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上至30日凌晨,西班牙的著名度假勝地、“歐洲陽光城”美譽之下的瓦倫西亞,因為氣候現象DANA造成突降大雨。
其中,瓦倫西亞自治區奇瓦鎮在短短8小時內降雨491毫米,幾乎相當于過去2年的總降雨量。瓦倫西亞主城區一天內的降雨量也幾乎等于過去一年的總降雨量。
西班牙沒有“百年一遇”之類的說法,但這次降雨之慘烈程度,可以說超過了百年一遇。截至目前,這次災難已經造成超過200人死亡,這在歐洲是非常罕見的。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2日在電視講話中說,本次洪災是歐洲本世紀以來致死人數第二多的洪災。
這場嚴重的洪災就發生在距離我生活的城市巴塞羅那300公里之外,而且最近巴塞羅那也因為DANA發出過暴雨手機預警,在暴雨來臨之前這座城市所有人的手機突然間大聲作響。
所有的一切,既讓人感到悲傷,又讓人心生恐懼。西班牙人生活安逸而樂觀,極少面對數百人死亡的災難。另外,瓦倫西亞這座美麗的城市,一向都是英國、德國及全世界度假和移民者青睞的地中海明珠,現在卻變成了被淤泥堵塞、一片狼藉的地方,也帶給所有人極大的震驚。
那么,這場全世界矚目的嚴重災害,究竟何以至此?為什么西班牙國王和首相前往瓦倫西亞觀察災情時卻被民眾扔泥巴咒罵?就像所有的災害一樣,人們都在追問:這次巨大的悲劇,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我也對災情發生至此的所有一切進行了觀察和思考,尤其是考慮到在民選政黨輪替的體制下,該如何看待這種事件呢?我的結論大概就是:氣候變化的天災、政府救災的不力、民眾的不當回事,各占三分之一原因。
現在整個西班牙都在討論和嚴厲批評政府在此次水災當中所暴露的問題,當事官員有了這個污點,在下屆選舉中恐怕也要面臨嚴厲的指責。
氣候問題其實不用多說,近三四年以來,全球氣候都出現了異常情況,世界各地極端天氣的發生更加頻繁,中國很多地方的氣候也都異于往常。
瓦倫西亞洪災,只是這一系列氣候變化中的極端事件之一。那種強度的降水發生在瓦倫西亞這個地形復雜的河谷城市,造成災害實屬正常。
盡管極端氣候是主因,但我更想說的是人禍因素。
在人們以往的印象當中,歐美政府因為權力不夠集中,救災方面總是比較弱。這個印象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完全對,因為真實的情況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
災難發生的第一天,關于政府預警工作的說法就出現了不一致。瓦倫西亞一些市民說收到了瓦倫西亞地方政府警報,但同時也有一些市民指責并未收到警報。
比如,瓦倫西亞自治區的派波塔鎮鎮長瑪麗韋爾·阿爾瓦拉特說,小鎮居民沒有收到洪災預警。在這次災難中光這一個鎮就遇難62人。
也有一些人說,洪災已經發生了,才收到警報。
總之,關于預警信息的傳達情況大家各執一詞,由此可見警報的發送并沒有完全覆蓋整個瓦倫西亞所有人。
這里就牽扯到西班牙根深蒂固的一個體制弊病:中央與地方的甩鍋與掣肘。但其實這種現象在任何政體之下都有發生,它是官僚主義的一部分,而官僚主義在不同的體制之下都有難以避免的趨勢。
圖為2019年和2023年的西班牙大選比較,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政黨
警報發送不夠及時的問題,主要原因是政治結構的碎片化。西班牙每個大區、省、城市、和小市鎮,都很強調自治。這種體制帶來的好處是每個小地方的發展都充滿強勁動力——因為地方官都是當地人推舉上去的,一定會努力治理好那個地方。
但這也帶來了碎片化管理的問題。就像警報漏報的情況,之所以有些地方沒收到,是因為災害預警系統沒做到統一。
對西班牙這樣的政黨輪替國家來說,官僚主義主要的成因是兩個:1、政黨之爭;2、中央政府和地方自治政府之爭。
前者的表現在于,現在執掌西班牙國家權力的是西班牙工人社會黨(PSOE),這是一個左派政黨;瓦倫西亞大區主席卡洛斯·馬松則屬于工人社會黨的對立政黨——人民黨(PP)。下圖為瓦倫西亞自治區主席馬松:
近些年來,西班牙的大選跟美國的有點類似,左右翼政黨互相攻擊非常厲害。但西班牙獨特的政治體制,又產生了這種左右翼政黨并存的現象,反對派右翼會在一些地方選舉中獲勝。
于是,左翼中央政府的命令,右翼地方政府未必都會聽從。這次洪水究竟有沒有這個因素導致的互相掣肘,目前不得而知,但從洪水發生初期的反應來看,瓦倫西亞地方政府確實存在應對不力的情況。
畢竟,左翼中央政府搶了地方右翼政府的“風頭”,這種政黨內部打的小算盤是可以想見的。這也許也可以解釋,為什么西班牙軍隊也姍姍來遲,直到災難發生后兩三天才奔赴災區。
地方自治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不喜歡其他地方的救援。巴塞羅那的消防應急資源較為豐富,第一時間提出了出動60輛消防車的救援計劃。但瓦倫西亞官方對此反應一直不積極,直到72小時之后才接受了巴塞羅那的援助請求。
在災難的關鍵時刻,即便是民選出來的官員,第一考慮的仍然不是民眾的生死,而是政黨的利益。他們很顯然是在自己撈政績還是接受外部救援二者之間猶豫再三,才決定接受救援的,但為時已晚。
西班牙國王菲利佩六世正在面對憤怒的群眾,天空中是民眾砸過來的泥巴和垃圾
滿臉是泥的王后和被打破頭的保鏢
許多瓦倫西亞民眾,這次對首相桑切斯以及王室都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們認為,中央政府和王室反應都非常遲鈍,既沒有督促地方政府做好預警,同時沒有在第一時間調動大量資源進行救災,救災主力是各地奔赴瓦倫西亞的志愿者。
所以一些人覺得王室和首相的慰問都是“假惺惺”的,在現場做出了過激行為。
于是我們看到了在新聞中廣為傳播的一幕:西班牙國王和王后以及首相桑切斯前往災區安撫民眾,桑切斯被圍觀的憤怒群眾咒罵,國王則被群眾扔泥巴,工作人員不得不打傘保護國王,場面一度混亂。
截至目前,水災已經過去一周時間了。總體而言,救援行動偏于遲緩、力量不足。
有很多人會覺得,這是民主體制的天然缺陷,即政府無法統一指揮、動員能力差。客觀上來講,的確如此,但究其根源,不分體制的官僚主義仍然是核心原因。
因為,即便是在權力集中的制度下,中央和地方互相掣肘也是很常見的事情。在這種體制下,地方更傾向于瞞報災難,而中央則輕易不喜歡去為地方“補鍋”,動機雖不同,但也是一種互相掣肘。
在權力集中的體制下,雖然政府擁有更強的動員能力,但其實也存在內部派系、勢力的互相牽制,防止他人“搶風頭”、阻止救援力量進入的現象也是有的。
最后需要說的一點是,民眾自己的態度其實也是這次災難的根源之一。有很多民眾其實收到了政府預警,但西班牙人一向生活態度散漫而慵懶,下雨天不打傘在雨中跳舞都是常事,讓這些人嚴格遵守預警難以想象。
所以,即便收到了預警,很多人還是照樣出門、開車、玩樂,并沒有當回事。當然,政府在這種時候不可能反過來指責民眾,所以任何罵聲都必須受著。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和瓦倫西亞大區主席馬拉的社交賬號評論區充斥著對他們救災不力的批評
一場水災,讓全世界震驚,也讓整個西班牙沉浸在悲傷與憤怒之中。
總體而言,我覺得各種政府體制在災難面前,其實都有著相應的脆弱性。政府總是難免走向官僚主義,而官僚主義總是在關鍵時刻暴露出其最陰暗的一面。
這就是為什么要一直批評、批評。西班牙的媒體和網絡每天都在批評政府,對政府的一些惡行進行揭發和抨擊,也屢屢有官員因此而下臺。
無論在哪種體制下,我們都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完美。自私、官僚主義和怠惰,是人性的一部分,政府官員也一樣。所以我們必須要不斷用批評去敦促改變,才能讓這個世界有變好的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