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路,位于原鄭家橋東,東至保黎北路,西起解放路,與日新路相通。舊時為石板路面,南側有河,20世紀70年代河被填埋。1932年整理街巷時,命名為光華路,寓光大中華、日月光華之意。
光華路
光華路有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光華路10號、錢家祠堂、光華路陸宅、光華路16號等古建筑。
光華路翰林第,位于光華路東端南側,該宅為清同治十年進士、翰林院編修陳欽故居。寧波市歷史建筑。
光華路翰林第
光華路翰林第,清代建筑,坐西朝東,由正屋、南北廂房和偏院組成。
正屋五開間
廂房三開間
石漏
位于光華路與湯家弄交界處的古民居
光華路
光華路10號民宅(原名酒稅務),清中期建筑,為江北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可惜無法入內參觀。
光華路10號民宅(原名酒稅務),坐西朝東,分別由正廳、左右廂樓和后偏房組成,建筑組合平面為“ H ”形布局。上為西門(原有東門廳已毀)。
光華路陸宅,清代建筑,坐西朝東,一進院帶偏院形制,主樓五開間,寧波市歷史建筑。
光華路陸宅
光華路陸宅
里面為三合院建筑
錢氏祠堂,坐北朝南(偏西南),由門廳、正殿、后進組成。門廳三開間,東西各二間耳房,中間置船篷軒。正殿五開間高平屋,后進五開間。
門廳須彌座
門廳
錢氏祠堂
錢氏祠堂北側圍墻
光華路16號古民居,位于光華路與陶家弄交界處。
光華路16號古民居,明代建筑,據說是明代名臣陳敬宗故居。
陳敬宗,永樂二年(1404)的進士,被選為庶吉士,進文淵閣學習,參與編修《永樂大典》、《四書五經大學》、《明太祖實錄》等,曾被授予刑部主事、翰林侍講,官至南京國子監祭酒。
光華路16號西側古民居
陶家弄,位于光華路北側,南往北走向。南起光華路,北至覺民路。弄內原有陶姓住宅、故名。南端東側有錢家祠堂。
大夫第,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寧波市歷史建筑。現出入口位于陶家弄。
原大門朝南,現已不通,陰面門額為“世德相承”,陽面門額以前拍到過,因時間太久,暫時找不到了。
坐北朝南,現存建筑由門樓、前后房和偏院組成,主樓五開間。
參考資料:《寧波市江北區地名志》、《寧波文化遺產保護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