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中原區智慧學習項目集團數字化學程項目成果交流活動在鄭州市中原區育紅小學內成功舉辦。中原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曉燕,局信管科、基教科、教科室、教研室等業務科室負責人,數字化學程項目校、數字校園標桿校的校長、業務骨干及教師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中原區教育局以數字化學程項目為抓手,對接上海優質教育資源,扎實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各項目校將數字化平臺融入課堂,積極探索高效的教學方式。活動在前期的集團內案例及微課評比的基礎上,精選了中原區育紅小學孫媛嬌老師《數字賦能,撬動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鄭州市第九十中學楊茹雨老師《數字技術賦能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兩個案例匯報,鄭州外國語小學劉歡歡老師《黃山奇石》、鄭州市第八十中學王攀老師《Hometown Feelings》兩節微課展示,直觀呈現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數字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匯報內容充分展示了各項目校在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成效,為我區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活動特邀華東師范大學王榮良教授做“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教師與教學”專題報告,從數字化前沿理論到數字化學程項目的具體實踐案例,深入剖析了教育數字化轉型進程中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學方法的創新等重要內容,為我區未來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全方位的思考與方向指引。
趙曉燕對數學化學程項目各校工作的扎實推進和良好成效給予充分肯定,提出了四個轉化的實施策略,鼓勵教師們積極參與數字時代課堂樣態創新與技術融合。同時叮囑在數字化教學實踐中,要關注數字要素,聚焦資源建設和應用,算力和算法,實現精準教學和個性學習;依托數字化學程項目,落實五育并舉的根本任務。
中原區教育局的教育數字化轉型工作已形成政府指導,專家引領,跨校聯盟的強大合力,不斷拓展數字技術應用的學科領域和教學場景,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果,建立了多元化、融合創新的新型服務體系。數字化學程項目的實施將持續賦能學生、教師、學校和區域教育整體發展,進一步深化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探索,以項目為引領,找準提升路徑,構建教學新樣態。(張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