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一共6824字6圖,閱讀大約需要14分鐘。
01 變成熟的特朗普
02 特朗普上臺對我們經濟的影響
03 特朗普上臺對我們外交的影響
04 特朗普上臺可能的其他影響
05 區域霸主的美國才是好美國
今天的美國大選進程真的是非常精彩,特朗普成功再一次登上美利堅的寶座。
據我觀察,也確實是從特朗普開始,美國每次大選都被中國人當成了4年一度的綜藝節目,今天白天上班,就聽著大家時不時就問現在誰贏了。
我是從早上全程盯著鳳凰網大選實時數據的,搞得我今天上班大半天也處于半摸魚狀態。
可以說當前這個結果,我能預想到,但遠遠沒有預料到特朗普這次獲得的勝利如此巨大。
我之前是一直看好特朗普當選,覺得唯一的變數就是民主黨進行系統性的作弊,當然最后的結果來看,要么沒作弊,要么就是連作弊都抵擋不了洶洶民意。
又或者,民主黨還有后手?比如在特朗普上臺之前,最后再來一次暗殺?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前還有些州的票未完全統計出來,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當前的選舉人票定格在特朗普279比哈里斯223。
而比起這個選舉人票來得更加震撼的是,特朗普的選民選票以71388299(51%)票超過了哈里斯的66319663(47.4%)票,我個人覺得這個現象更加值得大家探討。
要知道2016年特朗普打敗希拉里的那一次,特朗普就是完全靠選舉人票的優勢從而獲勝的,但選民選票上,特朗普是落后于希拉里。
以至于一度很多人都在探討美國這種選舉人制作是否合理。
但這次就毋庸置疑了,不僅選舉人票獲勝,連選民選票也獲勝,可見這4年民主黨有多么不得人心,又或者哈里斯是多么的不受大家待見。
而在另一個大家可能沒怎么關心的地方還有更厲害的事。
截止寫文章的時候,在參議院席位上,共和黨已經獲得52席,超過了多數門檻的51席。
在眾議院席位上,共和黨已經獲得了203席,民主黨181席,雖然還沒有達到多數門檻的218席,但看當前的局勢,大概率最終共和黨也能拿下眾議院。
參眾兩院都拿下了,對特朗普未來4年的執政有巨大便利,因為他不需要再受到民主黨對他的政策方針的掣肘。
再加上當前聯邦大法官,由于之前特朗普執政末期的操作,也是多數偏向共和黨。
可以說未來的4年,將是美國政治權力最集中的4年,也是特朗普可以完全放開手腳,大干特干的4年。
01 變成熟的特朗普
很多人可能會擔心,那這樣的特朗普上臺,那我們可能要迎接比哈里斯在臺上更糟糕的結果。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其實有過這樣的觀點,其實大家害怕特朗普,本質上是覺得他是個“瘋子”,由于是政治素人出身,所以在很多國際交往中,總能做出出人意料的行為。
比如直接刺殺伊朗二把手蘇萊曼尼,比如直接和中國搞貿易戰,甚至中美火藥味最甚的時候還爆出了前美軍參謀長馬克米利給我們打電話說,美國不會對中國發動襲擊,等等。
一度讓大家覺得,如果特朗普再次當選,恐怕和中國的熱戰爭風險會上升到最大,中美兩國開戰,那必然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事。
但我還是那個觀點,我認為,本屆特朗普上臺,反而中美兩國發生熱戰爭沖突的概率非常小。
經過這幾年的觀察和思考,其實我發現特朗普的思維邏輯,其實非常接近他原本的工作——商人邏輯。
而商人邏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極限施壓”思維,換句話說就是,如果我比你強,那我就要不惜一切代價來壓迫你,最終達成商業上的壟斷,或者獲取更高的收益。
這種思維原本就是來自于完全的自由市場,在沒有外部干預的情況下,一定是馬太效應強者越強,最終達到寡頭壟斷的結果。
所以當我有了優勢的時候,就必須要打壓競爭對手,來讓我的優勢保持,甚至這種打壓,就是你死我活的態度。
我們了解到這個就很容易理解特朗普以前做事的邏輯,比如我們都覺得刺殺伊朗二號人物蘇萊曼尼是一個很危險很瘋狂的行為。
這完全不符合一個大國政治家的做法,好歹你也找個白手套幫你做吧?難道真的不怕伊朗狗急跳墻?
那為什么特朗普就這么干了呢?恰恰是因為特朗普覺得美國遠比伊朗強大,所以他有資格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
同理,為什么特朗普要對中國進行貿易戰?因為在18年的那個時間節點上,從特朗普的角度來看,中美之間的國力對比,美國還是占據著重大的優勢。
也不只是他,包括當時貿易戰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國內還不是有很多人都在喊投降。
所以這個時候不進行打壓,那眼看中國慢慢接近美國,未來再打壓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甚至一度搞得明面上中美兩國這么劍拔弩張,搞得軍方都要悄悄給我們遞話,本質就是敵弱我強,我就敢進行進行極限施壓,從而找到一個更好的收益。
只不過軍方畢竟是一線人員,他們可太知道我們的軍事實力到哪一步了,所以才會有軍方反而來降火的操作。
但問題是,經過這4年的沉淀,特朗普的思維上是有進步的。
一方面是他能看得到中美之間的優劣勢有了明顯變化,比如貿易戰打了這么久,中國也挺下來了,馬克米利悄悄向中國通話被爆出后,特朗普還專門出來說,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進攻中國。
更重要的是軍事上,這四年,我們不僅艦隊接連下水,現在雙航母也展示肌肉了,還有洲際導彈一發入魂,可以說就算不在總統位置,也能理解中國當下的軍事力量它美國不見得有優勢。
而從特朗普本身身上,他也學會了合作共贏的道理,比如前些天特朗普參加的艾爾史密斯晚宴上的表現。
這個晚宴是美國兩黨候選人傳統要參加的重要活動,上一次1984年沃爾特·蒙代爾就是因為沒有參加,最終落下了最為慘烈的一次競選失敗。
而這次,特朗普到場了,但哈里斯沒有到場。
會上特朗普還是針對哈里斯和拜登進行激烈的抨擊,但是對在座的民主黨大佬們,還是非常克制,特別是演講中說到了,愿意后續跟所有人進行合作。
所以我們能看到,在經過了這么多事后,特朗普確實是成熟了,不再是那個懟天懟地的“憤青”,更多的是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懂得了照顧更多人的利益需求。
這么來看,在經歷了這么多后,特朗普已經算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了。
當然,我認為他成熟,并不代表他就不會狠狠地給我們上眼藥,從他的大選政策方針來看,他的上臺對我們短期來說,確實是一大利空,這一點從人民幣匯率大跌也能窺見一二。
02 特朗普上臺對我們經濟的影響
那聊到這里,我們肯定就要聊聊到底特朗普上臺后,對我們的影響,這里要分幾個模塊。
從經濟上來看,那我們得先了解特朗普最核心的執政方針。
說簡單點,就一個詞——逆全球化,讓美國重新回到“孤立主義”。
這個邏輯是怎么回事呢?
你看現在美國底層人民過得很不好,原因就是能容納大量就業的制造業,由于當前美國的全球化戰略,導致產業資本更傾向于到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
然后美國自己國家的人們由于沒有工作,或者卷少數的工作,最終導致了大家都不富裕。
那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制造業回流。
那怎么回流呢?一共有幾個途徑。
首先就是要加關稅,不僅僅是針對中國,全世界所有進入我美國的產品都要增加關稅,當然中國要加得更多。
由于關稅的增加,所以進入美國的外國商品就會更貴,那就能抵消制造業在美國本土生產的成本,最終美國本土就會產生更多的崗位,這樣大家就又能過上上個世紀的好日子。
另外,為了鼓勵大家在美國創業,興辦企業,所以我們政府,要針對所有的企業:減稅。
你看辦企業的稅減下來了,這不咔咔吸引大家,甚至外部資本在美國投資建廠,然后制造業肯定回流,這叫做雙管齊下。
然后有人就要問,本來現在美國政府赤字已經很大了,每年收入無法覆蓋支出,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要減稅,那請問你財政赤字怎么辦?
于是特朗普邪魅一笑,你看上面我們不是說了要對海外商品狠狠加稅嗎?這多出來的關稅,就可以用來彌補我們少收的企業稅,簡直完美。
而且,為了不讓這個制造業回流的過程中,有其他國家的非法移民跑過來搶我們自己老百姓的飯碗,所以我這邊還要建墻,還要加強對非法移民的監管。
以上就是特朗普當下提出的執政核心觀點,大意就是這個意思。
然后對經濟的利空就很明顯了,由于特朗普要針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額關稅,所以我國后續在進出口貿易上肯定會受到影響。
所以在短期內,特朗普的上臺對我們當前產業升級的關鍵期,是有重大利空。
今天白天和一些搞外貿的小伙伴聊這個,發現原來他們這些公司今天都特別關注大選情況,聽到是特朗普上臺,都直呼外貿完蛋了。
當然情況也不見得這么糟糕。
雖然美國是我們最重要的出口對象,但東邊不亮西邊亮,我們也是一直在找尋其他的消費出口。
比如中東國家是否會因為前段時間以色列炸傳呼機導致的全面電子商品換國產的潮流?比如特朗普搞美國優先后,歐洲和我們關系可能會緩和后帶來的新消費需求?
再比如,我們當前也正在進行的刺激消費的政策,只有把內需提振起來了,才是一個健康的增長。
另外,為什么我一直強調這是“短期”利空,因為這件事是否能成為長期執政思路,這里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原因就在于,制造業回流,根本不是他想得這么簡單。
美國這么多年躺在金融上對全世界吸血,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后,那種認認真真搞產業的能力已經不復存在了。
不僅是美國的產業工人不行了,整個國家都不見得有能力承接產業回流帶來的機會。
比如之前臺積電在美國投資要建廠,一開始說好5年就要投產,結果幾年過去了,到現在連提都沒提了。
今天還正好和我的臺灣同事聊這件事,他說臺積電現在又準備跑去日本,具體我沒去證實,但印證了在美國的投資大概率是打水漂了。
另一方面,制造業回流,一定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是說你今天拉高了關稅,立馬就有人能承接這部分產能。
特朗普執政時間只有4年,不管是從美國法律上來說,還是特朗普的年齡上來說,他都沒有再次執政4年的時間。
想要4年的時間,就要讓這么多產業重新在美國的土地上開花,可以說基本上不可能。
而在這個過程中,反而美國的普通民眾,還會因為原本廉價的消費品因為關稅變得昂貴,他們會立馬進入到“未富先買不起”的狀態,美國整體的通貨膨脹會再一次拉高。
而且按照特朗普上一屆的執政特點來看,他是秉持政府減小監管,少干預市場,而且要大力降息來刺激經濟的。
這些也會繼續加深通貨膨脹,到時候雙管齊下,美國底層老百姓,絕對會感受到日子過得更加困難。
等到4年后,既沒有實現自己產業回流政策,同時人們又過得糟糕,到時候共和黨將再一次被民眾拋棄,然后就又得是民主黨上臺。
然后美國的政策方針又要進行大轉彎,這種對美國未來路線的來回切換,恰恰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還有一點,特朗普專門給富人減稅,想要用關稅來彌補,這件事能否成功同樣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要知道,以中國朝代更替的經驗來看,帝國的末期,通常伴隨著稅收不上來,國家財政虧空的問題。
美國本就有這幅面相,特朗普還要在這上面加一把火,他到底是美國的救世主,還是送葬者,可能得后世再來評價。
03 特朗普上臺對我們外交的影響
從外交上來講,剛也說了,特朗普想要進行孤立主義,還有美國優先。
首當其沖的就是想要抽離當前散落在世界上的力量,進行戰略回防。
所以本次大選最大的小丑,可能就是澤連斯基。
因為特朗普不止一次說過,如果他上臺,分分鐘讓俄烏戰爭停止。
特朗普其實一直挺喜歡普京,他倆私交甚好,美國又不可能直接下場打俄羅斯,那停止就只有可能是單方面讓烏克蘭停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北約退出援助,美國直接不再撥款給澤連斯基,那澤連斯基就根本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可能。
而且以澤連斯基一直作為民主黨的白手套,可能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大概率如果俄烏戰爭不打了,他就會成為一個定時炸彈,應該會有人要讓他永遠的閉嘴。
然后是中東問題,巴以沖突特朗普也想停,但也不太可能直接把加沙給揚了。
我估計最終是許諾給內塔尼亞胡政治保護,最終讓他逐步停止進攻,結束軍事行動,而到那一步,哈馬斯需要喘息機會,應該也會陸陸續續釋放當前在手的人質,然后回歸平靜。
當然啦,這里以色列能否答應停火,哈馬斯是否考慮繼續斗爭,這些都還是未知數,我估計中東要停下來,還得有一番手腳。
對我們來說,其實我們并不太愿意美國就這樣從世界撤離其力量,因為他戰略回防后,最后肯定就是集中力量來對付我們。
所以中東方面,我估計我們也會背后要使點絆子,讓老美沒那么容易抽身。
而俄烏問題確實會更加麻煩。原因在于整個俄烏戰爭對我們是特別利好的。
主要是把俄羅斯這個超級大保鏢綁定在我們身上,特別是經濟上的交融,讓我們曾經想要推動的北極、中亞、東亞地區的合作在這個時期都有了長足的進展。
但一旦俄羅斯外部壓力沒這么大后,他是否還愿意和我們進行更加緊密的合作,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畢竟俄羅斯始終還是希望回到歐洲大家庭,而且他們也時刻在防備我們,希望我們抱團給他們減輕壓力,但又不愿意走太近,免得被我們從內部吃掉,這一點我倒是能理解。
但由于特朗普背后代表的是傳統化石能源產業,特朗普上臺后,肯定還會在能源出口上和俄羅斯、中東國家產生競爭,這一點也是我們能利用的關鍵。
俄羅斯可能不會那么親密了,但另外的好處可能是由于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會導致歐美日韓小弟們又要開始和美國極限拉扯。
我們到時候,可能在和歐洲方面的合作,又會變得更加順暢一些,大概率在經貿合作上,終于能走出當前的低谷了。
最后,就是對臺灣問題的影響。
我個人還是保持那個觀點,特朗普的上臺,臺灣問題反而可以在其任期內進行和平解決。
原因還是上面說的,特朗普還是保持著“商人思維”,而商人思維除了會極限施壓外,更好的一點是不會被意識形態綁架,也就是說他會更看重利益的取舍。
比如如果是民主黨,那是萬萬不能和中國達成協議“賣掉”臺灣的,因為這不符合他們的核心價值觀,到時候支持民主黨的選民會世界觀崩塌。
但保守派的共和黨反而沒有這樣的桎梏,畢竟明面上是如此激烈地和中國對抗,那做出什么事也不至于被認為是對“中國友好”吧?
由于不需要考慮意識形態問題,反而特朗普會考慮離開臺灣是不是一件收益巨大的事,所以很有可能中美兩國在這上面是能溝通的,甚至可以談出一個“價錢”。
商人嘛,只要價格到位,還能有不做生意的?
而且這種放棄,本身也符合特朗普想要重新回到“孤立主義”的態度,讓我們后續持續觀察吧。
04 特朗普上臺可能的其他影響
這個部分就做一些經驗上的猜想。
首先是按照上一屆的執政來看,特朗普不太像民主黨那樣,喜歡用輿論攻勢,畢竟搞傳媒確實是民主黨的強項。
所以在上一個特朗普執政周期內,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國內互聯網上雜亂的信息和評論是變少了的。
這一點有望在后續特朗普執政周期中,再次重現。
啊,終于中文互聯網要清凈一段時間了。
最后我們擴展到美國的長期政策,我個人覺得,特朗普當前的執政方針,本質上是在破壞美國目前維持超級大國的根本——美元霸權。
要知道美國能保持富裕,本身就是借用美元霸權,對全世界進行金融收割。
而要達到這個效果,就是要對全世界制造沖突,然后貿易全球化,讓所有人都來用美元。
而特朗普的孤立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甚至想要脫離世界沖突,不想要當世界警察的思想,只考慮到了美國如何去進行產業回流。
但是沒有考慮到,如果真做這件事后,那美元就不是全球貨幣了,也不再成為大家都想要的避險貨幣了。
從此美元霸權就衰落了,然后美國就沒辦法通過美元潮汐,來制造流動性陷阱來收割全世界的財富;沒辦法通過無限印鈔來讓全世界交鑄幣稅。
至此美國的債務問題就從本幣債轉換成外幣債,因為大家不一定認可你美元的信用了。
這直接就會導致美國當前的債務問題爆雷,同時美國獲取財富的賴以手段全面瓦解,美國也就不再是一個超級大國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特朗普想要回歸孤立主義的執政方針,會受到來自多方面的阻力。
不僅是產業回流從根子上美國就已經失去了機會,更重要的是美國建制派還有那幫子搞金融、搞軍工的,絕對不愿意放棄當前這種躺著賺全世界錢的機會。
特朗普的想法雖好,但不經歷鐵血,他恐怕是什么也改變不了。
05 區域霸主的美國才是好美國
文章的最后,我還是要感嘆一下。
總的來說,對我個人而言,我是對特朗普上臺,并不持悲觀態度,反而更加有大國競爭的欲望。
相比于民主黨的“偽君子”,我確實對特朗普這種“真小人”,從個人情感上更加喜歡。
作為中國人來說,我們的團結和信仰,不應該懼怕來自他們任何人的挑戰。
但作為人類來說,我十分討厭民主黨的身份政治行為,把大家搞得男不男女不女,人不人鬼不鬼。
反而共和黨還稍微像個人,至少他們想要建立的奮斗獲得財富的內核精神,是和我們有部分共通之處,只不過就在于他們能否真的實現而已。
中國和美國對抗,其實從來都不是想要美國死,雖然我常常開玩笑說想看美國內戰,但實際上一個區域性強國的美國才是未來世界最好的格局。
為什么我們這么強調多極格局,而不是把美國打趴下后,我們去取代他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
老祖宗的智慧告訴我們: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曾經的美國在蘇聯的壓力下,為了競爭,大興基建、發展科技、豐富生產,人們安居樂業,甚至帶領人類去探索太空。
但蘇聯解體后,短短幾十年間,美國就從一個青春向上的小伙,變成了只會躺著吸全世界財富的吸血蟲,這是超級大國帶來的優勢,同時也是隱患。
命運給你的禮物,早就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只不過這個價格承受的代價,會在未來進行結算。
一旦我們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我們能抵抗住誘惑,不成為下一個美國嗎?
說實話,我不相信人性,我只相信邏輯。
所以不接受這份“誘惑的禮物”,我們才能持續發展,并帶領人類世界走向下一個文明階段。
有點扯遠了,最后的最后,就一句話,迎接新的挑戰吧,與君共勉!
我是Marx乖巧,為您送上時政熱點的思考。
如果您覺得寫得還行的話,那就請點個關注點個贊吧,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