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專訪截圖
11月5日《第一財經》發表該報記者對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的一篇專訪,其中有一個小節的標題是《壽命延長,養育孩子幸福感大于辛苦值》,梁建章說:“現在人的壽命,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醫療技術的提高,還是會延長的。現在已經快到80歲了,上海已經超過80歲了,未來甚至90歲、100歲,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是有可能的。孩子,不光是孩子,孩子還有孩子,這種家庭的快樂是挺長的。就是從30歲到40歲,當然比較辛苦,因為孩子比較小,但是你的受益是,孩子長大以后,50歲到100歲,是一個長期的家庭。他還有孩子,還有孩子帶來的快樂。因為家人、親人跟朋友究竟還是有差別的,至少是不同的豐富的人生經歷。所以可能現在的年輕人,如果要更長遠考慮的話,還是應該稍微辛苦一點,這是值得的。前提還是剛才說的,國家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包括財務上的支持,包括時間上的支持。”
我在《人口危局》一書中的《生育孩子是對社會作貢獻》一文提到:在現代社會,生育孩子對于國家來說是正收益,但對于大部分父母來說,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看,生育和撫養孩子是“負收益”,也就是說,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父母一生中對子女的養育付出,是大于子女一生中對父母的回報。那么,為何還有這么多人愿意生育孩子呢?原因是,有些人生育孩子,并不是為了養老需要,也不是出于經濟的考慮,而是為了情感方面的需要。然而,也有一些人寧愿養寵物來滿足情感方面的需要。
上文這一句“為何還有這么多人愿意生育孩子呢?”指的是全球出生人口,而不僅僅是指中國出生人口。雖然近年來中國出生人口不斷下降,但全球每年出生人口仍然超過1.3億。
上文提到,有些人生孩子,并不是為了養老需要,也不是出于經濟的考慮,而是為了情感方面的需要。梁建章所說的“養育孩子的幸福感”就是其中一個方面。關于養育孩子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下面引用兩篇有關論文的研究內容。
2014年第6期《社會學研究》雜志發表穆崢和謝宇合寫的論文《生育對父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這篇論文基于2010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數據,利用中國1988年以來實行二胎生育政策這一背景,以第一個孩子的性別作為生育水平的工具變量估計了生育水平對父母主觀幸福感的因果性影響。結果顯示,更多的孩子會使父親對事業和未來都更有信心,而母親則會更加快樂、對生活更滿意、對未來更有信心且對自身社交能力評價更高。這種生育效應的性別分布體現了當代中國社會殘存的家庭內部分工傳統。
但《生育對父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得出的研究結論并不具備普遍性,因為在這篇論文發表時,中國還沒放開二胎政策,這篇論文所說的“1988年以來實行二胎生育政策”主要是指農村實行的“一孩半”政策(即第一胎是女孩可生二胎),以及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二胎政策。所以,這篇論文認為,相對于只被允許生育一個孩子的父母,在政策規定下得以生育更多孩子的父母可能會擁有更高的主觀幸福感水平。
2016年第5期《人口研究》雜志發表李婷和范文婷合寫的論文《生育與主觀幸福感----基于生命周期和生命歷程的視角》,這篇論文利用CGSS 2003~2013年數據通過APC模型來探討以孩子數量和性別為特征的生育行為與父母主觀幸福感的動態關系。結果表明更多的孩子會對處于中青年時期的父母產生負面影響,卻會顯著提升父母在老年時期的幸福感,并且這種效應在母親中表現更為明顯。出生在1940年代的父母享受了孩子數量對其幸福感的最高正向回報,而后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和人口轉變的深入,孩子數量對父母幸福感的正向影響迅速消失。此外,對農村父母來說,生育兒子會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產生略微正向但不顯著的幸福效應;但是對城市父母來說,生育兒子會顯著降低其在中老年后的幸福感。養育女孩并沒有明顯的年齡和隊列趨勢,但都會為其個人的幸福感帶來邊際顯著的正向作用。
國內外關于孩子數量與父母幸福感之間關系的研究,并沒有一致的結論。有研究認為孩子數量與父母的幸福感之間存在負相關,也有研究認為孩子數量與父母的幸福感之間存在正相關。
除了孩子數量,孩子的性別與父母幸福感之間的關系,也沒有一致的結論。有研究認為生兒子會使父親的育兒參與度更高,因而夫妻婚姻更加穩定;也有研究認為女兒會通過幫母親做家務、聊天等來增強母親的幸福感;還有研究認為兒女雙全是家庭最理想的孩子結構,兒女雙全的父母幸福感最強。
我認為,不論孩子的數量是多少還是孩子的性別是什么,如果孩子孝順父母并且能夠成才,那么父母的幸福感就會增強;如果孩子不孝順并且長大后長期啃老,那么就會對父母的幸福感產生負面影響。
我在前文提到,也有一些人寧愿養寵物來滿足情感方面的需要。說到寵物,近日國際投資機構高盛發布報告稱,今年中國的寵物數量首次超過4歲以下嬰幼兒數量。到2030年,中國的寵物數量將超過7000萬只,而4歲以下嬰幼兒數量將減少到4000萬以下,寵物數量接近嬰幼兒數量的兩倍。
雖然養寵物和養孩子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但養寵物與養孩子在本質上還是不同的:
第一,養孩子的責任比養寵物重得多。養孩子不僅僅要撫養孩子長大成人,還要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而養寵物并沒有養孩子這么多的要求和責任。而且,如果不想再養寵物,可以把寵物贈送給別人;但如果不想再養孩子,要送養孩子就沒那么容易了。
第二,孩子與父母有血緣關系(收養的孩子除外),而寵物與主人沒有血緣關系。寵物通常被視為陪伴和娛樂的對象,而孩子則是家族繁衍和傳承的希望。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傳宗接代和敬奉祖先,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一個重要原因。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拋棄了傳宗接代的生育觀念,再加上生育養育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意生育孩子,中國的生育率也在急劇下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