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時新聞網(wǎng)”等臺灣省媒體報道,烏克蘭戰(zhàn)場上一位臺籍雇傭兵在上周四戰(zhàn)死。
這位名叫吳忠達的44歲男子,有著臺軍特種部隊服役經(jīng)歷,是一名戰(zhàn)斗技能良好的退役軍人。
他于去年前往烏克蘭加入“烏克蘭國際軍團”,作戰(zhàn)中大腿曾被炮彈炸傷,回臺灣省養(yǎng)好傷后,去年7月又重返烏克蘭。
就在上周四,他和小隊在烏克蘭東部城鎮(zhèn)阿夫杰耶夫卡執(zhí)行夜間任務,撤退時被手榴彈擊中,當場身亡,遺體因前線交戰(zhàn)仍遺留在戰(zhàn)場。
這是自“俄烏沖突”以來,第二個死在烏克蘭前線的臺籍雇傭兵。這看似只是一則關(guān)于個體死亡的消息,但背后卻有著復雜的政治操弄。
在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眼中,這成為了他們利用的工具。
在臺灣省媒體和西方媒體的報道里,吳忠達被普遍刻畫成了“英雄”,這種報道的速度之快、指向之明顯,讓人不得不懷疑背后有政治力量在推波助瀾。
臺灣省當局在此次俄烏沖突中的表現(xiàn)也極為“活躍”。
民進黨當政下的臺灣省當局,第一時間表明譴責俄羅斯的立場,還加入西方對莫斯科的制裁行列。
他們以“人道主義援助”為名對烏克蘭贈款,截至去年11月份,有記錄的數(shù)額累計達1億美元,甚至和捷克簽備忘錄承諾對烏克蘭重建工作進行援助。
他們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想在國際社會刷“存在感”,向西方世界展示自己的“功勞”;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塑造“英雄”故事來激發(fā)島內(nèi)民眾的抵抗意志,玩的是輿論戰(zhàn)的把戲。
然而,他們似乎忘記了一個重要的事實: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nèi),尊嚴在劍鋒之上。
俄烏沖突,遠不是他們想象中可以隨意插手獲取利益的舞臺。
這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的沖突,但又不僅僅是兩個國家的事,它是全球各主要政治力量的復雜博弈,利益關(guān)系縱橫交錯。
臺灣省當局妄圖摻和其中,將俄烏局勢和自身處境聯(lián)系起來,想以此引起美國重視,這無疑是在作死。他們這種行為,不僅對自身毫無益處,更會給臺灣省民眾帶來災難。
他們把臺灣省人民當作棋子,去實現(xiàn)自己那遙不可及的“謀獨”幻想。
可他們不知道,在國際政治的大棋局中,他們的這些小伎倆是如此的幼稚和可笑。
俄羅斯是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國家,不會容忍臺灣省當局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無端攪局。而一旦觸怒俄羅斯,臺灣省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局勢。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臺灣省是中國的一個省,這是不可更改的事實,是基于歷史、法律、文化和國際關(guān)系準則的。
臺灣省當局妄圖打“烏克蘭牌”來吸引西方關(guān)注,這種鬼蜮伎倆是對兩岸關(guān)系的嚴重破壞,是對和平穩(wěn)定的公然挑戰(zhàn)。
他們以為可以在國際局勢的縫隙中找到“謀獨”的空間,卻不知這是在把臺灣省推向危險的邊緣。
在國際事務中,實力和主權(quán)是關(guān)鍵。
俄羅斯捍衛(wèi)自身利益的堅定決心,體現(xiàn)了國家主權(quán)不容侵犯的原則。臺灣省當局應該認清形勢,不要被“臺獨”勢力的虛假宣傳所迷惑。
他們所追求的所謂“國際空間”,不過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用來遏制中國的手段。臺灣省人民不應該成為這種政治操弄的犧牲品。當前,國際局勢復雜多變,但中國維護國家主權(quán)和領(lǐng)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
臺灣省回歸祖國是歷史大勢,任何企圖阻礙這一進程的行為都將以失敗告終。
希望臺灣省當局能夠停止這種危險的玩火行為,不要在烏克蘭問題上繼續(xù)說三道四,不要妄圖借題發(fā)揮,否則必將自食惡果。
我們期待臺灣省早日回歸祖國懷抱,兩岸共同維護和平穩(wěn)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因為在國際舞臺上,只有尊重主權(quán)、維護和平,才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的道路,而那些妄圖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的行為,終將受到正義的審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