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權歸新華社及相關記者所有,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閣”所有。原圖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略有刪減。媒體類平臺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轉載!
1960年 崔寶林攝
為了保證社員們過好春節,沈陽市郊五三人民公社南塔管理區黨支部書記到各隊食堂去具體安排社員的節日生活。
1960年 刁有秀攝
康平縣四家子糧站25名職工,在搞好本部門業務的同時,開展農副業生產,獲得很大成績。
1960年 高國權攝
化肥廠廠長武貴恒向前來參觀的人講解菌粉的作用
遼中縣劉二堡人民公社,姚玉珍、田鳳蘭、王韻華、張素蘭、何寶珍、劉玉英、潘亞蘭、王桂香等八名農村青年婦女,本著“干字當頭,自力更生”的精神,創建了一座細菌肥料廠,并迅速掌握了生產菌肥的技術。
1960年
沈陽工業器材公司職工為高坎人民公社解決了27眼電井的水泵和設備,并送貨上門。
中國人民解放軍1960年籃球甲級聯賽大會是從1960年6月10日到7月3日在沈陽舉行的。在這為時24天的比賽中,來自全軍的36個男女籃球隊參加。
1960年 于兆攝
沈陽水泵廠職工改革了34種產品的設計,就以已投入生產的26種計算,全年可節約鋼材5000噸,可節省加工工時四十多萬個,用這些材料和工時,可增產13000臺12寸口徑的農田排灌水泵。
1960年
沈陽水泵廠四車間三線車工小組曾是沈陽市首創技術革新經驗配套的一個先進小組,在技術革新的運動中一直走在前面。
1960年 崔寶林攝
這是沈陽氣體壓縮機廠的黨委副書記李瀛州(左三)和法庫縣大孤家子人民公社的黨委副書記趙常武(右二),在一起研究如何實現農業技術改造問題。
1960年 朱瑛攝
沈陽市釀造公司從1958年開始,建立了以種植葡萄和各種果樹為主的基地,同時在基地上發展畜牧業生產,既解決了果樹所需要的糞肥,又能充分利用釀酒的副產品。
崔寶林攝
沈陽氣體壓縮機廠為加速為農村公社培養技術力量,和法庫縣大孤家子公社掛鉤,由公社選送優秀青年,工廠代為培訓。從1960年3月份以來為公社代培的三批徒工,已能獨立操縱機床制造一般部件和修理一般機器。
一起編寫話劇“洪流” 1960年 關明攝
話劇團演員張桂秋在向老工人學習七孔鉆機的操作技術
全國文教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先進集體沈陽市話劇團的部分演員下放到沈陽機車車輛廠,和工人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工人業余文藝愛好者合寫劇本,一起排練。
1960年 王玨攝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在沈陽公演了七場話劇《萬水千山只等閑》。這出戲歌頌了一群普通的家庭婦女白手起家辦起耐火儀器廠,并生產出具有先進水平的產品的英雄事跡。(全國“三八”紅旗手孫景蘭領導的沈陽市紅旗人民公社耐火儀器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