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情況,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在出生后的頭幾天出現這種癥狀。那么這是為什么呢?
出生前,母親的肝臟會為嬰兒清除體內積累的一種名為膽紅素的化學物質。但出生后,嬰兒的肝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完全發揮這個作用。這就導致了膽紅素在嬰兒體內積累,從而使皮膚和眼白呈現出黃色。大多數情況下,這種黃疸是無害的,會在幾天或幾周內自行消退。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患有黃疸呢?最簡單的方法是在白光下觀察皮膚和眼白的顏色。一般來說,黃疸首先出現在面部,隨后逐漸向身體其他部位擴散。較深膚色的嬰兒可能稍微難以觀察。
雖然大多數新生兒黃疸是無害的,但在極少數情況下,膽紅素水平過高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包括腦損傷。因此定期檢查膽紅素水平非常重要。醫生通常會在出生后24小時內進行首次檢查,并在嬰兒出院前再次檢查。如果膽紅素水平較高,醫生可能會建議進一步監測或采取光療等治療措施。
母乳喂養與新生兒黃疸也存在一定關系。研究發現,母乳喂養的寶寶比配方奶喂養的更容易出現黃疸。這可能是因為出生后最初幾天,母乳供應還不足導致的。因此,醫生建議在最初幾天內每天應該進行8-12次母乳喂養,以幫助提高奶水供應,從而降低膽紅素水平。如果母乳喂養遇到困難,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除了定期檢查膽紅素水平外,還有一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如果發現寶寶的皮膚或眼白變得更黃,或者出現難以喚醒、煩躁、不能正常進食等癥狀,都應該及時告知醫生。這可能表示膽紅素水平升高到了需要治療的程度。
對于需要治療的新生兒黃疸,最常見的方法是光療。將寶寶放置在特殊的光源下能有效降低體內膽紅素的水平。在醫院或家中都可以進行光療。在一些極端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輸血或其他輔助治療。
總的來說,新生兒黃疸大多數情況下是無害的,會在幾周內自行消退。但家長仍需密切關注寶寶的癥狀,并按時進行膽紅素水平檢查,以確保及時發現并治療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寶,保證充足的奶水供應也有助于緩解黃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