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我國首個國產移動操作系統,華為鴻蒙操作系統正式發布,成為了蘋果ios和安卓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系統。
僅僅10年就走完了別人30年的路,其用戶數量已經突破了億級大關,可就鴻蒙為我國科技開啟新的篇章時,卻有幾家企業“逆流而上”,拒絕了鴻蒙系統。
好在央視果斷出手,把這些“唱反調”的企業推上風口浪尖,然而,為什么這些企業會拒絕呢?
鴻蒙系統
2019年,一個嶄新的系統橫空出世,讓無數人都意識到,中國在科技領域正在醞釀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這個系統的名字叫鴻蒙,華為將其推出市場,并將其寄予厚望,事實上,這并不是一個一夜之間產生的產品,而是華為在技術封鎖下的無奈之舉,同時也是經過多年積累的一次厚積薄發。
其實,早在2015年,華為便開始悄悄為鴻蒙系統布局,那個時候,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都使用兩大操作系統安卓和iOS。
安卓憑借開源特性,占據了全球絕大多數手機的市場,而iOS則以其封閉、穩定和優越的用戶體驗,牢牢鎖定了高端市場。
無論是安卓還是iOS,它們都擁有龐大的生態系統,吸引了無數開發者和用戶的擁戴。這兩者幾乎瓜分了整個市場,而其他操作系統,只能在夾縫中掙扎求生,很快便被湮沒在時代的洪流之中。
然而,對于華為這樣的中國企業來說,這種依賴無異于把命運交到了別人手中,正如植根于他人土地的植物,一旦土壤發生變化,它們便難以為繼。
過去幾十年里,中國企業在技術領域不斷追趕,卻始終存在“卡脖子”的困境,尤其在操作系統和芯片這樣的核心技術上,西方國家的壟斷地位根深蒂固,而一旦受到外部制約,中國科技企業便會如同一棵被砍斷根莖的樹,面臨巨大的風險。
這時,華為決心要自立門戶,打造一個屬于中國的操作系統,研發鴻蒙的過程并不輕松,也不是一蹴而就。
鴻蒙并非基于安卓,而是自成一派,從最底層的內核開始,所有代碼都由華為自主研發,這種從無到有的創新難度可想而知,涉及到內核、驅動、文件系統、開發環境等多個技術領域,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與資源。
鴻蒙系統最大的創新,在于它的分布式架構,與安卓和iOS不同,鴻蒙并非僅僅為智能手機設計,而是著眼于多種智能設備之間的無縫協同。
它的理念是,通過一個操作系統,讓手機、平板、電視、音響、智能家居設備甚至汽車都能彼此連接、協作,打造一個“萬物互聯”的生態環境。
這樣的設想在2015年看來有些遙遠,甚至有些冒險,但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這種“跨設備協同”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試想一下,當你在家中播放音樂時,不再需要手動連接藍牙音響,鴻蒙系統可以自動感知并與音響配對,你可以在手機上播放音樂,在電視上觀看音樂視頻,甚至在手表上調整音量。這種跨設備的無縫銜接,是鴻蒙獨有的技術優勢。
然而,鴻蒙系統誕生之初,仍然受到外界質疑,許多人認為,安卓和iOS的生態系統早已成熟,鴻蒙這樣一個“新生兒”,在功能和應用數量上顯然難以與之抗衡。
盡管面臨重重質疑,但華為沒有退縮,鴻蒙的每一行代碼,都是無數研發人員夜以繼日努力的結果。為了讓鴻蒙盡快適應市場需求,華為選擇在早期兼容安卓應用。
這樣一來,用戶在鴻蒙系統上也可以正常使用安卓應用,減少了切換系統帶來的不便。這種策略,在業內被稱為“以退為進”。鴻蒙并沒有一開始就完全拋開安卓,而是選擇了一個溫和的過渡方案,讓用戶慢慢接受鴻蒙,為其成長爭取時間。
鴻蒙的出現,就像一縷劃破黑暗的光,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科技企業在核心技術上崛起的可能性,然而,鴻蒙在市場推廣的過程中還是遭遇了不少的阻力。
企業的選擇
實際上,很多企業雖然身處中國,卻對這個國產操作系統并不買賬。這些企業習慣了西方操作系統的使用,對它們的技術路線和市場模式十分依賴,因此對鴻蒙持觀望態度。
他們認為,換用新系統需要耗費大量資源,且存在不小的風險,與其費心適應新的系統,不如繼續沿用已有的方案。
這種固守舊路的現象并不罕見。畢竟,變革意味著風險,對于一些企業來說,眼前的利益更加重要,他們選擇留在“舒適區”內,以規避新技術帶來的不確定性。
但是這種心態,從長遠來看無疑是一種短視行為。當國際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時,這種固守舊有技術路線的做法無異于放棄先機。
操作系統作為終端設備的“中樞神經”,企業在選擇上不應當僅僅考慮眼前的投入,而更應該看到技術自主的長遠利益。
央視在節目中毫不留情地批評了這些拒絕鴻蒙的企業,并指出它們的態度不僅讓企業自身受限,也不利于國家科技戰略的推進。
這些企業對于鴻蒙的抗拒表面上是利益權衡的問題,深層次則是對國產技術信心不足的體現。許多企業固執地認為,西方系統更為“高大上”,而國產系統則難以媲美,這種“崇洋”的觀念讓人倍感無奈,也讓中國的技術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寸步難行”。
原生鴻蒙系統的發布,不僅為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也為中國的信息技術產業鏈帶來了新的活力。
在國家“科技強國”戰略的推動下,鴻蒙的成功有望帶動更多國產技術的崛起,使中國在未來的科技領域獲得更強的自主權。
或許有一天,鴻蒙系統的名字會如安卓和iOS一樣為全球用戶所熟知,而這背后,是中國人對自主創新的堅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