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勝利,哈哈姐敗下陣來。
馬斯克押對了寶,不用擔心被清算。
現在輪到比爾蓋茨,要不要離開美國了。
今天全世界都在等待美國大選結果。美國總統究竟有啥魅力呢?其實現在美國總統代表幾個群體之間的恩怨情仇:
昂撒集團
猶太集團
美國本土白人群體
少數族裔,如非洲裔、拉美裔、印度裔、華裔等。
今天聊聊美國總統演變與猶太人之間的關系。這篇文章可能有點繞,需要考驗一些基礎知識。
我之前寫過一部美國史,就是那個寰宇春秋美國卷之帝國齒輪。
本意是用立體史觀重新解構歷史的規律和現實的趨勢,用東方的視角和史觀解構全球歷史。其中有描述了美國總統的簡史,以及和猶太人的關系。
翻開歷任美國總統的簡歷和任期,能看到太多內容。
首先是美國兩百年多年來最高領導人的故事,每一位不論政績如何,都是政治精英。
其次是政治精英集團的博弈過程,左右兩派、黑白兩面的對立統一競爭。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其中蘊含著一種節奏,一個超級大國從誕生走向巔峰、最后衰落、并在歷史周期律中演化的各種節奏,猶如一段層次分明的樂章。
從華盛頓開國到富蘭克林·羅斯福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國從誕生到成長為超級大國的過程。其中經歷了三十二任總統、三十一位總統。因為別的總統不論是否連任,任期都是連續的,克利夫蘭兩屆總統不是連續的,算兩個任期。而第十六位總統林肯正好處在華盛頓和羅斯福的中間位置。放在歷史中看,華盛頓的功能是立國,羅斯福把美國推向巔峰,而林肯正好帶領美國完成涅槃浴血。他們三位都可以算是領袖,而資本帝國內的政治家走向領袖地位并不容易。這是美國歷史前半段的大節奏起伏,以林肯為節點分成前后兩段。
林肯之前十五位總統的節奏,是地主階層壓倒商人階層,確切說是弗吉尼亞政治勢力統治美國的過程,杰斐遜創建的民主共和黨以壓倒性的優勢成為美國統治者。根源就在于,農耕思維的地主們主導了美國的開疆擴土,完成歷史周期第四層核心物力展現在核心財富因子上的“土地”因子的構建。
當時的北方受漢密爾頓工商業立國思想影響。漢密爾頓既是美國革命之父,也是美國金融之父,是華盛頓最信任的人物(之一);本人和猶太人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人考證說他就是猶太人。漢密爾頓就是盡可能學大英帝國那一套。而大英帝國,當時正和猶太人羅斯柴爾德家族合作。也就是說,漢密爾頓也想帶著美國和猶太人合作。
后來杰斐遜用計除掉了漢密爾頓,聯邦黨也隨之衰落,但南北分裂的種子隨之埋下。南北戰爭之前,猶太資本在北美受到了抑制。
后來林肯帶領北方打南北戰爭,其實得到了摩根(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代言人之一)等猶太資本的支持。從林肯開始,美國總統和猶太人合作的大幕拉開了。
林肯死后沒多久,北方大元帥格蘭特成為美國歷史上第十八位總統后,意味著商人迎來黃金時代。格蘭特雖然是軍人出身,卻被富商朋友包圍著,他的內閣里都是商界大佬。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追逐利潤如同鯊魚追逐鮮血,圍著格蘭特的目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利用政府拿項目和經費。這么干的結果很明顯,經濟發展很快,但政府貪腐丑聞層出不窮。如果說格蘭特有什么政治能耐,就是撇清了他本人和政府丑聞的關系。對格蘭特本人而言,更像是把家搬入白宮住了八年,干了一系列無關緊要的事兒。在格蘭特任期內,大資本家不受約束,斗得天昏地暗。到什么程度呢?美國甚至因鐵路大王范德比爾特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不講規則的斗爭,導致了一場經濟危機。
共和黨統治美國的時代,面臨的國勢起伏主體部分是經濟危機,簡單說就是黨派圍繞經濟危機周期起落博弈。因此政黨日趨穩固,區別只是保守還是激進、權貴階層還是草根階層的問題。這個過程是共和黨耗盡南北戰爭中贏得的紅利的過程,終于,共和黨在1929年的那場驚天危機中耗盡信用,但猶太資本賺得盆滿缽滿。
資本為了圍獵總統,無所不用其極。
共和黨人哈定成為第二十八位總統之后,變成了一個花花公子,搞外遇也就算了,連朋友的老婆都不放過;從民間搞到國會,從國會搞到白宮。如果要說哈定的政治才能,那就是沒才能。要說哈定的個人才華,那就是能說會道。哈定當總統就干了兩件事,把那個時代最富有的那些人拉到白宮打撲克、喝酒;私下里和情婦們約會。腐敗,家常便飯。
如此這般一個人是怎么當上總統的?原因很復雜,這里暫且放一放。因為哈定太過不靠譜,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怕丑聞暴露,出資讓哈定夫婦去日本“長期旅游”。哈定本人也喜歡旅行,并且死在旅行中,成為又一位任期內死亡的總統。好吧,又是共和黨總統死在任期上。
醫生們的結論是哈定總統死于中風,但哈定夫人拒絕尸檢。有人因此猜測哈定是被老婆毒死的,原因是他的外遇。
總統的不作為,其實就是放任資本狂歡。猶太資本最喜歡這種局面。哈定死后,共和黨人柯立芝與胡佛成為美國第二十九與三十位總統。
柯立芝能耐有限,對資本無能為力。至于胡佛,其實人設挺好:出身貧寒,品學兼優,從政之前依靠自身能力成為百萬富翁,簡直就是美國夢勵志的典范。胡佛上臺時雄心勃勃,承諾讓每個美國人家里有汽車、鍋里有雞。
然而當1929年道瓊斯指數一潰千里、那場震驚世界的危機到來時,胡佛震驚一番之后,選擇不作為。無數美國人的財富灰飛煙滅,大資本趁機收割平民。猶太資本自然也沒閑著。
那場危機摧毀了世界,也改變了世界。
為應對危機,裕仁天皇領導日本在軍國主義道路上加速,加快侵略中國的步伐,通過策劃“九·一八”事變占領中國東北。
德國因為經濟危機導致納粹崛起,希特勒走上政治舞臺中央,按下開啟第三帝國的按鈕。歐洲從此進入最殘酷的博弈獵殺階段
蘇聯為應對危機,開啟斯大林經濟模式,在工業化道路上沖刺。
而美國為應對經濟危機,選擇富蘭克林·羅斯福走上前臺,用前所未有的手段干了前所未有的事業,在資本帝國走上政治領袖的位置,帶領民主黨完成救贖,從而把美國推到世界超級帝國的位置上。
南北戰爭,民主黨元氣大傷。因為民主黨繼承了民主共和黨的基本思想,以農耕思維的地主階層為主,南方聯盟國那些死硬派都是民主黨骨干。所以南北戰爭實質上是新生的共和黨摧毀了民主黨保守派,民主黨的根基因此而動搖。
在林肯和羅斯福之間,即從內戰到1929年超級經濟危機那段時間,美國只有三位民主黨總統,其余全部來自共和黨。每次總統大選,共和黨都有充足的經費,把競選搞得熱火朝天,很紅火;民主黨總是經費不足,很寒酸。顯而易見,那段時間共和黨占據統治地位,而民主黨在每一輪經濟危機中等待共和黨犯錯的機會。
經濟危機和共和黨犯錯的過程,也是民主黨改進思索、終于從農耕思維慢慢轉移到工業思維的過程。最后在羅斯福的帶領下彌補了該黨在工業文明周期內的欠賬,幫助美國渡過1929年那場驚天危機,并且帶領美國贏得世界大戰、走上巔峰。這個過程,說白了就是民主黨比共和黨更加緊密地擁抱猶太資本。
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是最大的獲益者:
收割了全世界的資本
收割了全世界的人才
而大量的猶太人隨著資本和人才流入美國。
全球的猶太人總量大約1600萬左右(還有別的說法),其中以色列大約有700萬猶太人,是猶太人的母國;美國大約有570萬猶太人,是猶太人第二多的國家;其他猶太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別的地區也有。
尤其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后,相當于給猶太資本從英國遷往美國搭建了一條通道,讓猶太資本在美國可謂如魚得水。雖然美國只有500多萬猶太人,但地位堪比所羅門階層。
羅斯福之后,猶太資本已經不滿足于金融界了,開始涉足政界。典型的便是猶太人基辛格,他不僅在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在黃金美元到石油美元轉變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思議的作用。
基辛格之后,猶太人在美國政壇也是越來越重要,美國政客爭相討好猶太人。
過去的拜登內閣,猶太人占比非常高。
國家安全助理沙利文
財政部長耶倫
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
國土安全部部長馬約卡斯
還有美國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如此等等,他們都是猶太人。
再往前的奧巴馬總統,他的母親有猶太血統。
再往前的小布什總統,他的母親是正兒八經的猶太人。按照猶太人的教義,小布什其實也算猶太人。
再往前的克林頓總統,獨生女嫁給了猶太人。
再往前的老布什總統,娶了猶太女子為妻(小布什的母親)。
再說特朗普吧,同樣親猶太人,他的大女兒、萬人迷伊萬卡不僅嫁給了猶太人,而且已經皈依了猶太教、自己也成了猶太人。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很多內閣成員都是猶太人。這次內閣成員,大概率也會有很多猶太人。
美國總統大選,看起來就像是猶太人的左右博弈。縱觀美國史,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一部猶太資本進入美國、融入美國、影響美國的歷史。
有人說猶太人和猶太資本駕馭了美國,其實有點言過其實。猶太人那點人口,不足以駕馭除了以色列之外的任何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