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醫藥博物館
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1號
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醫藥博物館
歷經一年多
提升改造
近日重新開館
館內收藏了
2000余件
醫史文物 善本醫籍
還有6000余份
中藥標本
中藥種類、數量
在全國中醫藥
博物館中名列前茅
博物館鎮館之寶
清代圓藥柜
首次亮相
是難得一見的
醫藥文物珍品
博物館內還珍藏著
朱砂、爐甘石
雄黃等礦物藥
以及甘草、黃芪等
大型植物藥材
它們的獨特療效和用途
將讓您大開眼界
《運河之上》
帶您穿梭千年藥香
解鎖“中醫藥博物館”
博物館分為
中藥綜合、中國醫學史
兩個展廳
中藥綜合展廳
依據場館布局
和區域分布
劃分出
9個展陳內容
分別是
互動體驗長廊
藥用動物展覽櫥窗
礦物藥展區
大型植物藥材展區
九大仙草專題展區
貴細中藥展區
中藥炮制展區
外來中藥展區
和常用中藥展區
中藥綜合展廳
中國醫學史展廳
一根足有一人高
最粗處直徑
近半米的葛根
很吸睛
這味中藥材
主打解肌退熱
生津止渴
在中藥方中很常見
但如此大塊頭的
葛根實屬難得一見
葛根
博物館內還有
巨型人參(趴貨)
二百年的陳皮
九朝貢膠
馬寶、龍涎香等
馬寶
人參 陳皮 龍涎香
展柜里
朱砂、爐甘石
雄黃、雌黃
孔雀石等礦物名稱
耳熟能詳
它們都能被當作
中藥使用
雄黃表面呈橘紅色
入藥有殺蟲
解毒之效
長時間受光
照射后表面的
雄黃可以轉變成
明黃色的雌黃
還會變為
白色劇毒砒霜
雄黃 朱砂晶體
雄黃、雌黃
不僅能入藥
還是古代壁畫中
常見的礦物顏料
不過一些礦物藥
本身具有毒性
用藥須遵醫囑
中國醫學史展廳
以《中國醫學史》
教材大綱
為主要布展脈絡
按照不同歷史時期
展示中國醫學
發展的輝煌歷史
道地藥材分布圖
被譽為鎮館之寶的
清代圓藥柜
擺放在正中
呈高170厘米
直徑87厘米的圓柱形
藥店中盛放
中藥飲片的藥柜
叫“百眼柜”
一般是由長排
靠墻的柜子組成
但這件藥柜
不僅是圓柱形的
還可以轉動
每個藥斗表面的
標簽上寫有藥名
柜門用金漆彩繪著
神農、扁鵲
華佗、李時珍
等人物圖
清代圓藥柜
博物館還在
展柜頂部巧妙地
設計了一面鏡子
照出圓藥柜頂部的
紅色字跡
“歲次乾隆廿八年
麥熟斯仁褟”
“造好自珍傳”
及“斥銀百余歷三載”
“有七成圓走十二草饈櫥”
圓藥柜制造
耗時3年零7個月
于1763年完工
展廳內還復原了
一處古代藥店場景
四周展出藥柜
藥瓶、杵臼
藥目、仿單等
讓觀眾沉浸式
體驗中醫藥文化
陳李濟藥店復原場景
步入博物館
仿佛穿越千年
時光隧道
每一件展品
都承載著厚重的
歷史與文化底蘊
讓人不僅贊嘆
中醫的博大精深
針灸銅人 千金寶要碑 外來中藥展
各式各樣的瓷器藥罐
針灸銅人以及
歷經滄桑的
百年老藥店
和泛黃的中醫藥的
古籍善本
都是古人對生命
敬畏之心的實物見證
這里不僅有
對中醫藥文化的
深刻詮釋
更有對古人智慧的
崇高敬意
讓我們一起
來探尋中醫之美
感悟千年智慧之光
右劃解鎖更多珍貴展品
展館信息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
開館時間:08:30——16:30 (周一、周日及法定節假日閉館)
預約方式:可在“北中醫博物館” 微信公眾號預約
詳細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1號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內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
咨詢電話:010-64286672
嘉賓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館長 盧穎
回聽《運河之上》
請點擊下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