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9月收購萊尼公司相關股權之后,立訊精密在造車領域又有大動作。
10月30日,立訊與江蘇省蘇州市相城經開區簽約,合作建設聲學電子產品及汽車零部件項目,落地中國最大的立訊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該項目總投資超120億元,建成后年產值超300億元。
斥資120億元
中國最大的立訊精密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落戶蘇州
據蘇州日報報道,10月30日,蘇州市“1030”汽車產業沙龍暨立訊項目簽約儀式在蘇州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作為全國知名的消費電子、汽車及企業級解決方案提供商,此次立訊集團與相城經開區簽約,落地中國最大的立訊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超120億元,建成后年產值超300億元。
據悉,江蘇已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列入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重點培育,蘇州將新能源汽車作為“1030”產業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加快推動汽車產業向“新”提速,全力打造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
立訊精密副董事長王來勝介紹,此次加碼投資蘇州,主要是看中蘇州制造業應用場景豐富、數智化轉型基礎扎實,今年 10 月又獲批建設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先導區。未來公司將深入融入蘇州產業優勢,創鏈補鏈延鏈,壯大蘇州“1030”產業體系,助力蘇州打造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收購萊尼公司:劍指全球頭部汽車tier1廠商
就在一個多月前,立訊精密審議通過了《關于收購Leoni AG 及其下屬全資子公司股權的議案》。公司擬通過此次股權交易,收購萊尼公司 50.1%股權及 Leoni AG 之全資子公司Leoni Kabel GmbH的 100%股權,其目的是“加快推進公司汽車業務全球化進程,提升公司汽車線束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綜合競爭力”。
今年9月,立訊精密41億元收購德國汽車線束巨頭萊尼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萊尼公司是全球頭部汽車線束供應商,擁有全球化的產能和客戶資源。2021年,萊尼公司汽車線束市場份額為6%,全球第四,歐洲領先,客戶涵蓋全球汽車主機廠,寶馬、奔馳、大眾、通用、福特等。
萊尼公司旗下包含兩大核心業務,分別是汽車電纜事業部和線束系統事業部,而立訊精密此次的收購動作,對應的正是這兩大核心業務部門,目標十分明確。
立訊精密公告提到,公司通過此次收購,有助于與萊尼公司實現資源互通、優勢互補和戰略協同,在提高自身運營效率與研發創新能力的同時,快速形成在全球汽車線束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為中國車企出海以及海外傳統車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垂直一體化服務。分析認為,此次收購,有望產生較好協同效應、帶動立訊精密汽車業務快速發展。立訊精密有望借助萊尼公司在海外豪華品牌中的影響力、設計研發能力與海外產能布局優勢,協同自身汽車業務進行海外拓展,持續打造汽車線束全球領導地位,助力公司成長為全球頭部汽車tier1廠商”。
立訊精密2024年凈利將再創歷史新高
汽車業務有望成為第二增長曲線主動力
素有科技板塊績優“常青樹”之稱的立訊精密,2024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72億元,同比增長13.67%,實現歸母凈利潤90.75億元,同比增長23.06%。
如果按季度拆分,第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業收入735.79億元,同比增長27.07%,環比增長43.70%;實現歸母凈利潤36.79億元,同比增長21.88%,環比增長25.80%。
這已經是立訊精密今年內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20%以上的增長,此前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實現的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2.45%和25.12%。
立訊精密預計,2024年盈利將同比增長20%-25%,約為131.43億元–136.91億元,這將再創歷史新高。
立訊業績為何能穩步增長?這有著里外兩層因素:一方面,由于AI技術的發展推動消費電子終端創新加速,全球數據中心往更高算力發展以及智能汽車全球化的市場和產能布局進一步加快,為立訊精密的主營業務帶來了巨大的增長空間;另一方面,立訊精密充分發揮自身在垂直整合、智能制造以及跨領域的協同賦能等方面的獨特優勢,進一步強化其在精密制造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早在2021年,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宣布推出“三個五年”發展規劃,旨在持續夯實消費電子業務基本盤的同時,充分借助通訊業務、汽車業務兩大落腳點,以推動公司多元化發展為核心,在產業協同深度的探尋中實現核心能力的快速沉淀以及商務拓展的持續突破,從而打造其第二增長曲線。
目前,立訊精密已形成從精密零組件到功能模組再到系統集成的全方位能力,橫向布局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通訊等三大應用領域。
在立訊精密的三大業務當中,當前消費電子是基本盤,占據核心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3年,立訊精密的汽車業務收入從7.23億元飆升至92.52億元,九年間增長了將近13倍,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雖然在絕對市場規模上,當前汽車市場不及消費電子,但其成長速度更快,汽車行業的獲利能力也略高于消費電子。為此,立訊精密在此前6月27日的股東大會互動交流中明確表示,在未來10年中,消費電子和汽車將對公司貢獻相當。顯然,汽車業務將是立訊精密第二增長曲線的核心動力所在。
可以看到,為了促使旗下汽車業務的做大做強,近年來,立訊精密動作頻頻:比如在2022年2月,立訊精密與奇瑞控股、奇瑞汽車股份、及奇瑞新能源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在此基礎上與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的合資公司。2023年,立訊精密又聯合廣汽集團、廣汽零部件、廣州立昇共同組建立昇科技。到了2024年9月份,收購萊尼公司。直至此次再度出手,斥資120億在蘇州打造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
“隱形投資女王”王來春
立訊精密背后的潮汕女掌門王來春白手起家的故事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她早年前從流水線工人做起,后以代工廠起家創業,又因與蘋果的合作打響名號,如今公司市值超3000億。在近日發布的《2024年·胡潤百富榜》上,王來春以62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59位,再次成為潮汕女首富。
不過很多人都忽略了,向來鮮少露面的王來春也是一位“隱形的投資女王”:過去二十多年來,王來春領導下的立訊精密通過一筆筆并購,逐步擴張業務版圖,締造一個龐大的商業版圖。
回看立訊精密壯大歷程,幾乎每一個關鍵節點都與并購離不開關系。2011年,立訊精密收購昆山聯滔電子60%股權,由此開始切入蘋果供應鏈。此后又先后收購蘇州美特布局蘋果聲學模組、江蘇緯創和昆山緯新切入整機組裝和昆山世碩,進一步加強了自身iPhone代工的能力。在十多年時間里,立訊精密代工了蘋果公司的手機、iPad、AirPods、Apple Watch等產品及周邊配套,建立了包括連接器、無線充電等相關配套解決方案。也正是因此,立訊精密從中獲得了大部分營收。
不僅局限于電子消費領域,王來春還積極布局汽車、通訊、醫療等產業,尋找公司第二增長曲線。尤其是在汽車業務上,通過收購福建源光電裝有限公司,進入汽車線纜生產領域;買下德國汽車塑膠件公司SuK Kunststofftechnik GmbH,打入豪車廠家供應鏈;收購采埃孚集團全球車身控制系統事業部,進入智能汽車領域……一步一個腳印,逐步締造出一個產業帝國。
談及為何多次并購都十分成功,王來春曾解釋其中邏輯,“除了通過盡職調查能夠發現的各項問題外,我們更注重去發現‘看不見的東西’。”在她看來,如果是公司想要的市場補充、客戶補充、產品補充、技術補充,就會主動出擊。“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關鍵是看匹配度。”
2021年,王來春通過設立家族辦公室立翎基金,開始活躍于創投江湖,進一步擴大其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王來春在投資上不顯山不露水,卻在產業鏈上下游廣泛布局,展現了她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和戰略規劃能力。
來源:中國基金報、并購最前線、經濟觀察報、蘇州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