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
關注讀書狗子
上一篇向大家推薦了魯迅的一首舊體詩《答客誚》,其詩真如其人其文,鋒利如刺,砭人肌膚。魯迅作為近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文人之一,其寫作的目的,正如他自己的所說:“為那些奔馳的猛士吶喊”、“讓那些敵人活得不太愉快”。因而魯迅的文章詩歌既有慰藉的一面,也有尖銳的一角。
在舊體詩方面,魯迅并不太看重,只是偶爾為之。正是這偶爾為之的舊體詩,卻能在近代舊體詩壇占據(jù)一席之地,郭沫若曾評價魯迅的舊體詩曰:“魯迅先生無心作詩,偶有所作,每臻絕唱?;騽t犀角燭怪,或則肝膽照人”。魯迅的舊體詩內(nèi)容豐富且往往充盈著豐富的革命情感和高妙的藝術特質。
今天小編遴選了魯迅最經(jīng)典的5首舊體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可流傳千古的名句。且來一一欣賞:
自嘲
近代·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
魯迅一生運筆如刀,嬉笑怒罵間批判軍閥和反動派的統(tǒng)治,使統(tǒng)治者膽戰(zhàn)心栗。因而不論是北洋軍閥還是國民黨政府都對魯迅恨之入骨。早在20年代,北洋軍閥就懸賞通緝魯迅。30年代,國民黨也通過各種手段威脅迫害左翼作家,通緝魯迅,魯迅的處境非常險惡。這首《自嘲》正是在這種險惡的處境下所作,于詼諧中寓諷刺,表達詩人對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極端蔑視和無比的憎恨,表明堅持與反動派斗爭的決心。此詩頸聯(lián)“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更是名篇中的名句,對同胞百姓強烈的愛,對黑暗統(tǒng)治強烈的恨,愛憎相對,體現(xiàn)出詩人的硬骨和戰(zhàn)斗精神。
自題小像
近代·魯迅
靈臺無計逃神矢,
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薦軒轅。
這首《自題小像》是魯迅青年時期所作,其時正值清末,民族危機空前,國父領導革命運動蓬勃發(fā)展,身在日本學習的魯迅也受革命思想感染,滿懷愛國熱忱投身文學抨擊滿清政府、宣揚革命思想。此詩是魯迅剪去代表滿清的辮子后拍照留念時在照片背后所作,以表達自己為國捐軀、矢志不移的決心。一句“我以我血薦軒轅”氣貫長虹、肝膽相照,仿佛是對國家民族發(fā)起的誓言,傾注著詩人滿腔沸騰的熱血,慷慨激昂,充滿英雄氣概。
無題
近代·魯迅
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這首《無題》與魯迅的雜文《為了忘卻的紀念》同時所作,原詩是插在文章內(nèi)。1931年,左聯(lián)五烈士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魯迅亦被統(tǒng)計搜捕,四處避難。兩年后魯迅寫下了《為了忘卻的紀念》來紀念左聯(lián)五烈士,以及這首《無題》詩?!叭炭磁筝叧尚鹿恚虻秴惨捫≡姟卑贾猩?,怒中帶著無畏無懼的戰(zhàn)斗豪情。郭沫若評價此詩云:“大有唐人風韻,哀切動人,可稱絕唱”。
題三義塔
近代·魯迅
序:三義塔者,中國上海閘北三義里遺鳩埋骨之塔也,在日本,農(nóng)人共建。
奔霆飛熛殲人子,敗井頹垣剩餓鳩。
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
精禽夢覺仍銜石,斗士誠堅共抗流。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跋:西村博士于上海戰(zhàn)后得喪家之鳩,持歸養(yǎng)之,初亦相安,而終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題詠,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爾。
此詩作于日本侵華期間,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本海軍進攻上海。日本友人、生物學家西村真琴博士為了救援戰(zhàn)爭受害者,作為“服務團長”來到中國。期間,在上海三義的戰(zhàn)亂廢墟中發(fā)現(xiàn)一只受傷的鴿子,便帶回了日本,取名“三義”,精心喂養(yǎng),希望將來把它作為中日友好的象征送回中國。可惜,鴿子夭折,博士為期立冢,是為“三義塔”。西村博士是魯迅的仰慕者,鴿子死后,博士寄信給魯迅說明原委。魯迅為此寫下了這首《題三義塔》,并在前后作序題跋。
此詩詠物寄情,發(fā)出一個巨大深廣的主題,揭露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侵略,同時把日本人民和日本帝國主義者嚴加區(qū)別,兩國人民情如兄弟。尾聯(lián)“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表達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待到“劫波”逝去,中日兩國人民還將友好下去。
無題
近代·魯迅
萬家墨面沒蒿萊,
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
于無聲處聽驚雷。
此詩是1934年魯迅為日本友人新居格所作。其時中國內(nèi)有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外有日本侵略者虎視眈眈,國家民族危亡旦夕,百姓生活水深火熱。此詩所表達的是魯迅對國家民族遭到深重災難的悲憤之情,是對反動統(tǒng)治和日本侵略者的無聲抗議,也是對國家民族未來的殷勤希望?!坝跓o聲處聽驚雷”出手不凡,充滿哲理,也是近代詩壇少有的可傳千古的名句。
就連開國偉人毛主席都十分喜愛此詩,偉人在1961年接見中日友協(xié)代表團時,親筆寫下這首詩贈給日方代表黑田壽男,并對他說:“這一首詩,是魯迅在中國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里寫的”。而黑田壽男亦曾公開說道:“魯迅這首詩給我們以希望和光明”。
↓↓↓更多唐風宋韻,關注讀書狗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