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了充滿懸念而激烈的選舉、美國社會的嚴重撕裂之后,美國的新一任總統,終于揭曉了!
就是他:唐納德·特朗普!
在此前的民調中,特朗普與哈里斯不相上下,但近幾天哈里斯開始占有微弱優勢。盡管10月特朗普的民調優勢高歌猛進,但在11月,這種優勢逐漸消失,人們似乎開始傾向于哈里斯會贏得選舉。
但最終的投票結果,才是最真實的民意之體現。在選舉人票的最終計票中,特朗普最終贏得了此次大選,他將擔任新一屆美國總統。
特朗普的當選,對于全世界尤其是中國究竟意味著什么?
在上一任期當中,特朗普在其國內的經濟治理中表現可圈可點。在對外政策中,他秉持著實用主義的態度,與中、俄、歐洲等世界多極力量進行博弈和相處,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任期內沒有發生國際戰爭。
作為商人出身的總統,關稅是特朗普經濟政策的核心,他視之為促進美國經濟增長、保護就業和增加稅收的方式。
特朗普曾在總統任內發起與中國的激烈貿易戰,他當時一系列行動的目的是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
特朗普政府對數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了高額關稅。自2018年起,美國先后對多類中國商品加征10%-25%的關稅,目標商品覆蓋了從電子產品到日常消費品等多個領域。中國則采取了報復性關稅,對進口美國農產品、汽車等商品進行反制。
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還將一些中國公司(如華為和中興)列入“實體清單”,限制這些公司獲得美國技術和零部件。此外,還通過美國商務部實施嚴格的出口管制,限制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力。
為防止敏感技術外流,特朗普政府加大了對中國在美國的投資的審查力度,特別是在半導體和人工智能方面。
在此次大選之前,特朗普最為引人注目的競選承諾是,他將對外國商品征收高達20%的關稅,并對所有中國商品征收60%的關稅。
假設60%對華關稅這種極端政策真的落實,對中國經濟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因為這樣的關稅水平,將直接拖累中國出口約8.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拖累約為0.9個百分點。毫無疑問,這樣的打擊將是巨大的。
對此,中國必須做好應對措施,尤其是對內經濟復蘇方面,需要實施空前力度的刺激計劃,真正擴大國內需求,才能對沖特朗普政策所帶來的巨大出口壓力。
在產業經濟方面,特朗普會沿襲由他發起的、拜登繼承的針對中國的競爭策略。拜登政府認為,本世紀20年代將是美國與中國競爭的“決定性十年”。這一認知在特朗普這里不會改變。
因為,美國雖然存在嚴重的兩黨分歧,但在對中國關系的戰略認知方面,兩黨是達成了共識的。
兩黨一致認為,中國的GDP已經接近美國、工業產能超過美國,并在電動汽車、高超音速武器、量子及核能等尖端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美國還是第一次面對這樣強大的地緣政治對手。如果不進行戰略調整,美國就有可能輸給中國。
兩黨還一致認為,下一任美國總統如何應對這決定性十年的剩余時間,將對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產生深遠的影響。
特朗普在上一任期就體現出對中美競爭的專注,不僅采取了關稅措施,還采取了對很多高精尖行業的限制措施,所謂卡脖子主要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在這一任期當中,他的政策不太可能會改變,甚至還有可能變本加厲。
在臺灣問題方面,特朗普的立場則較為模糊,他并沒有像拜登政府那樣明確做出協防承諾。特朗普還曾兩度指責臺灣搶走美國的半導體產業,要求臺灣向美國支付“保護費”。
因為特朗普一向奉行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始終將重心放在國內經濟治理方面,所以他對國際關系一直保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并不愿意像拜登政府那樣,對國際事務進行經常性的直接干預。
但特朗普并非對國際事務撒手不管,他也曾談到過他的國際政治手腕,即預防戰爭為主。他曾在采訪中說道,如果他在任,俄烏戰爭根本就不會發生,因為他會提早告訴俄羅斯方面自己的底線,并積極進行外交斡旋。
那么,面對已經發生的俄烏戰爭,特朗普將會如何處理呢?在總統競選過程中,特朗普一再聲稱他可以迅速結束俄烏戰爭。
因此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談判會很快達成解決方案,因為特朗普并不喜歡戰爭。但停戰的條件將會是焦點,這也將會考驗到特朗普的政治智慧和斡旋能力。
特朗普曾多次抨擊民主黨領導層,稱他們一直在資助和武裝一場對美國沒有好處的大規模、無休止的戰爭。
特朗普前不久在接受一家播客采訪時表示,“我有一個非常嚴格的計劃,關于如何阻止烏克蘭和俄羅斯。我有一個確定的想法,也許不是一個計劃,而是一個關于中國的想法,”他后來補充道:“但我不能給你們這些計劃,因為如果我給你們這些計劃,我就不能使用它們了,它們就不會成功,部分原因是出乎意料?!?/p>
但特朗普的競選搭檔萬斯說話并沒有那么模糊。他說,如果特朗普贏得大選,他將開始與克里姆林宮、烏克蘭和歐洲利益相關者進行談判,著眼于實現“和平解決”。
他說,“這可能看起來就像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現有分界線,變成了一個非軍事區。”
萬斯沒有討論非軍事區的位置或范圍,但強調,它將“嚴密防御,以防俄羅斯再次入侵”。
“烏克蘭保留獨立主權,俄羅斯從烏克蘭獲得中立保證——它不加入北約,也不加入其中一些盟國機構。萬斯表示,“這就是協議最終的樣子。”
總體而言,特朗普盡管奉行著孤立主義的外交態度,但他其實有著一整套自己的獨特執政理念和手段,以達到美國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但也存在一種可能,就是特朗普的孤立主義態度,會導致中東、東北亞等許多“火藥桶”地區發生沖突。如果未來有戰事,特朗普還會選擇孤立下去嗎?這將是未來最大的未知。
無論如何,中國都應當做好自己的事情,那就是先支持民生、提振內需,搞好國內的經濟,盡快實現經濟復蘇。
在特朗普上一任期,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所以關稅和制裁措施并未造成重大打擊。但現在情況不可同日而語,必須要做好自己,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