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某巴全球數學競賽初賽中考出全球第12名成績的姜同學,雖然入圍了決賽,但并沒有獲獎。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組織方發布的“情況說明”:姜同學的老師王某某在預選賽中對其進行了指導,違反了預選賽規則。
1)
該“情況說明”猶如晴天霹靂,給了眾人當頭一棒。曾經光芒四射的“天才少女”從神壇上掉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在規則邊緣徘徊、面臨挑戰與質疑的年輕身影,讓人唏噓不已。
那么,“天才少女”姜同學跌落神壇,是因為規則有漏洞,還是因為人性太貪婪?應該講這兩個方面的原因都有。
首先,組織方已經向公眾承認“競賽賽制不夠完善,管理不夠嚴謹”。組織方大方承認規則有漏洞,并向人們表示誠摯的歉意,這一舉動不僅是展示態度,也是為了重建公眾對競賽公平性和組織能力的信任。
至于為什么在事情發生大半年之后才發布通告,可能是涉及到多種因素,像調查取證的復雜性、內部處理流程繁瑣性、避免對當時比賽造成不必要的影響等。總之,能在關鍵時刻承認自身問題就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是對參賽者、觀眾以及所有關注和支持競賽的人的一種尊重。
其次,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姜同學的指導老師可能出于對學生的期望和自身的成就感,做出了違背師德和教育倫理的事情。指導老師王某某忽視了比賽的規則和道德準則,采取了不當手段幫助姜萍提高成績,這種行為損害了比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也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
而姜同學本人,雖然可能并未主動尋求幫助或了解規則的細節,但作為參賽者,必須嚴格遵守比賽規則,堅守道德底線和公平競爭的原則,因為她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
無論何種原因,違反規則就是違反規則了。我們可以說姜同學不是故意的,可是造成的影響卻是不可忽視的。
作為指導老師,王老師在姜同學的比賽準備和策略規劃上給予了直接幫助,這一行為違反了預選賽明確規定的“禁止參賽者在比賽期間與他人討論題目、策略或解決方案”的核心規則。不管王老師是什么出發點,都在客觀上破壞了比賽的公正性和獨立性,所以他受到了單位的處理,被誡勉談話,并取消本年度評先評優資格。
但很多人仍然不買賬,他們覺得競賽組織方把事情壓了這么久,是不對的。其實這件事在發生大半年后才被通報,不一定意味著組織方有錯,可是這種延遲導致了不必要的誤解或負面影響,說明組織方在危機公關和信息公開方面有較大的改進空間。
事已至此,我們不能再把壓力給到姜同學身上了,畢竟她只是十幾歲的學生??紤]到身份、年齡和認知水平,她的責任是相對較輕的。但這件事對她的心理和學習一定會產生影響,她的情緒可能會有較大的波動,比如沮喪、失望甚至自責等。然而,這也是一個寶貴的成長機會,一次促使個人實現質的飛躍與升華的契機,她會重新審視自我,汲取教訓,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堅韌。
今日話題:對于這次轟轟烈烈的“全球數學競賽事件”,你怎么看?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