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立,建始也。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寒冷的冬季正式開始。而“冬”,作為“四季”中的最后一個季節,農作物收藏入庫,動物冬眠,也意味著這一年進入了尾聲。此時,氣候逐漸由干燥轉向寒冷,萬物進入休養狀態。
根據中醫理論和傳統習俗,立冬是也養生保健的重要時期。我們整理了以下立冬養生的細節,希望你我在忙碌之余,都能照顧好自己。
立冬養生要點
立冬時節,飲食調養應以溫補為主,適當增加熱量攝入以抵御寒冷。
溫熱食物
如牛肉、羊肉、雞肉等肉類,以及豆類和堅果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它們能夠幫助增強身體的熱量,提升抵抗力。
滋陰潤燥
由于冬季氣候干燥,容易損傷肺陰,因此應食用如梨、銀耳、百合、蓮子、藕等,以滋養身體,緩解干燥。
補充維生素
冬季蔬菜種類相對較少,可能導致維生素攝入不足,所以應多吃綠葉蔬菜、胡蘿卜、南瓜等,以補充必要的維生素。
食黑補腎
包括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黑棗等,這些食物有助于益腎固精,養護人體的元氣。
立冬后,天氣逐漸寒冷,保暖成為養生的首要任務。
穿戴暖和
特別是保護好頭部、手部和腳部,避免感冒。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
溫濕度適宜
北方冬季供暖,室內干燥,應適當灑水、晾濕毛巾、使用加濕器等方法提高室內濕度,保持皮膚水潤。
泡腳養生
每天晚上用40℃左右的溫熱水泡腳20分鐘左右,同時配合按摩涌泉穴,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溫陽補腎。糖尿病患者及心腦血管病患者泡腳時間不宜過長。
冬季雖然寒冷,但適量運動仍然不可少。
室內運動
如瑜伽、太極等,適合寒冷天氣進行。
戶外運動
在陽光充足的時候進行戶外運動,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強身體免疫力。但應避免早晚寒冷時段運動,以免誘發疾病。
熱身運動
正式鍛煉前應先進行一些簡單的熱身運動,熱身的強度以使身體發熱并微微出汗為宜。
在冬季,精神情志的調養也講閉藏之道。
早睡晚起
遵循“早睡晚起,以待日光”的原則,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于養陰經和促進體力的恢復。晚上10點上床睡覺,避免熬夜。
情緒調節
立冬以后,人體代謝進入緩慢期,應學會調節不良情緒,保持心態平和。可以通過冥想、讀書等方式來調養精神,避免大喜大怒。
立冬養生的注意事項
避免劇烈運動
冬季要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增加心臟負擔。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禁止做劇烈運動,如打球、登山等。
飲食適量
飲食要適當,不要過量,以免增加胃腸負擔。同時,應多喝水,保持身體水分平衡。
室內通風
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開窗通風2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減少病菌滋生。
時節雖有冷暖,處處皆有清歡。冬日看似蕭瑟,實則“藏”著別樣的景致。立冬養生也應順應自然,重在“藏”,即通過溫補養陽、滋陰潤燥來養護身體。同時,需注重保暖、適度進行體育鍛煉、維持規律的作息,及時調節情志。愿您能細心養生,安然享受這一季的美好。
普華醫生
魏緒明
中醫科醫生
北京天壇普華醫院
專業擅長:神經精神系統疾病:三叉神經疼,面癱,偏癱,坐骨神經疼,偏頭疼,失眠 眩暈等;運動系統疾病 :頸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皮科:帶狀皰疹神經疼,蕁麻疹、亞健康調理治療。
中醫專業,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從事針灸推拿臨床工作20多年,擅長利用針藥罐灸推拿等手段相結合治療內科婦科寒癥,痹癥等。
*上滑看更多
*本文僅為科普,不作為診療依據,個人情況請遵醫囑。
*本文圖片來源:包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