索,依法依規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

(五)提升專業素能,鍛造過硬行政檢察隊伍。 加強專業化建設,配強行政檢察力量,常態化開展崗位練兵、業務競賽,建設全國行政檢察監督法律文書庫,分層建立行政檢察人才庫,不斷提升行政檢察隊伍辦案能力。下大氣力加強基層行政檢察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行政檢察職能作用。強化理論研究,完善行政檢察制度。加快推進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應用,賦能行政檢察提質增效。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列席會議的各位代表,做好新時代新征程行政檢察工作,離不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和關心支持。建議:在深化行政訴訟制度改革以及健全國家執行體制中,進一步對行政訴訟起訴期限等法律適用問題進行研究完善,進一步明確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范圍、程序、措施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聽取和審議行政檢察工作情況報告,充分體現了對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的高度重視,對檢察工作的有力支持。全國檢察機關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本次常委會審議意見,高質效履行行政檢察職責,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有關案例說明

1. 工傷認定抗訴案。2014年7月,李某下班后被指派駕駛其老板車輛外出給客戶送貨,送完后開車回家途中發生單方事故,致四肢癱瘓、一級傷殘。李某向主管部門申請認定工傷,未獲認可。后提起行政復議、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因不能證明非本人主要責任造成事故,未予認定工傷。2019年,李某向湖北檢察機關提出監督申請。檢察機關審查認為,事故責任認定的舉證責任不應由李某承擔。同時,李某因完成老板指派加班送貨任務造成工作時間和路線改變,返家途中發生事故致殘與外出工作密切相關,應認定為工傷。武漢市檢察院、湖北省檢察院、最高檢接續監督該行政訴訟案。2021年6月,最高檢向最高法提出抗訴。2022年4月,最高法采納抗訴意見,判令相關主管部門對李某工傷認定申請重新作出處理。同年7月,相關主管部門作出認定工傷決定書。

2. 某古城墻遺址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某古城墻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余年歷史。2023年5月,有“益心為公”志愿者反映,該古城墻墻磚脫落,危及過往行人安全。河北檢察機關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查明大部分城墻坍塌損毀,保護區域被違法占用。當月,檢察機關向當地文化旅游和廣電局提出檢察建議,督促依法履行監管職責,采取有效保護措施。該行政機關采納檢察建議,初步對古城墻重點區域采取封閉道路和臨時性加固措施,并制定進一步整改方案。但檢察機關跟進監督發現,行政機關制定的整改方案并未實際履行。同年10月,檢察機關依法提起訴訟,訴請確認怠于履職行為違法、責令繼續履行保護職責,獲法院判決支持。判決生效后,檢察機關又推動行政機關及時清理整治違法建筑及設施,申請專項資金用于遺址修繕,并完善長效保護機制。

3. “蒙娜麗莎”商標爭議檢察監督案。“M MONALISA”商標(以下簡稱“M”商標)被核準注冊在第11類“盥洗室(抽水馬桶)、坐便器”等商品上。此前,他人申請注冊的“蒙娜麗莎 Mona Lisa”商標已被核準注冊在第11類“浴室裝置”等商品上。2013年11月,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評委)裁定兩商標在部分商品類別上構成使用在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將后注冊的“M”商標予以撤銷。“M”商標注冊權利人提起行政訴訟,法院認為兩商標不構成使用在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判決撤銷商評委作出的裁定。北京市檢察院受理監督申請后,提請最高檢抗訴。最高檢審查認為,兩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構成類似商品;兩商標在文字構成、呼叫、構成要素等方面相近,構成使用在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依法提出抗訴。經最高法指令再審,北京市高級法院采納抗訴意見,于2022年6月判決撤銷原判。

4. 某公司環境違法行政非訴執行檢察監督案。某公司違法排放大氣污染物,2021年1月生態環境部門對其作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同時要求依法安裝大氣污染物自動檢測設備,并與環保部門監控設備聯網。該公司在法定期限內既未履行,也未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2021年9月,生態環境部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以該公司否認收到行政處罰決定為由,裁定不予強制執行。山東檢察機關依職權發現監督線索,查明生態環境部門確未留存法律文書已送達的證據,執法程序存在瑕疵但未達到“重大且明顯違法”程度,又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及該公司負責人、生態環境部門執法人員舉行公開聽證,該公司對其存在環境違法情形、已收到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予以認可。同時,還發現另有6家化工企業、商砼企業存在類似情況,均被法院裁定不予強制執行。2022年5月,檢察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監督法院依法強制執行到位,并督促生態環境部門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5. 督促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檢察監督案。王某從某公司購買房屋后,以房屋未完成消防驗收備案拒絕收房。2019年11月,王某向當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提出申請,要求對小區大樓公共區域及其所購買的房屋進行消防評審及竣工驗收備案,未獲支持。2020年5月,王某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判令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履行竣工驗收并依法備案的法定職責。法院以訴訟請求包含公共區域,王某提起訴訟不符合法定起訴條件為由,裁定駁回起訴。之后,王某又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判令某公司承擔未完成房屋竣工驗收備案的違約責任,一審、二審、再審申請均被駁回。2021年8月,王某向廣東檢察機關申請監督。檢察機關審查認為,法院駁回起訴并無不當。同時查明,建設單位應在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及時報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備案,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對建設單位未及時報請備案負有監管責任。此外,當地法院受理的竣工驗收備案糾紛多發,竣工驗收備案制度落實不到位問題具有普遍性。2021年9月,檢察機關向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提出檢察建議,并通報相關執法司法機關,督促全面規范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工作。

6. 換發出生醫學證明檢察監督案。2012年7月,陳甲、陳乙夫婦二胎生育一子(患有唐氏綜合征)。后雙方協議離婚,該子由父親陳甲撫養,但一直未向醫院申請辦理出生醫學證明。李某、楊某夫婦收養一名被遺棄兒童,因無出生醫學證明而無法落戶。李某與陳乙系老鄉,得知陳乙離婚且沒有為自己孩子辦理出生醫學證明,便讓陳乙協助到醫院為其收養的兒童冒領出生醫學證明。2018年,陳甲到醫院為其子申請辦理出生醫學證明,被告知已被陳乙申領,出生信息與其子一致,但孩子及父親姓名均為他人。陳甲多次向醫院、衛生健康、民政、公安等部門申請換發、反映情況,均未獲支持。2024年4月,陳甲以醫院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案涉出生醫學證明。法院以超過五年起訴期限為由,裁定不予立案。云南檢察機關依職權監督,確認案涉出生醫學證明登記錯誤,查明醫院對出生醫學證明的簽發、換發、補發具有法定職責。2024年6月,檢察機關向醫院提出檢察建議,督促予以換發。考慮到被冒領的出生醫學證明已被用于落戶,檢察機關積極協調當地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解決兩個孩子的落戶、上學等問題。

7. 補發烈士子女定期生活補助檢察監督案。2012年1月,民政部、財政部印發《關于給部分烈士子女發放定期生活補助的通知》,要求從2011年7月1日起,給符合一定條件的烈士子女發放定期生活補助。同年2月,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財政廳印發實施意見,要求負責烈士子女定期生活補助發放工作的行政機關要深入細致做好調查摸底工作。2018年12月,烈士之子趙某依據上述政策申請定期生活補助。2019年6月,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審核批準,自2019年7月起發放。2021年初,趙某申請補發2011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間的定期生活補助。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答復不予補發。2021年7月,趙某提起行政訴訟,法院認為趙某無法證明此前有過申報以及行政機關存在不作為,判決駁回訴訟請求。一審判決生效后,趙某申請再審被駁回。2022年8月,趙某向內蒙古檢察機關申請監督。檢察機關審查認為應當按照政策規定的起始時間發放補助,不能因行政相對人提出申請的時間不同而有所區別。同年9月,檢察機關向法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同年12月,法院采納再審檢察建議,判決撤銷原審判決,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補發趙某定期生活補助。該案辦理中,檢察機關依法調取了轄區內烈士子女名單、定期生活補助發放數據等,發現另有23名烈士子女存在相同情況,遂提出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補發到位。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石獅市檢察院 incentive-icons
石獅市檢察院
石獅市檢察院
532文章數 64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同江市| 靖州| 炎陵县| 旅游| 林州市| 龙陵县| 龙泉市| 甘德县| 松溪县| 昌吉市| 阳西县| 拉孜县| 北碚区| 尖扎县| 广宗县| 西城区| 无锡市| 平舆县| 翁源县| 敦煌市| 台湾省| 屏边| 土默特左旗| 崇州市| 宁强县| 图木舒克市| 响水县| 东平县| 新津县| 湖北省| 廉江市| 启东市| 辛集市| 长武县| 永修县| 宣汉县| 林甸县| 呼伦贝尔市| 拜城县|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