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動結合 拒做“小胖墩”
肥胖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隨著時代的變遷,肥胖人群逐漸向青少年蔓延:城市兒童青少年肥胖率較高,農村兒童青少年肥胖率增長迅速。
如何避免把孩子養成“小胖墩”,已經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好在,國家出手了!
今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食養指南(2024版)》,為不同地區的肥胖青少年兒童提出了飲食指南!
01.
不同地區怎么吃
《兒童青少年肥胖食養指南(2024版)》結合不同地區的飲食特色,提出了針對性的減重飲食建議。
東南地區
在東南地區以大米為主食,新鮮蔬菜品種多,喜食水產品,整體飲食偏清淡,口味以清、鮮、嫩、爽為主。
其中,粵、港、澳居民有喝早茶、吃宵夜及喝湯的習慣,湯料常采用食藥物質。
因此,東南地區兒童青少年肥胖率在我國相對較低,少吃宵夜和甜點是減重關鍵。
西北地區
西北居民喜食面食,主食以小麥、玉米和其它雜糧為主,肉類以牛、羊肉為主,瓜果豐富,綠葉蔬菜相對較少。
較多居民日常飲水量不足,對于肥胖人群尤其應保障充足日常飲水量。
西北地區兒童青少年肥胖在我國處于中低流行水平,兒童青少年要保證新鮮蔬菜水果、全谷物和雜豆攝入,少用燒烤等烹調方式。
中部地區
中部地區居民日常主食以米、面為主,蔬菜種類多樣,水果豐富,喜歡吃腌制的肉類。
烹調多用蒸、煨等方式,湯品繁多,普遍嗜辣,易伴隨高油、高鹽攝入。
中部地區兒童青少年肥胖在我國處于中流行水平,減重主要以控制油、鹽的攝入為主。
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居民飲食以米面、畜禽肉及奶類(牧區)為主,烹飪方式以燉菜為主,肥厚實在,味重色濃。
東北地區兒童青少年肥胖處于較高流行水平,要注意控制油、鹽、糖的攝入。
西南地區
西南地區居民主要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肉類以禽畜肉為主,口味重,大多喜辣、麻、酸。
雖然西南地區兒童青少年肥胖在我國處于低流行水平,但近年來逐年增加,更強調兒童青少年的肥胖預防。
02.
運動必不可少
在《兒童青少年肥胖食養指南(2024版)》中提出的飲食建議,都是以10歲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水平的肥胖兒童為例,同時鼓勵兒童青少年每天身體活動時間達到60分鐘。
由此可見,想要減重,除了吃的健康以外,保持中等強度的運動也十分關鍵。
炎炎夏日,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戶外運動會中暑,那么,進行居家鍛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靈敏協調、心肺耐力類練習
兩點左右跑:放兩個礦泉水瓶,兩瓶之間的距離可根據情況自行掌握。讓孩子使用側滑步在兩瓶之間快速移動,進行10至20次。
原地蹬地跑:雙手、雙腳支撐于地面,雙腿快速前后蹬地練習。動作頻率根據自身情況,頻率越快強度越大,持續進行30秒。
原地小步跑:原地快速小步跑,擺臂、腳步頻率盡可能快,持續30秒。
平衡性聯系
跳躍單腿站:雙腿起跳,單腿落地站穩。落地后,膝關節微曲。雙側交替進行,每側腿進行5次。
單腿轉身跳:單腿站立,起跳并在空中轉體90度后,單腿落地站穩。雙側腿交替進行,每側進行5次。
力量性練習
雙腿背橋:仰臥于地面,膝關節屈曲90度,下肢發力將下背部抬離地面,進行10至15次。
靠墻靜蹲:背靠墻,屈髖屈膝,膝關節保持90度,注意不能超過腳尖,根據自身情況可通過調節膝關節角度降低難度,持續30至60秒。
家長們應該重視兒童青少年的肥胖問題,避免由肥胖帶來的青少年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