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剛剛發(fā)布了桌面級別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相對于12、13、14代的小修小補,這一代變化較大,全新Arrow Lake架構(gòu),取消超線程,用了三代的LGA1700插槽也更換為了LGA1851插槽,同時也和移動端一樣,內(nèi)置了NPU核心。
同時Z890芯片組也帶來全面的升級,比如標配雷電4接口和WiFi7,甚至有些旗艦主板都直接支持雷電5這種高規(guī)格。
目前首發(fā)有5款處理器,包含了Ultra9、Ultra7以及Ultra5三個系列,目前我并不推薦普通用戶升級,可以再等一等。
今天帶來的是一套Ultra7 265K為主力的海景房主機,Ultra 7 265K為8顆性能核心搭配12顆能效核心,最高頻率5.5Ghz,NPU算力13 TOPS,也是絕大多數(shù)普通用戶高端配置天花板了,和上代i7-14700K相比,性能提升是其次,主打是低功耗,溫度控制要比上一代好了很多。
主板來自華擎,Z890 PRO RS WiFi白色款,也是目前市面上很少見的白色大板,同時這個系列在華擎序列中性價比還可以,外觀總體來說也很不錯,值得入手形成高戰(zhàn)斗力。
顯卡來自影馳白色顯卡主力悍將,RTX 4080 Super 16GB星曜,顯卡豎裝模式下顏值也相當OK。
這次海景房配件機電散均選擇了追風者,其中機箱為追風者海景房家族中最青春的型號,NV5S,相對于NV5精簡了一些功能,但是更實用;水冷是追風者星新推出的M25黑旋風,全新設計的冷頭觀賞性很不錯;散熱風扇同樣是新推出的型號,M25-120 G2積木風扇。
其他一些配件,內(nèi)存金士頓Renegade叛逆者 DDR5 8000,固態(tài)西數(shù)SN580X。
單機展示
這次做了一個青色的RGB配色,這套海景房體積相對就緊湊多了,硬件基本都塞滿了,右側(cè)的多余空間,在顯卡長度短一點的場景下,可以放置手辦。
底部無進風位置,所以側(cè)面風扇需要全部設置進風,頂部和后部排風形成貫穿風道。
追分者機箱的LED燈條設計一直審美在線,這次NV5S也不例外。
整體一眼,白色主板在這種大型海景房中就和諧多了。
斜側(cè)面一覽,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這個角度的,如果顯卡短一些,那么完全可以放下大型手辦,成為手辦海景房。
正面一覽,整體依舊是瘦高造型,它的電源倉放置在了下方,而并非左右雙倉布局,這個角度可以看到3槽半厚度的顯卡距離側(cè)邊距離還是很遠的,散熱影響并不大。
換個側(cè)面角度,可以看到NV系列的造型基本還是保留了,這種造型也比常規(guī)海景房更耐看一些。
豎裝模式下的影馳RTX 4080 Super 16GB星曜,之前我也做過一期豎裝模式,那一期是粉色RGB配色,和這期的影馳星曜為互補色。
高角度看看細節(jié),這張顯卡也是最適合豎裝模式展示的。
底部支架也可以實現(xiàn)傾斜角度展示,不過在NV5S里略顯有些局促了。
雖然華擎Z890 PRO RS這張主板設計的比較簡單,IO裝甲區(qū)域沒有過多裝飾性元素, 但是在RGB光效加持下,銀色裝甲看起來還不錯。
新設計的水冷頭確實很好看,鏤空搭配RGB風扇,簡單的搭配帶來的設計感反而不錯。
冷配風扇特寫,也是追風者新推出的新款積木風扇,屬于簡化版本,性價比更高,標準厚度也能兼容更多機箱。
再來更多細節(jié)展示。
金士頓Renegade叛逆者 DDR5 8000內(nèi)存特寫。
配件展示
intel ULTRA 7 265K,相對于前代i7 14700K,性能核最高頻率小幅下調(diào),從前代的5.6Ghz下調(diào)至5.5Ghz,能效核最高頻率則上調(diào)了300Mhz,從前代的4.3Ghz上調(diào)至4.6Ghz。
其他方面,保持了和前代8性能核心+12能效核心的組合,TDP維持了125W水準。
L1和L2緩存提升,L3緩存縮減至30MB,另外原生支持的D5內(nèi)存頻率從5600提升至6400。
內(nèi)置了全新Xe-LPG架構(gòu)核顯,同時還提供了13TOPS算力的NPU AI芯片。
這些變動來看,14代處理器用戶,確實是無需升級的必要性。
PCB白色的大板并不多,華擎 Z890 Pro RS WiFi White提供了白色主題玩家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整體白色為主,灰色和黑色點綴,現(xiàn)代設計美感十足。
因為定位并非旗艦高端,所以并沒有金屬背板用于加固,同時背板也做了一些裝飾設計,整體觀感也不錯。
簡潔線條勾勒的IO區(qū)域區(qū)域裝甲,低調(diào)不浮夸。
側(cè)面角度,散熱裝甲的厚度相當可觀。
供電方面為相對豪華的16+1+1+1+1相供電,每相可承載80A負載,PCB采用了2盎司銅的設計,讓主板工作更穩(wěn)定,同時也為超頻工作狀態(tài)下提供了保障。
Z890 Pro RS WiFi White 還采用了電容為1000uF 的耐用型電容,也是為了提升性能和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更密集的LGA1851插槽,不過這代大概又要回歸一年一換的慣例了。
內(nèi)存方面支持這次Z890芯片起步都很高,DDR5 9066+(OC),已經(jīng)逼近10Ghz的大關了,不過超高頻內(nèi)存方面目前還沒跟上,估計還需要鋪貨一段時間。
主板下半部分M2固態(tài)接口上方均覆蓋了銀白色散熱裝甲,顯卡插槽為金屬加固形式, 規(guī)格為PCIe 5.0 x16,另有2個PCIe4.0 x4和1個PCIe 4.0 x1規(guī)格插槽。
左側(cè)提供了一張無線網(wǎng)卡,Wi-Fi 6E規(guī)格,品牌來自intel,型號為AX211NGW。
散熱裝甲下方為4個M2插槽,提供了1個PCIe 5.0 X4、2個PCIe 4.0 X4插槽,另有一個和4個SATA3共用帶寬的PCIe 4.0 X4插槽。
接口是這次Z890芯片組的最大改變,華擎這塊主板提供了兩個雷電4接口,拓展性極佳。
除了雷電接口,后置還提供了USB-A 3.2 Gen2一個,USB-A 3.2 Gen1兩個,以及USB2.0四個,音頻、WiFi接口齊全。
影馳RTX 4080 Super 16GB星曜,非常適合搭建純白主機的一張高性能顯卡,鉆石切割透明外殼外加可DIY的上蓋,可玩性很高。
雖然尺寸屬于超大顯卡,整體外觀配置還是非常值得考慮的。
得益于設計超標的星卓III散熱模組,這張顯卡無論是正常安裝、豎裝和吊裝的場景下,顯卡溫度都控制的不錯,哪怕是海景房機箱,這種天生風道比傳統(tǒng)機箱要差一些的,都控制的游刃有余。
雖然Z890芯片組提升了內(nèi)存主頻,不過目前D5 8000也是主流高端頻率了,像是金士頓還未更新產(chǎn)品線,最高就是這套叛逆者D5 8000。
叛逆者8000MT/s內(nèi)存工作時序為38-48-48-128,相對較低的時序,同時也配備了海力士的A-die顆粒,有著良好的超頻潛力。
追風者M25黑旋風360水冷,全新設計的冷頭和風扇顏值不錯,價格也相對比較親民。
配套三風扇是已經(jīng)串聯(lián)好的,屬于自家的M25-120 G2積木風扇系列,簡化了接線流程,不過風扇還是需要自己動手固定到冷排上。
M25黑旋風360水冷提供了五年質(zhì)保,還是有一定質(zhì)量底氣的。
大面積冷排鰭片,13道雙面散熱波帶,散熱面積高達86萬m㎡。
尼龍纖維水冷管,耐用性和壽命都不錯,標配了三個理線管夾。
水冷頭很有意思,全新設計的語言風格,外殼可以拆卸,內(nèi)置了高揚程低噪水泵,轉(zhuǎn)速3100PRM,噪音僅有20dBA。
冷頭上安裝了一顆60mm的PWM無限棱鏡ARGB風扇,配合VRM風冷導流槽,這顆風扇可以輔助VRM/MOS以及內(nèi)存散熱。
這次機箱的散熱風扇以及水冷型號完全一致,均為M25-120 G2積木風扇,有正反轉(zhuǎn)兩種,積木拼接形式方便走線,整體外觀也更整潔,F(xiàn)DB軸承,設計轉(zhuǎn)速2000RPM,提供了三年質(zhì)保。
追風者NV5S,相對于NV5精簡的地方并不多,整體尺寸略有縮水,最大僅支持ATX主板,電源、風冷以及顯卡限制縮水,另外去掉了底部的斜角結(jié)構(gòu),以及底部的一個120mm機箱風扇位,以及機箱整體重量也降低了4kg,多了一根RGB燈條,整體更偏向?qū)嵱眯再|(zhì)。
去掉側(cè)面和正面的玻璃,就能看出來NV5S與NV其他機箱最大的區(qū)別,底面是純平面,更加接近傳統(tǒng)機箱的結(jié)構(gòu),少了底部進風,但是多了手辦展示位。
側(cè)面理線空間寬敞,設計合理,就是電源還是盡量選擇短一些,會更方便。
更多機箱細節(jié)。
得益于純白的配件和超白玻,在非點亮狀態(tài)下也非常好看。
重點性能測試
這套配置PC Mark10 Extended 跑分13042。
這顆處理器,在計算核心部分采用了臺積電的N3B工藝,3nm制程,取消了超線程,因此大大降低了功耗,同時因為取消了P核超線程,E核做了一定加強。
在CPU-Z基準測試(所有核心)中多核跑分15815,這個成績已經(jīng)超過了14700KF 14000~15000的成績,有著小幅提升,考慮到P核主頻降低,這提升的幅度還是要歸功于提升夠強悍的E核。
單核跑分略低于14700KF這是意料之中,畢竟降低了主頻。
華擎這張主板的BIOS設置也是非常豐富的,比如你可以設置intel默認或者基礎的功率調(diào)節(jié)方式,或者是華擎自己的激進模式。
也可以設置處理器供電功率,或者自己進行更復雜的處理器超頻設置。
我個人覺得Z790上必備的過熱降頻保護,在Z890時代其實可以關閉了,畢竟這一代Ultra7溫度表現(xiàn)都不錯,360水冷完全可以穩(wěn)壓。
內(nèi)存超頻除了配置XMP文件外,你也可以自己進行超頻設定,比如電壓和時序調(diào)整,整體來說可玩性還是很高的。
回到3D Mark CPU Profile測試,在功耗和溫度都要低于14700KF的場景下,最大線程跑出了16870的成績 ,單線程1356,均高于14700FK單線程1200不到,最大線程15000左右的成績,能效確實無敵了。
簡單跑了一下GeekBench,無論是GeekBench5還是6,單核和多核跑分均超過了14700KF,只是幅度并不算大,這個測試本身參數(shù)考數(shù)值浮動就大,所以權(quán)當是參考了。
CinebenchR23和2024跑分,其中R23 Ultra7 265K單核2333pts,對比14700KF單核2177pts有提升,多核35987pts,對比14700KF多核35965pts差距不大;2024單核144pts,對比14700KF 單核128pts有提升,多核2154pts,對比14700KF多核2007pts均有提升。
以上做為對比的14700KF成績,是跑在另一款5k左右旗艦Z790主板+4080S的成績,所以理論上Ultra7 265K成績可以更強,考慮到更低的溫度和能耗,這個成績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V-RAY Benchmark本想測試V6.0版本,不過一直報錯無法運行,所以只能跑一下5.02版本,這個版本跑分為25638,高于14700KF的24348,總體來看都是有小范圍提升的。
另一個可以橫向?qū)Ρ鹊腡ime Spy Extreme,其中CPU跑分為12601,對比14700kf成績11627有提升。
GeekBench AI測試,畢竟引入了NPU核心,這個測試中跑分成績?nèi)鐖D所示,不過成績暫時無法橫向?qū)Ρ龋@個數(shù)值大家參考一下吧 。
另一個AI測試來自Procyon AI測試,精度設置為float32,應用程序均為Microsoft Windows ML版本,測試成績?yōu)?27。
Procyon辦公生產(chǎn)力,測試跑分6984,其中Word得分8497、Excel得分8307、Powerpoint得分6136,outllook得分4322。
照片編輯測試分數(shù)9031,其中圖像修飾得分7725,批處理分數(shù)10558,前者針對Photoshop,后者針對Lightroom。
視頻編輯跑分8349,僅運行了Premiere,大家可以自行參考對比一下。
生產(chǎn)力方面加持還是不錯的,Corna 1.3 Benchmark 測試僅花了47秒。
Blender BWM渲染花費1分05秒(CPU渲染)。
這一代處理器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能耗和溫度,所以也做了一個測試。
單拷FPU出這里應該是沒壓榨出來這顆U的最高性能,在解除過熱限制、提高限制功耗等設置下,Ultra 7 265K這顆U P核沒跑滿頻率,接近5.2Ghz,但是距離5.5還差一些,E核有效頻率倒是接近設計最高頻率,為4.58Ghz,此刻處理器核心平均溫度74度,最高80度,CPU封裝溫度平均79度,功耗平均222W,最高224W。
按照此前對比14700KF的溫度和功耗,P核5.4Ghz、E核4.29Ghz,功耗253w,溫度平均83度,還是420水冷下(冬天室內(nèi)沒開暖氣)的成績,Ultra 7 265K的能耗和溫度真的表現(xiàn)優(yōu)異。
最后來對比下Z790+4080S+14700KF,與這次的Z890+4080S+Ultra 7 265K,相同游戲下的幀率場景。
這個成績應該是有點問題的,我猜測是賽博朋克2077官方做了優(yōu)化設計,時隔差不多十個月的版本,現(xiàn)在的版本對硬件要求沒有那么高了,所以才出現(xiàn)了相同配置下Ultra 7 265K在DLSS開啟后有著10%左右的幀率提升(兩者均將光追開至最高)。
可以看出來兩個版本的游戲設置完全一致,我手頭的14700KF和主板已經(jīng)無了,所以暫時無法做更精確的橫向?qū)Ρ取?/p>
無論如何,新一代平臺下,賽博朋克2077這個曾經(jīng)非常吃顯卡的游戲,已經(jīng)優(yōu)化了很多。
本次裝機就分享這么多了,有問題可以評論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