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敦煌碼”看中國旅游經濟之困。
首圖 | 納米比亞蘇絲斯黎紅沙漠/旅界實拍
欄目 | 文旅商業評論
01
前兩天,我看到新加坡《聯合早報》一篇報道很有意思,文章叫做《從“敦煌碼”看中國經濟轉型之困》。
這篇文章的記者參加外國媒體團與當地政府官員進行了一些交流,當地官員和他抱怨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敦煌高度依賴旅游業,文旅產業占全市GDP三分之二,但旅游業貢獻的稅收并不高。
敦煌鳴沙山/旅界實拍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當地官員解釋稱,旅游業之所以無法給地方政府帶來更多收入,部分原因是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電子付費方式,把部分商家收到的錢轉到其他城市去了。
這位官員還透露,敦煌市政府計劃推出“敦煌碼”,以留住那些在北京、上海、深圳或蘭州等城市開設銀行戶頭的商人的錢。
一言以蔽之,敦煌市要用“敦煌碼”和其他城市搶錢了。
公開資料顯示,文旅產業占敦煌全市GDP的60%至70%,工業和農業加起來僅占30%。
可以想見,這樣白花花的銀子流到外地不僅讓領導意難平,也確實沒有太多資金可投入城市基礎建設。
最后,這位領導用敦煌市民相對富裕,政府卻不富裕來強調旅游業對敦煌的作用沒有那么大。
看完這個采訪,我也突然悟到了一些事情,比如為何去年淄博燒烤爆火、哈爾濱也走紅了一個冬天,網上喧囂一片,線下一算賬,卻發現“潑天流量”對城市GDP的貢獻寥寥無幾。
從2023年全年經濟數據來看,去年年底走上爆紅之路的哈爾濱,全年GDP為5576.3億元,同比增長3.1%,在東北主要城市中墊底,經濟總量排在全國50名之外。
而去年最火的網紅城市,山東淄博2023年全年GDP為4561.79億元,比上年增長5.5%,雖然跑贏全國,但低于山東全省6%的平均增速。
正所謂富了和尚,窮了方丈,一座城市靠旅游爆火,卻很難從GDP看到旅游對當地經濟的拉動作用,原因或正在于此。
02
說起來,敦煌僅僅是一個甘肅省轄縣級市,由酒泉市代管,卻幸運地擁有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玉門關等諸多耳熟能詳的旅游景區。
敦煌莫高窟/旅界實拍
和很多季節性的自然風景景區不同,莫高窟等景點一年四季皆適宜參觀,按說僅憑旅游資源就該旱澇保收,但敦煌市GDP去年僅排在酒泉市七個行政區里的倒數第三名。
這,就尷尬了。
敦煌的痛苦也正是國內無數旅游城市的苦惱,任誰是主政者,也不愿意一番操作猛如虎,卻給他人做了嫁衣。
事實上,明眼人一眼都清楚,中國經濟正在面臨后房地產經濟時代的轉型,由此,這兩年各地文旅局被不停地耳提面命,從以前的“非主流部門”突然高居廟堂之上。
這是國內當下抓經濟“唯GDP論”的真實寫照。
當地方最大的收入房地產經濟開始震蕩,就得靠其他行業來補,矬子里面挑大個,文旅成了"好聽不好用"的那把夜壺。
敦煌這些擁有一線旅游資源的城市坐山吃山沒問題,一些缺乏文旅資源的城市在這一撥“新網紅城市”打造過程中濃妝艷抹卻收獲寥寥,即使收獲了流量也難以變成“留量”。
說句公道話,不是各地文旅局長不給力,有沒有可能是文旅這門生意不是每座城市都能吃的?
當然,各地主政者也不是傻子,今年菏澤郭有才爆火后帶來的妖魔鬼怪在全國面前扮演了一回“小丑”之后,已經鮮有城市在這一領域繼續“興風作浪”。
窺斑見豹,無論是住宿餐飲業,還是其他文旅產業,文旅產業鏈條不長卻極易肥了“外人田”,對當地產業的拉動效應很難一概而論。
當然,對經濟拉動效應有限只是一方面,如果能大幅提升全民收入水平,無疑也是一大幸事。
然而,收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并非旅游一個行業所能決定。
還是以淄博為例,2023年,淄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萬元,增長5.4%,低于山東全省6.2%的平均增速。
所以,網紅經濟的高人氣與旅游城市的高流水不一定等于城市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
03
不是每座城市都有成為旅游城市的潛質,也不是每一座旅游城市都能拉動經濟增長。
在中國的經濟結構下,大多數城市的旅游經濟僅僅是輔助,而非城市轉型的救命稻草。
地方想靠旅游經濟拉動GDP不僅需要有好的旅游資源,還要取決諸多先決條件。
表面上,游客去的是一個景點,實際上是對一座城市、一個省份的刻板印象。
有沒有好的營商環境讓商家愿意在本地銀行開戶?
有沒有健全的、非運動式的城市治理模式?
有沒有非宰羊式、不靠景區車、高價門票圈錢的健康旅游環境?
說白了,除了旅游經濟,一切仍要回到產業,只有產業強才是真的強,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都是如此。
留得住當地人,才能留得住外地游客和他們的錢。
正如杭州西湖不收門票,杭州依然是國內的新一線城市,這背后是全中國最富有商業頭腦的浙江人。
話說回來,同樣是文旅經濟也分高下,有的僅僅是內循環,有的還能拉動外匯。
其實敦煌組織這個境外媒體團本意應該也是希望這些外媒回國能做一些正向傳播,吸引更多外國人來旅游。
畢竟讓人意外的是,疫情過后,敦煌接待的境外游客人數仍未回彈。
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旅游發展公司副總經理王有霞對《聯合早報》披露了一組數據,到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游玩的境外游客僅占0.5%左右,國內游客則達到99%以上。
敦煌月牙泉/旅界實拍
這里面有諸多原因,在我看來,鳴沙山月牙泉主打的沙漠景觀在很多國家并非稀缺旅游資源,不具備莫高窟這樣的獨特性, 敦煌又因為相對偏居一隅的位置讓很多外國游客打了退堂鼓。
表面上,敦煌們留不住游客的錢是一個個小小的二維碼,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更值得城市管理者深思。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旅游經濟對于地方GDP的影響 ?歡迎在下方留言框與旅界君互動。
歡迎來撩旅界主編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職務+姓名,不備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過申請!感謝配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