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每個家長所希望的,也是國家要求必須如此的。但是有網友曝光出來,上海閔行某中學給學生們下發的一份調查問卷,竟然在調查學生的家庭背景階層。
在這份調查問卷上寫著各種家庭背調的內容,尤其是第八條,調查內容以梯子的形式,將社會階層從低到高劃分為1到10個等級。1代表最底層,父母教育水平低、工資收入低、工作最不體面;而10則代表最高層,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工作體面、收入豐厚。然后讓學生們根據自己家情況,選擇屬于梯子的那一個位置。顯然再無知的人也能看到,這就是在將人和職業進行分層,與我們所倡導的人人平等、尊重所有職業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也將某些學校的校長們的嘴臉展現得淋漓盡致。
學生家庭背景調查,本是學校為了采集數據、了解學生情況而常用的一種手段。雖然國家早就明令禁止,但是很多學校還是會下發各種問卷,讓家長填寫。其實這類問卷從心理健康到學業負擔,各類問卷層出不窮,老師們對此早已習以為常,家長們也不太關注。
可是這個學校搞得太過刺眼了。有網友指出,學校應該是傳授平等、尊重觀念的地方,而不是通過這種方式加劇社會對階層的偏見和歧視。這樣的問卷不僅可能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還可能讓他們從小就對社會階層產生錯誤的認知。更有網友質疑,這樣的調查問卷是如何進入校園的?學校方面如果能夠發給學生?
面對網上的質疑和批評,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迅速作出了反應。經過調查核實,相關部門發布了情況通報。通報指出,這份調查問卷并非學校官方行為,而是由該校的一名實習老師擅自帶入校園的。這名實習生以課題研究為由,將自己在校外設計的問卷拿到了學校進行發放,嚴重違反了學校的規定。
但是有網友指出,這并非是上海學校第一次做這種調查了,在前年就有當地的一所私立中學讓學生們填寫自己父母的工作單位和職位,并且把家委會的職位按照大小給這些家長進行了分配。
雖然這幾件事都得到了及時的處理和回應,但其所反映出的問題卻值得我們深思。上海應該更具包容性,怎么反而出現了這種涉嫌歧視的內容,為何會有實習老師敢于如此大膽地違反學校規定,將這樣的問卷帶入校園并分發?是學校的管理不到位,還是教育不到位?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社會階層的差異和偏見依然存在。有些人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強化這種差異,甚至將其滲透到教育領域。這是我們應該批評和反對的。教育應該是公平的、包容的,它應該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機會和資源,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去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
您說是不是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