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智駕科技企業地平線登陸港交所主板,上市即大漲,發行價3.99港元/股,開盤價5.12港元/股,上漲幅度28%。
當天,在最高點時,地平線股價漲幅更是一度突破30%。最終漲幅收窄,報4.1港元/股,收盤市值為534億港元(約69億美元),募資約54億港元,成為港股今年最大的科技IPO。
今年,智駕公司在融資上并沒有往年那么順利,但地平線已經算是非常突出的那一個了。
回顧8月,黑芝麻(參數丨圖片)智能搶先一步在港股上市,成為中國自動駕駛芯片第一股,發行價為28港元/股。上市首日,黑芝麻智能開盤價18.8港元/股,收盤價20.45港元/股,跌26.96%。截至11月5日,收盤價也只有23.7港元/股,不及發行價。
更有諸多智駕公司,遠沒有掙扎上岸的機會,融資艱難,IPO之路遙遙無期。
尤其在AI大模型的沖擊與分流之下,智能駕駛這個賽道眼見著“水位下降”,不再是資本的寵兒。
只是,地平線登陸股市的這波強勢信號,又忽然把熱錢的關注度拉了回來。長期吊著眾人胃口的智能駕駛,終能燃起燎原之火嗎?亦或者說,地平線只是地平線,它是獨安一隅的那個特例?
如果說,有些人就是天選主角,過著爽文人生,那地平線,絕對算是其一。
成立9年,地平線獲得多輪融資,投資的公司有高瓴、五源、紅杉、云鋒、真格等知名PE/VC機構,還有大眾集團、上汽集團、廣汽資本、長城汽車、比亞迪、寧德時代等汽車業內公司,以及英特爾、SK海力士等全球知名企業。
其中,高瓴資本從種子輪開始投資,前后投資7輪。高瓴創始合伙人李良更是表示,“高瓴有幸自種子輪起,持續支持地平線的每一步發展,并在關鍵時刻與公司站在一起,在未來戰略、產業鏈資源、重要客戶鏈接等方面盡我們所能,協同公司挖掘價值。”
而高瓴確實也說到做到,不僅投資了,還將地平線介紹給了另一資本巨頭五源。當時的五源剛因投資了小米和快手,而名聲大噪。
可以說,地平線是被一群資本老大哥富養的。在其他自動駕駛公司還忍受著資金緊張的痛苦時,地平線賬面資金一直都不錯。
除了財務投資,更重要的是戰略投資。在地平線漸漸闖出名頭后,多家車企也選擇了跟投,不僅送錢,還送生意,成為其重要的客戶伙伴。
2019年,上汽領投地平線B1輪,成為地平線最大的外部投資方。2022年10月,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將通過旗下CARIAD公司與地平線機器人成立合資企業,開發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這個合作方案中,大眾將投資24億歐元,現金流真的很充裕。
2024年上半年,該合資公司CARIZON(酷睿程)為地平線帶來了3.52億元的收入,占上半年總營收9.35億元的37.6%。后續,CARIZON(酷睿程)還將為大眾中國所有的電動車型提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成為收入增長的絕對引擎。
而目前,地平線已與至少27家OEM簽下了290款車型的量產項目定點,累計有152款車型將達成SOP。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智駕圈子里,這句話的分量更重一些。
錢、生意、數據、迭代,幾乎是環環相扣的,僅以供應商的角色走“獨木橋”,沒辦法花開錦繡,因為你沒有無底洞的資本,以及海一樣的數據。你必須主動走出去,交更多的朋友,更直接一點講,拿下更多的單子,無論是財務投資,還是戰略投資,都需要廣結善緣。
大浪淘沙,淘汰的是“孤勇者”,留下的永遠是“眾捧星”。
話說回來,這個“寵兒”,為什么偏偏是地平線?
在其官網上,地平線的自我定位是乘用車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然后,很少有人知道,之前地平線的目標是打造「機器人時代的大腦芯片」,實現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能。共有2個發展方向,一個是智能駕駛,另一個是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涵蓋智能家居、城市交通、智慧園區等。
而且,在初期,AIOT這條線做的還很不錯,已經談下了美的等合作伙伴,營收也有幾個小目標。
但是2019年,地平線做了一個決定,從多線試錯,轉變為戰略聚焦。很大一個落地的轉變,即是放棄AIOT,集中力量進攻智能駕駛。
地平線創始人余凱表示,“必須有一個大產業,才能吸引到足夠多的資金、人才、產業鏈上的玩家,把技術做成熟,成本打到最低,再把產業擊穿。”
核心思想就是,做太多容易失焦,還不如靜下心來好好搞定一件事情。
于是,地平線抓住了那個時代最強的風口——智能駕駛。
地平線做了一個判斷:對于智能駕駛算法而言,如果想要training,將需要用巨大的參數來迭代訓練,所設計的芯片也需要滿足高性能、高靈活性、高精度,這樣才能匹配極高的算力需求。
而如果只是滿足一些基礎的ADAS功能,那么則不需要用到那么高的算力。就像以一套標品打天下的Mobileye那樣,在19年的時候,其市場壟斷程度已經達到了90%。
這條賽道不乏參與者了,況且,諸君皆實力不凡。
在這種情況下,地平線沒有滿足只做低階市場,而是不斷推出新產品。就在2024年的北京車展,他們推出征程6。其中,征程6B能打低階智駕,征程6E與征程6M,面向中階智駕市場,可提供80TOPS的算力。
而征程6P帶來了全新的“四芯合一”的高集成度設計:集成了4核BPU,提供高達560TOPS的算力,完全可以滿足高階智駕的算力需求。
有相關數據顯示,按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解決方案總裝機量計算,地平線在中國所有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四,市場份額分別為9.3%及15.4%。
從財務狀況來看,2021年、2022年、2023年,地平線分別錄得收入4.67億元、9.06億元、15.52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2.3%;2024年上半年,地平線來自客戶的合同收入從去年同期的3.71億元增長至9.35億元,增幅高達151.6%。
概括起來,成功者的路徑似乎都很統一。有很多的朋友,能出錢則出錢,能出力則出力;有睿智的掌舵者,不被噪音干擾,也不被誘惑迷失了方向,能夠堅定而長期地選擇一條有回報潛力的路線。
再加上一條,你得有抗打的產品,以及將技術做盾,真的能幫助你的生意客戶解決問題。那么,成功真的只是時間問題。
多感慨一句,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技術為王,但順利商業化才能被認可為成功;而商業化要長期支撐下去,不是靠三寸不爛之舌,而是扎扎實實的技術筑基。
從這一點看,地平線做到了彼此的平衡。燎原之火業已成,但IPO上市,只能算是新的開始。
因為智能駕駛還有太多瓶頸有待突破,地平線以供應商的身份,仍要面對主機廠的紛紛覺醒,一邊是合作,一邊是防守,畢竟,不少主機廠已經在嘗試自研芯片了。
不以山河為遠,不以日月為限,“賺快錢”一時爽,但長期主義才值得熱淚盈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